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互金中年男,迷之自信……

互金中年男,迷之自信……

隨著辦案的深入,我們在處理網貸圈的非吸案件和幣圈的詐騙案件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互金中年男子的自信,幾乎是毫無來由的,一張嘴就是給我六個月,俺就能翻身!給我3年,還給投資人10個億。聽罷,我與搭檔面面相覷,啞然失笑,又深感可悲。今天就來戳破那張紙.....

1

鹹魚翻身的概率

話說,咱們老祖宗是有阿Q精神的,一條魚,殺之破肚,抹上粗鹽,懸掛起來,涼在房檐,待到飯點,取下來切幾片當鹹菜。這就是鹹魚的真實「魚生」,其生還幾率渺小,甚至接近於零。

而媒體總是宣傳一些卑微到泥土中,又逆襲的故事。在真實世界裡,這比蜀道還要難走,我們幾乎都是普通的大多數,很小概率成為lucky dog,成為那個幸運兒。

P2P涉刑案件處置的前夕,老闆和高管就已經開始諮詢各類人士,有時候他們會通過朋友找經偵的朋友試探,有時候他們會找自己老家法院的同學,有時候他們會在百度上搜索刑事律師。每次有朋友推薦他們來諮詢,尤其是實際控制人,90%是中年男士,他們似乎都是覺得命運開了玩笑。自己不過是「流年不利」,只要有幾千萬的本,還能繼續上賭桌,把投資人的錢重新贏回來。

我們敲敲黑板,提醒他們,諸位老闆,不要再陷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現實情況是你必須面對成千上萬的投資者,面對非理性維權的驚險,面對刑事法律的懲戒,面對親人骨肉的分離。(原諒我說的這樣直白冷酷)

2

騎虎難下是現實

我們在南方某城市辦理了一個P2P平台非良性退出引發的刑案,老闆Y曾經是一名成功的商人,發現互聯網金融的商機後,以債權轉讓為主線,房產抵押為主業進行了網貸業務。

經過公開庭審(投資人現場收看直播),大家發現平台的抵押物確實存在,但是變現困難,在上百個民事訴訟之後,加之部分逃廢債,導致整個平台資金窟窿特別巨大,最終,平台老闆和三個員工被送上了法庭,面臨刑事風險(非吸和集資詐騙,雙罪名)。

開完庭,我們又見了幾波當地的網貸和區塊鏈朋友。

網貸的朋友,多數關心如何平穩著陸,我們會認真的聽:到底平台是什麼商業模式,行為到底有沒有突破信息中介的法律定位,進入非法、甚至犯罪的範疇里來。我們總會問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如果清償,在6個月內可否協助投資人拿回本金?正如您猜測的,多數回答是否定的。這可能意味著,未來形勢的走向會往刑事立案上走,請大家一定要清楚。

區塊鏈的朋友,幾乎百分之百,都會直接或間接問到:ICO發幣,項目過度集中在幾個領域,要麼是IP上鏈,要麼是幣改,要麼是錢包。再深入一點,會問我們在新加坡已經有基金會了,發了幣,可以到境內做路演嗎?答案還是否定的。請原諒我們直接告訴您不行,畢竟違法犯罪的後果,太嚴苛了,我們不能拿著您的自由開玩笑。

3

風口也是刀口

活久見,是真的。

有一次,一位P2P老闆諮詢完,我送出門,他回頭突然來了一句:颯姐,只要我度過此劫,下一個區塊鏈創業項目一定提前找你做合規。俺怔住了,內個,感謝某總信任,咱還是先把這一關過去吧,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他摁了電梯,又來了一句:颯姐,下一局我肯定能翻身,網貸這事,能腐蝕經偵嗎?俺摁了關門鍵,擺了擺手,不可能。徹底送走。

這個場景不止一次上演,以至於團隊律師都記不清誰沒說過。這說明一個問題,連續創業者,從當年的團購走到了網貸,從網貸走到了金融科技,從金融科技過渡到區塊鏈應用。總之,什麼風口賺錢做什麼,但是,請您注意:賺大錢的辦法,都寫在刑法里。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再到拿著非吸來的資金去買房置業炒股,瞬間轉成集資詐騙罪。多少網貸才俊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從技術大咖到挖礦能手,發幣割韭,身家過億,國內不讓發,就去國外發出來賣回國內,當刑法第224條之一、第225條、第266條是空氣么?醉了,法律就在那裡,早就不缺了。

4

迷之自信的來源

從辦案經驗和平日觀察,我們看出,女性高管涉刑後通常可以正視自己,她們基本的認識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男性實控人、高管的態度截然相反,僥倖未被羈押或抓獲的人,心存更大的僥倖,他們試圖重新走上賭桌。俺不解地問,嘿,你之前是拿著別人的錢上桌的,人設崩塌後,你拿誰的去搏呢?他們會故作「玄學」狀,左右言他,不知所云。

不願意承認現實,或者說自我欺騙,也許是一種自我保護吧。我們也不再追問,只是提醒,提前做最壞的準備

比起僥倖心理,我們更願意落實一些能夠拿到的刑期優惠。比如,主動向警方說明情況,獲得投案自首的刑期優惠:10%-40%,在網貸行業涉刑案中,通常是20%-30%。

那些取保候審在外邊的朋友,不是滿世界找新風口,而是該考慮如何更好地配合經偵去挽回投資人的損失,如果能提供線索甚至返還資金,甚至協助抓捕其他嫌疑人,還有立功的法定減刑可以享有。

5

寫在最後.....

飲鴆止渴,不如亡羊補牢。

金融實驗的尷尬,需要樂觀心態。但是,樂觀並不意味著自我欺騙,拿了募資提成還想一點風險都沒有,是很難的事。轉移了別人的錢,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就一定會還回來。

僥倖,是弱者的思維。

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才可取。今天的文章也許讓您覺得颯姐不近人情,我們只是見了太多因為僥倖心理,而貽誤病情的人了。不要到萬劫不復的時候才幡然悔悟。提前處置,莫讓兄弟們涉險,站出來承擔責任,才是真男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北京互金協會下發P2P退出規程
優投金服:打造電子簽章合規新體系!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