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陶瓷行業那些壞毛病之二

陶瓷行業那些壞毛病之二

【陶瓷行業那些壞毛病】專欄之二:

喝死了算誰的?

文/荊軻

一杯酒發貨十萬元,喝不喝?

這絕對不是影視劇里的橋段,這是佛山陶瓷圈真實存在的「勸酒」故事。

有一位職業經理人跟我講過,出差時經銷商勸酒,他不喝,然後經銷商就說出了上面那番話。結果呢,這位職業經理人連喝十杯白酒,經銷商也如約加發了一百萬元貨。

看起來皆大歡喜的結局。只是沒人知道,那位並不善飲的職業經理人,酒後在酒店裡醉得昏天黑地要死不活的模樣。表面光鮮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吶。他的遭遇,其實就是佛山陶瓷人的一個縮影。

▲多少人有著相似的無奈?!

拼酒,絕對是陶瓷行業一個要命的壞毛病。在佛山陶瓷圈,但凡聚會,鮮少不喝酒的。那些本來不喝酒的,也在這種氛圍中,被逼著端起酒杯,然後「一口悶」。也許,這也是一種「傳統」?

在若干場合,荊軻都親眼見證了喝酒的場面:

但見酒杯高高舉起,表情激昂,指點江山,然後就見杯中液體倒入口中,豪言壯語再次噴發出來。此情此景,已經不需要再辦什麼商學院搞什麼拓展、培訓了,你會發現喝酒的人天生自帶「雞血」特質。

至於酒的種類,不一而同,有喝十幾塊錢的石灣「玉冰燒」,和幾十塊錢的九江雙蒸,也有喝上千的茅台、瀘州老窖、五糧液,當然還有價格高達數萬數十萬的拉菲——處於陶瓷行業金字塔頂部的大老闆們愛喝高端洋酒、高端紅酒或「養生酒」,銷售崗位的職業經理人習慣喝白酒(都是拼酒拼出來的),市場部板塊的青睞紅酒,普通業務人員則是啤酒、白酒、紅酒、洋酒逮啥喝啥。

▲一入酒門深似海,從此健康是路人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人好酒,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酒桌上好談事成了一個「潛規則」,什麼「酒杯一端,原則放寬」,說的就是這碼事兒。所以但凡有搞不掂的事情,那就喝場酒。如果還沒搞掂,那說明還沒喝到位,再喝兩場,事情也就搞掂啦。

但是,事物總是有雙面性的,喝酒能讓人酒後吐真言,放下架子稱兄道弟「啥都好說」,喝酒也能讓人酒後胡言亂了方寸失了名節——「畢姥爺」不就是酒後胡言遭人算計然後倒霉到頂的嗎?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

至於身邊人喝酒的結果,這裡也可以說一說,代表荊軻對喝酒的態度:

有一位行業媒體的兄弟,身體倍兒棒,吃飯倍兒香,可自從掌舵某媒體以來,就變成了「三高」人士。沒辦法,太多的企業老闆,太多的政府官員,太多的相關人士,都要他出面去應酬。在對這位兄弟深表同情的同時,荊軻暗自慶幸自己不喝酒。

有一位曾經在行業媒體和企業都待過的兄弟,一日無酒就感覺日子沒滋味。更要命的是,他還喜歡酒後開車。作為老友,荊軻每次見面都勸他少喝點,每次聚餐都叮囑他不要酒後開車,但他仍然喝,仍然酒後駕車,直到後來,酒後駕車的他在一環線上出了事故,幸免於難的他,賭咒發誓地說以後再不酒後駕車了(但沒說不喝酒)。

和這位朋友類似的例子,荊軻可以舉出十幾例來,都是身邊人身邊事。譬如某企業市場部的負責人,醉駕翻車,無法自行脫身,被交警逮個正著,結果,當然是失去自由長達半年時間。還有一位荊軻非常尊重的老大哥,也是一位「酒仙」,經常酒後開車(並且不能勸,越勸他越要開),某天終於被交警遇上,然後吊銷了駕照。

當然,以上這幾位兄弟,不管是吊銷駕照也好,失去自由半年也好,都比下面要說的這位兄弟結局好得多。

話說2015年5月,在南庄某大型陶企設計部門任職的一位同鄉,在公司組織的聚餐(接待經銷商)中,醉酒後昏迷,經過一段時間搶救,最終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更讓人難過的是,出事後,該企業立刻找了高水平的律師,與這位設計師的家人打官司,成功地撇清了責任,企業方面與經銷商方面給的「慰問金」僅夠支付醫藥費。然後,這位同鄉的妻子,帶著年幼的孩子,離開佛山,黯然返鄉。

如果應酬喝酒會喝死人,並且沒人為你「埋單」,你還喝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山直線傳播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隊「保送」四強?你想多了,人家踢球靠拚命

TAG:佛山直線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