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階的陸金服:前有陸金所鋪路 背靠平安背書 實現扭虧為盈

進階的陸金服:前有陸金所鋪路 背靠平安背書 實現扭虧為盈

來源:李昕 · 零壹財經

自今年6月起,中國網貸行業進入「混沌期」,監管政策的「懸而未決」,網貸平台的連連爆雷。相比小平台的「惴惴不安」,陸金服、微貸網、拍拍貸、宜人貸等網貸頭部公司,顯得平靜得多。

根據零壹數據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下文簡稱「互金協會」)統計,截至2018年6月30日,陸金服、微貸網、拍拍貸、宜人貸分別實現累計成交額4960億元、1954億元、1211億元和948億元(零壹財經批註:陸金服、微貸網、拍拍貸數據來源零壹數據;宜人貸數據來源互金協會。數據解釋詳見「注釋1」)。

陸金服在接手網貸行業後便扭虧為盈,2018年上半年累計成交額再創新高,分別為微貸網、拍拍貸和宜人貸的2.5倍、4.1倍和5.2倍。

那麼問題來了:

1)陸金服和陸金所是什麼關係?

2)陸金服作為一家並未上市的網貸公司,是怎樣的先天優勢讓其多年蟬聯行業第一?

3)在2015-2016年連續虧損兩年情況下,為何陸金服在2017年營業收入暴漲4000多倍,凈利潤首次扭虧為盈呢?

4)陸金服在網貸路上還能走多遠呢?

下面,在查閱相關資料基礎上,筆者試著回答這些問題。

一、陸金服與陸金所,誰是誰的誰?

陸金所(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平安(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318.SH,2318.HK)間接控股的子公司,成立於2011年9月,次年3月正式開始P2P業務,2014-2016年,平台累計成交額一直保持行業第一。

圖1 陸金所關於將網貸業務交易平台變更的公告來源:陸金服官網

陸金服(上海陸金所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為陸金所於2014年10月設立的全資子公司(見圖2)。陸金服在成立初期主要業務是金融資產交易。直至2016年底從陸金所接手P2P業務,陸金服主營業務才變更為網路借貸。2017年,陸金服從陸金所接手P2P業務後,繼續維持「平安系」在網貸行業龍頭的地位(見圖3)。

圖2陸金服、陸金所歷史沿革

圖3 陸金所、陸金服2015-2018年P2P產品變遷圖來源:根據陸金所官網和網上公開資料整理

二、金融全牌照的母係為其強大的後盾

不管是陸金所還是陸金服,之所以多年蟬聯行業第一,其強大的母系(中國平安)是主因(圖4)。根據天眼查和企查查的相關資料,中國平安擁有1788家參控股公司,其中有300家為控股公司。在金融牌照方面,中國平安布局較早,是中國第一家擁有金融全牌照的金融集團。

圖4陸金服股權結構圖來源:企查查

金融牌照通常指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通常,企業擁有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託、租賃等七張主要金融牌照就被視為擁有金融全牌照。根據筆者不完全統計,中國平安除了上述七張主要的金融牌照,還擁有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保理、消費金融、眾籌、徵信等金融牌照(見表1)。

表1 中國平安擁有的金融牌照來源:Wind、天眼查等網上公開資料

齊全的金融牌照一方面為陸金所和陸金服提供了有力的隱形背書,向投資人傳遞其實力、抗風險能力強等信息;另一方面也表明網貸業務是中國平安戰略布局中的重要板塊,投入資源相當,以保持行業第一。

三、接手網貸業務是陸金服扭虧為盈主因?

陸金服在2015-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29.69萬元、89萬元、38.21億元;營業成本383.17萬元、1591.73萬元、38.12億元;毛利率-195.45%、-1688.43%、0.23%(見圖5);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5.3%、-28.86%和14.85%(見圖6)。

圖5陸金服2015-2017年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 單位:百萬元

圖6陸金服2015-2017年凈資產收益率來源:陸金服審計報告

從收入看,2017年陸金服營業收入增加38.2億元,同比增速4291倍,增加部分主要來源於P2P業務。2015和2016年陸金服營業收入98%來自投資收益(見圖7)。根據2017年審計報告,陸金服主要收入來自P2P平台,其中P2P平台業務手續費收入37.28億元,佔比97.58%;諮詢服務收入6672萬元,佔比1.75%;二級市場交易費收入2334萬元,佔比0.61%(見表2)。

圖7陸金服2015-2017年營業收入來源:陸金服審計報告

表2陸金服2015-2017年營業收入明細 單位:百萬元 來源:陸金服審計報告

從成本看,2015—2017年陸金服營業成本分別為383.17萬元、1591.73萬元、38.12億元,其中職工工資及獎金津貼分別佔76.37%、70.73%、0.85%。2017年營業成本增加37.96億元,增速為238倍。

正是由於營業收入增長額度明顯高於營業成本,導致陸金服扭虧為盈,而營業收入增長主要來源於P2P業務,因此接手網貸業務確實為陸金所扭虧為盈的主因。

四、陸金服在網貸業務路上能走多遠?

陸金服在網貸業務路上能走多遠,首先取決於陸金服團隊的經營能力,其次取決於其風險管理能力,最後還取決於整個網貸業務的盈利前景。

首先,在團隊經營能力方面,陸金服接手網貸業務便扭虧為盈是否表明陸金服團隊具有相當實力呢?筆者認為,似乎難以得出這一結論。正如前面分析,陸金服扭虧為盈得益於網貸業務營業收入增加超過了營業成本。實際上,這在相當程度上得益於陸金所。陸金所在剝離網貸業務之前,投入了大量營銷費用用於營銷推廣,擴大了用戶基數。也就是說,陸金所已經為陸金服提前開支了相當營銷推廣費,陸金服享受的是陸金所的前期營銷紅利。

其次,再看看風險控制能力。儘管陸金服享受了陸金所的營銷紅利,但同時不得不想到陸金所手上形成並轉交陸金服的前期資產的質量狀況,將直接影響陸金服的未來盈利能力,甚至持續經營能力。若前期資產質量有待提高,而陸金服團隊的後期風險管理能力和風險處置能力跟不上,則很可能波及其盈利能力,甚至危及其持續經營能力。

最後,再看網貸盈利前景。除陸金服外,筆者選取了行業較為知名的微貸網、宜人貸和拍拍貸等略作分析。2017年,微貸網、宜人貸、拍拍貸的成本收入比率依次為82.54%、68.32%、58.96%(見圖8),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2.34%、46.19%和29.41%。從這三家公司的成本收入比和凈資產收益率看,網貸行業似乎已經度過了「燒錢」階段,逐漸進入「降成本、增收益」時期。綜合考慮我國普惠金融行業市場巨大,網貸行業在實踐數字普惠金融方面具有相當優勢等情形,筆者認為,儘管短期內網貸行業受挫,但長期看,仍有較好的前景。

圖8 2017年四家公司成本收入比 單位:百萬元

因此,筆者認為,在長期前景較好的情況下,陸金服能在網貸路上走多遠,主要取決於其團隊的經營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其能力究竟如何,在綜合考慮其產品期限(見表3)情況下,或許未來2-3年內將略見分曉。表3陸金服P2P產品統計

來源:公司官網

注釋1: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下文簡稱「互金協會」)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陸金服累計借貸金額分別為2,158.82億元。零壹數據與互金協會因為統計口徑有差別,所以數據存在一定差異。零壹數據通過統計計算陸金服分拆前至2018年6月30日的累計成交額為4,960億元,宜人貸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累計成交額為941億元。互金協會尚未披露微貸網、拍拍貸2018年上半年數據,是故上述兩者數據皆來自零壹數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新老業務加速協同,康佳業績繼續轉暖並不意外
「紅點之夜」群星璀璨,好孩子天鵝Swan「動」耀世界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