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子,我為什麼不替你買房」,這位母親的四個理由,句句震撼

「兒子,我為什麼不替你買房」,這位母親的四個理由,句句震撼

(圖片與本文無關)

這幾天,一個杭州媽媽寫的信,在朋友圈裡刷屏。

她26歲的孩子,想要父母替自己買一套房。

但這個媽媽,毫不猶豫拒絕了兒子,還給他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雖然不長,但清晰給出了拒絕的四個理由:

一、身邊人買房了,並不是你買房的理由;

二、你已經26歲,只要哭鬧一下,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階段該結束了;

三、爸爸媽媽是你的後盾,但不能永遠替你沖在頂前面;

四、未來,應該是通過你自己努力得到的。

這封信,迅速引發沸沸揚揚的議論,但我最贊同的,是這一條網友留言:

@在命運中奔跑:慾望與能力、收入應該匹配,26歲了,別人不幫你買房是本分,買房不是義務,要買應該靠自己努力了。

是的,就算是兒子和父母,也要有邊界感。

所謂邊界感,就是指孩子成年後,父母要得體退出他的生活;孩子成年後,也不能過度去透支父母。想要的東西,要靠自己努力去賺。

這個母親的四個理由,句句震撼。

這才是為人父母的最高境界:你們彼此獨立,卻各自歡喜。

《離婚律師》里說:

愛他,就不要把他的翅膀剪掉。

如果你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一定不要讓他做自己的連體嬰兒。

前幾天休年假,我回了老家一趟,順道準備去拜訪,一位年邁的遠房親戚。

沒料想到,吃了閉門羹。

一問才知道,60多歲的老爺子,退休後,去了附近一個小區物業上班。

原來,兒子去年買了套大婚房。

為支持兒子買房,老人拿出自己全部積蓄。老人還主動提出,在退休後,繼續出來找工作。

老爺子每月收入5000多,卻要替兒子還3000元的房貸。

我聽得無限唏噓。

老人曾經是縣城中學裡的名牌數學教師,退休後,本應該輕輕鬆鬆,盡享天倫之樂。

現在,卻不得不重新上崗。

孩子已是成年人,既然他想住大的房子,就應該讓他自己去還房貸,這是不能推卸的責任。

你大包大攬,無限介入,透支的不僅是你的積蓄,還可能會是你的人生。

可惜,這樣的道理,不是每個人都懂。

網路上,有一種觀點是:

房價這麼高,普通人都很難承受。讓26歲的孩子去買房,太不現實,父母就應支持。

然而,真正的現實是什麼?

你知道,發達國家買房人的平均年齡嗎?

英國36歲、美國35歲、澳大利亞33歲,日本41歲。

大學才畢業兩三年,才26歲,買不起大城市裡的房子,真沒啥著急的。

退一步來說,在更大範圍內,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支持不了孩子買房子。

難道到最後,他們的孩子就居無定所,流離顛簸?

不要太低估了你們的孩子。

生活會給他們力量,摸爬滾打後,他們會積累起足夠的資本,找到自己的安身之處。

最終,在某一個城市,他們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地盤。

最悲哀的事情是:

你一開始就覺得孩子是無能的,你替孩子擋住了所有的風雨。

結果,這種過度保護,卻成了孩子人生中最大的風雨,讓他們不堪一擊。

有讀者,曾經問作家連岳:

到底,要不要父母替自己出40萬首付?

我覺得連岳的一段話,講得很好。

你還很年輕,賺錢的日子才開始, 40萬不多,只要你想,很快可以賺到。

只要你有強烈的賺錢念頭。你的錢會越來越多,精神將越來越強大。

作為父母,你們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提前扼殺了,孩子的無限可能。

如果你一線城市,房價太高,你可以拿出部分錢,給孩子付首付。

但要明確告訴孩子,這是父母借給你的,以後你一定要還。

而且,今後的房貸,你必須要自己來償還。

如果在房價不那麼高的城市,你一定不能以犧牲自己的方式,去為孩子儘早鋪好平坦的路。

因為你的成全,可能成為依賴;

你的縱容,可能成為下一代心安理得的索取。

他們沒有吃過生活的苦,怎麼會理解努力的意義,又怎麼會去追求高階的人生?

愛孩子,絕不是替他負責所有。

龍應台說,長長的路,要慢慢的走。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首先告訴孩子,有些東西,你確實夠不著。

你必須加倍努力,你必須經歷別人看不到的苦和累,才能一步步靠近它。

你要想住好的房子,就應該首先找到好的工作;

你要想拿高薪,就必須去好的大學,去風口上的行業,做寫字樓里厲害的人。

你要有開掛的人生,就必須自律到極致。

父母的千辛萬苦,父母的包打天下,只會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廢人,和白眼狼。

這樣的愛,性價比太低,也無法持久。

你要知道,

一個人,十四五歲時讀過的書,十七八歲時愛過的人,二十幾歲交過的朋友,大學剛畢業後栽過的跟頭、受過的委屈,它們會讓人吃盡苦頭,也會讓人受益終身。

你不讓孩子吃苦,社會就會讓他吃苦。

願你像回信的杭州媽媽一樣,一開始就溫柔且堅定,殘酷卻深情。

再愛孩子,你也要讓他適當吃苦,讓他看透世界和社會的秘密,然後去更遠的地方。

【股權】對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可,80%以上的老闆卻不知道如何正確分配股權,如何利用股權激勵團隊,如何用股權整合產業鏈,如何用最少的股權融到最多的資金!

您,一定要知道!

徐小平說,創業的基礎就是兩個,一個是團隊,一個是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不合理,公司一定做不成。

任正非說,華為能夠走到今天,得益於股權激勵機制,分錢分得好。

馬雲說,中小企業一無人才,二無資金,三無品牌,靠什麼吸引人才,靠的就是股權激勵!

分好股權,可以助力企業吸引人才、資本與資源,共同做大蛋糕,成就的是「創業故事與中國合伙人」。分不好股權,做不大蛋糕,釀成的可能就是「創業事故與中國散夥人」。

對民營企業而言

股權意味著什麼

對創業者而言,股權代表著夢想和分享,創始團隊股權架構設計非常重要。

對守業者而言,股權代表著公司的控制與事業,一旦失去,努力白費。

對員工而言,股權代表著打拚與希望,從打工者到「老闆」的華麗轉變。

對投資人而言,股權代表著信任與回報,股權投資是新時代的風口。

對公司而言,股權背後鏈接著公司的資源配置、利益分配與公司治理,也代表著共創共擔共享的創業文化。

股權問題處理不好,股東們打架,再好的產品、技術與運營,都會功虧一簣。

股權,是老闆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一項知識,一種智慧。

股權結構事關企業生死

在「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社群經濟」盛行的大環境下,老闆作為一個企業的掌舵者,最關鍵的是要知道「怎麼分粥」,即會玩股權。會玩股權,融資、團隊建設、資源整合、市場渠道等方面的問題或將迎刃而解,並源源不斷地為自己創造盈利,實現共創共贏。

股權結構對企業有多重要?

業內有種說法,投資=投人=投股權結構。

可見,股權結構對一家公司長遠發展的重要性。根據相關數據,中國的企業數量超過2000萬戶。中國每天有1 萬多家企業註冊,平均每分鐘誕生7家企業。

但是,中國企業的存活率卻很低,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僅為3.7年。

即便是拿到融資的企業,也很難說都能存活。很多企業會走上「一年發家,二年發財,三年倒閉」之路。我們不去逐一分析每家創業企業具體的死因。但是,影響創業企業生死存亡的,肯定包括合伙人股權分配不合理的因素

萬科股權之爭——極度分散的股權布局,正式吸引野蠻人入侵的致命原因!也導致創始人王石含恨出局!

真功夫夫妻奪權——創業時期55均分的股權結構,到了後期引爆內訌,公司規模下滑,創始人被判14年!

一號店融資之劫——盲目融資讓出80%的股權,股權架構設計出現問題,控制權無法回收,最後成為曾經對手的腳下之臣!

雷士照明糾紛——創始人吳長江輕信賽富基金,公司陷入控制權爭奪戰,老闆控制權不保,退出歷史舞台!

細數目前股權紛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80%以上的合夥創業都犯了這些錯誤,

常見錯誤

出多少錢,就分多少股權——出錢但不出力的股東拿了分紅大頭。

因為情誼,均分股權——企業沒有話事人,很容易引起股東紛爭。

股權分散,股東間差距不大——股東抱團,小團體出現。

大股東吃獨食,獨佔90%以上股權——小股東沒動力,特別是創業期股權不值錢的時候。

合理的股權設計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來設計的:

股權架構生死線

合夥創業如何選擇合伙人?比例如何設計?

技術股東、資源股東、資金股東、核心噶偶按應該給多少股權?用什麼標準去給他們分股權?

股權分出去之後,如何牢牢把握公司控制權?

股權架構如何設計不合理,如何進行調整?

股權結構關係到公司的團隊搭建、利益分配和公司管控,股權結構缺陷的調整成本巨大,可能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或融資!

股權——是老闆最重要的一堂課!

為了幫助更多企業家朋友在經營企業過程中少走彎路,我司推出線上《股權微課堂》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智學府 的精彩文章:

TAG:企智學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