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小麥價格能漲到多少錢一斤?漲勢有多兇猛

2018年小麥價格能漲到多少錢一斤?漲勢有多兇猛

據市場監控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小麥價格也只能是在1.2元每斤左右徘徊,只有極少數的優質麥價格或許在後期有機會達到1.4元一斤,很多朋友都在設想,2018年產小麥價格最終可以跨過1.5元每斤這個大關,甚至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但是說句實在話,這難度是相當的大。   小編認為,2018年新產小麥價格能夠整體達到1.5元一斤都非常的困難,下面就是我的具體看法。

國內小麥價格整體平穩,難有巨大波動。

現在已經是七月底,距離本年度新麥大規模上市已經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了,但是在六月初到六月下旬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國內新麥價格上漲空間已經被釋放很多,已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國內新麥價格整體保持平穩態勢,沒有任何大的波動。

據市場監控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各主產區優質新麥價格依舊保持高位,多在1.28元每斤以上,並且依舊是比較搶手,後期仍有一定上漲空間。

但是普麥和等外麥的市場價格就遠沒有這麼高,而且上漲空間也不是特別大。

1.4元每斤或是本年度新麥價格天花板。

筆者以為,雖然今年新產小麥質量和總量較往年都有明顯的下滑,但是由於臨儲小麥庫存充足,且近期並非國內小麥消費高峰期,所以,留給企業和市場調整的時間還很充足,不會出現因為糧荒而造成的糧食價格飛漲。

所以,我斗膽預測,除了極少數優質新麥後期價格有可能突破1.4元每斤以外,大多數普麥的市場價格甚至連1.3元一斤都難以觸及,至於說很多地區的芽麥,霉變粒超標這樣的等外麥,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幾毛錢每斤。

政策拍賣限制國內小麥市場上漲空間!

雖然1.4元/斤—1.5元/斤之間,僅僅只有0.1元/斤的價差,看似毫不起眼,但是實際在小麥市場走勢之中,這幾乎是相隔千萬里一樣遙遠。

雖然我也是農民的孩子,我也想讓農民的賣糧價格高一些,但我知道,以目前國內小麥市場現狀來看,這個假設要想實現可能性幾乎為零。畢竟有政策在時刻關注著國內小麥價格的動向,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市場價格過高,估計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那邊立馬就會發布公告稱,臨儲小麥拍賣將於近期啟動!

這樣一來的話,原本氣氛火熱的市場就好像被潑了一盆冷水一樣,立刻降溫,市場價格也會隨即開始下探,畢竟雖然今年減產明顯,但是別忘了還有那麼大量的庫存在背後做支撐,足以限制今年的新麥價格上漲勢頭和空間。

希望大家做好相應準備,擇機售糧,保證最大收益,反正最近賣糧不是一個太好的時機,不妨再等等看。

新麥漲勢暫休 光景難留

不知不覺步入七月末,新麥上市已經三個月,今年新麥一上市其價格高開高走,水漲船高,但自七月中旬開始,新麥漲勢放緩,逐漸趨於平穩,甚至部分地區小麥價格出現小幅回調的跡象。新麥價格經過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兩個多月以後,後期價格是否依然能保持強勢呢?

市場回歸理性 收購進度放緩

今年夏收國家為去小麥庫存,對新季小麥的收購價格、收購標準等作出調整,充分調動小麥市場的靈活性,因此相比往年,國家政策收購小麥的力度減弱。加之小麥生長期受天氣影響,各主產區的部分小麥生長環境不利,導致各地小麥質量良莠不齊。小麥的減產預期增加,糧貿商及下游需求端對新麥的搶糧熱情不亞於往年,新麥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但隨著新麥收購進程的進一步推移,市場上可流通的新麥糧源減少,截至7月20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3229.3萬噸,同比減少1727.1萬噸,其中:河北收購283.2萬噸,同比減少41.5萬噸;江蘇收購852.6萬噸,同比減少255.2萬噸;安徽收購350.4萬噸,同比減少419.1萬噸;山東收購549.4萬噸,同比減少64.3萬噸;河南收購678.1萬噸,同比減少874萬噸;湖北收購108萬噸,同比減少91.1萬噸。從數據來看,收購進度較前期有所放緩,後期市場發揮的空間不大。且由於近段時間新麥市場購銷不溫不火,糧貿商擔心後市風險,為儘快回籠資金轉戰玉米市場,部分糧貿商開始拋售手中的新麥。而對於部分手中持有新麥的農戶來說,各地糧庫對新麥質量要求高,托市收購量少,使得他們手中部分新麥無法入庫,再加上正處夏季,天氣濕熱,新麥的儲存條件不利容易變質,農戶惜售心理鬆動。因此,近期新季小麥出貨量有所增加,普通小麥的價格表現平穩,局部地區出現小幅回落。

新麥價格高企 下游採購力度減弱

經過一段時間的新麥收購,部分制粉企業已收購了一定量的新麥庫存,下游企業對新麥的採購開始回歸理性。另一方面,目前正處麵粉銷售淡季,隨著各大高校放假,麵粉集中消費量進一步減少,部分廠家再次下調開機率來避免麵粉庫存積壓。因此,廠家對新麥的採購力度也有所減弱,且新麥價格高企,讓不少下游採購望而卻步,部分大型制粉企業在新麥收購達到一定量後,開始試探性地小幅下調收購價格。

普麥價格趨穩 優麥保持強勢

近期局部地區的普麥價格小幅回落,其價格不再堅挺,主要由於普麥對市場已不再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雖然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在6月18日開始暫停了政策性小麥的拍賣,但市場並不乏普麥的身影,相反地,今年上市的新麥中優質小麥更受市場青睞,且近年來我國優質小麥一直存在缺口,市場已經從量到質的需求轉變。國家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優質小麥播種面積占播種總面積的比例達到30%,增幅為2.5%,全國優質小麥播種面積在10%左右。雖然今年優質小麥種植面積較上年有所增加,但今年主產區小麥生長期受不良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小麥都有不同程度的減產,優質小麥總產量較去年還是出現小幅下降的情況。下游對優質小麥的採購一直沒有放鬆,優質麥量少價高,收購難度較大,後期其價格還是能保持堅挺。

總體來看,目前新麥價格高企,上漲的空間比較有限,新麥價格上行趨勢或將告一段落,市場上普麥的優勢將逐漸變淡,但優質小麥仍是市場剛需,其價格或能持續堅挺。八月下旬麵粉集中消費回溫,帶動小麥需求,後期還需密切關注下游需求狀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糧庫網 的精彩文章:

出小麥,但沒人來收!小麥市場發生了什麼?真的要下跌

TAG:糧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