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部分P2P網貸平台資金不知去向 專家:警惕假P2P

部分P2P網貸平台資金不知去向 專家:警惕假P2P

最近P2P網貸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的大調整。老闆跑路、員工舉報等戲碼不斷上演,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平台,到動輒百億規模以上的網貸機構;從平台的投資人,到貸款平台的借款人,整個圈子最近麻煩不斷。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整個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有媒體統計,從6月份開始,網貸行業連續爆出問題,7月份達到高潮,前25天就有200多家平台出了狀況。有的老闆跑路,有的提現出現困難。7月18號,上海的聚財貓平台發布公告,由於合作的多個資產方出現逾期,影響平台正常運營,不得不暫停平台業務。不過他們承諾「不跑路,不失聯。」

但就在承諾的背後,是上海警方將嘗試跑路的聚財貓實際控制人薛亮控制。目前聚財貓的用戶們還在焦急地期盼平台方能給他們一個說法。

投資者何女士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她現在有40多萬無法提現:我是無意中在網上搜索到的。因為那個時候p2p爆雷的也挺多的,但是後來就是說有一部分企業是經過國家扶持的,然後它是有合法資質的,而且它的口碑也挺好的,我這兩天在準備材料,然後到上海,送給警方來報案,怎麼說呢,對於老百姓來說很痛心,因為畢竟是我們辛辛苦苦積攢的,放在裡面也希望改善生活。

給出問題解決方案的平台情況也並不樂觀。前不久出現問題的青蚨集團P2P公布了回款方案,卻一直無法解釋資金究竟去了哪裡。

投資者小李說:他在發方案之前讓我們提問題,我們一共提了36個問題,然後方案就立馬出來了。我們希望他回答資金都去哪兒了,但是他說如果有需要的話,會公開,但是到現在都沒公開。

回款方案公布後,卻讓投資人高興不起來,他們發現錢拿不了多少,甚至還要通過債轉股的方式償還。小李質疑,平台都倒掉了,還要這股份有什麼意義?

投資者小李說:前50%要求11月份才兌付,只兌付50%的1%,也就是投資一百萬,按基數50萬來算,第一個只能返回1%,也就是5000塊錢。後50%要求3年以後兌付,不是兌付現金,而是轉成股份制,萬一弄成股份制,他要是賠了的話,大家還是沒錢。

對多數平台來說,全額拿回本金只能是夢想,能兌現部分,已經是難得。更多的平台投資者們甚至面臨可能血本無歸的結局。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已經有236家P2P網貸平台相繼出現兌付困難、清盤、實際控制人跑路等風險事件。僅7月上半月P2P風險事件涉及待還本金已經在400億元以上。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協會副會長葉大清梳理,近期出現風險事件的網貸平台主要有三種情況:

葉大清對中國之聲說:這類問題的平台數量佔比大概80%的都存在自融、假標、活期、有資金池等不合規的行為,這些平台其實不能算是真正合規的P 2 P或者可以說是假P 2 P。第二種類型的問題平台佔比大概10%左右,這些平台貸款端或者說資產端,他們的風險控制能力比較薄弱。第三種類型,他們的問題主要是叫期限錯配,最近因為投資人的退出,而有一些流動性的一些危機。

而這三種情況又為什麼會聚集到6、7月這個時間點上一同出現呢?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過去幾年網貸的行業規範沒有完全到位,陸續的清理整頓使得更多問題平台暴露。

郭田勇對中國之聲說:網貸市場這些年的確存在一些基礎不牢、監管和行業風控自身不到位,所以大量平台不斷湧現,但是時間長了,必然會有一部分平台出問題。

當前環境下,還有越來越多的借款人主動逾期,甚至有渾水摸魚者惡意煽動投資人到期不還款,也催生了暴力催收等情況的蔓延。使用704校花貸的學生就遇到了「還錢不認賬」的窘境。按照規定學生在借款後,以平台提供的兼職來還款,然而,有學生反映,平台上的兼職越來越少,貸款面臨到期了還沒還完的問題。也有同學說,自己已經還完了貸款,但平台沒有記錄,仍通過打電話,上門等方式催款。       黃同學說:都還款了,但是他們那邊就是有記錄不到位嘛,然後就會打電話催我們,說我們沒還完。有一些逾期。然後我就說我已經做完了,然後說他們那邊後台登記不對嘛,後面就一直沒有打電話了,直到我收到法院傳票。

除了法院傳票,有的同學還受到了人身威脅,討債公司不停地給他們打電話,甚至開始人身威脅。

同學說:他今天跟我說要還3000多,明天又變成4000多了,就亂七八糟。然後他一開始是用徵信威脅我們,然後他就說要來學校找我們,就是相當於人身威脅,說他是什麼黑社會的,也認識了很多人,說知道我們家住在哪,然後還把我們的身份證照什麼全部都發到我們學校貼吧上去了。

除了當事人,討債公司甚至通過APP獲取了債務人的通訊錄,挨個按照通訊錄打電話騷擾,讓人不堪其擾。

山東的黃先生因為朋友欠款,自己卻收到大量騷擾簡訊。黃先生說:就是發簡訊,什麼生啊、死啊之類的,咒你明年家破人亡,署名就是我朋友的名字,號碼不認識,每次都更換,你看這簡訊,挺噁心的。

債權人貸出去的錢要不回來發愁,債務人還了錢還被催收鬱悶,毫無關聯的人因為債務「躺著中槍」,最近P2P網貸行業怎麼了?

最近被指老闆跑路的廣州禮德財富,曾經帶著層層光環,評級機構A級,領導進入各種協會發言,卻在今年7月,一夜之間突然跑路。熟悉情況的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告訴記者,不光是投資人,禮德公司的員工也被騙了:「他們這家公司是老闆跑路了。他們員工都在,高管,財務,風控,這些人員都在,他們自己也投了一千多萬進去,而且我問的投的最多的部門是財務部門和風控部門。沒有任何的跡象,就跑掉了。」

方頌認為,P2P模式從普及至今已經有較長的時間了,但是全國性的監管、牌照發放一直是「狼來了」,等了好幾次也沒見到。這期間,整改不到位、不整改的反而佔了便宜,違規P2P也愈發瘋狂。

方頌說:這個摸索的過程說句實話是有點長了,也造成了信心的缺失,尤其是在這一波,這種打擊還是挺大的。其實大家普遍的共識還是說如果能夠合格的,還是要去備案也好,審批也好,這樣讓整個行業能夠看到榜樣。

在行業內部,也有不少企業期盼著監管的到來,某金融公司高管說,監管能讓誠實守信的企業有據可循,讓行業內的李鬼現行。

某金融公司高管說:有的是原本就不屬於真正的P2P,而是龐氏騙局。他們借款的傾向不明確,借款的合同不透明。另外有一些可能是比較小型的平台,不太有豐富的風控經驗和運營經驗。我覺得這是一個整個行業不斷凈化、「劣幣」被驅逐的一個過程。隨著我們監管的目標和規範不斷明確,監管的具體細則不斷明確出來,我相信整個行業合規平台會越來越凸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情報:阿里百億元入股分眾傳媒;愛貸網暫停老系統提現
新華社調查:一頓飯錢換百萬醫療保障,靠譜嗎?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