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我不拍爛片,誰拍爛片
最近除了《西虹市首富》,最火的就是徐克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前者是一部搞笑喜劇,讓人在電影院爆笑幾十次。
後者也很搞笑——徐克拍這電影,到底是逗誰呢?
電影陣容極其強大:
徐克導演
陳國富監製
劉嘉玲、趙又廷、林更新、馮紹峰、阮經天、馬思純主演
有實力、有顏值、有流量。
可惜!
最終結果:沒劇情、沒演技、沒趣。
我眼睜睜看著它在豆瓣上的評分從7.3分,逐漸降低到目前的6.7分。
而在這背後,是無數觀眾在影院的坐如針氈,和走齣電影院之後的破口大罵。
一位豆瓣網友的評價,也代表了我的心聲:
出了電影院我就開始抱怨浪費錢、浪費錢、浪費錢,要劇情沒劇情要演技沒演技,這個電影的票很貴,看之前我就在想就算劇情不行,我看個3D效果總行吧!沒想到3D效果也不好。
說實話,我對《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是有期待的。
狄仁傑的斷案能力極強,能從錯綜複雜的案情里抽絲剝繭,最終揪出幕後主使。
懸疑燒腦、大快人心。
而徐克拍電影有兩大法寶:特效和暗器。
他出神入化的想像力和炸裂銀幕的特效,一定能讓破案過程更加驚心動魄。
可是走進電影院之後,不到半小時就無聊到想要刷朋友圈。
狄仁傑為什麼這麼弱?他破的這也叫懸案?
這麼多演員走來走去、各種奇門暗器飛來飛去,一群噁心的怪物神出鬼沒。
到底要讓我看什麼……
徐克用了整整8年時間,想要打造「狄仁傑最強探案宇宙」。
呈現中國武俠電影獨有的、集腦洞想像力、神魔奇幻、虛實相間動作於一身的奇觀畫面。
但是最終呈現出的是劇情不完整、懸疑性極弱、演員儘力表演但難掩尷尬。
總之,為何要作妖至此!
電影是從上一部《神都龍王》的結尾開始講起的。
狄仁傑(趙又廷飾演)因為破案有功,被封掌管大理寺。
另外,皇上還賞賜給他一把亢龍鐧。
這不僅是一把神兵利器,更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憑此鐧,上可斬皇族,下可懲奸臣。
這把亢龍鐧,也成了皇后武則天(劉嘉玲飾演)的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它對自己的權勢和地位產生了威脅。
所以她迅速召集各路擅長方術的奇人異士,組成異人組奪取亢龍鐧。
方術,就是古代的幻術,你可以理解成大型魔術表演。
在整部電影里,我們能看到各種方術,力圖奪人眼球。
可一味追求特效,卻生生製造了很多無用鏡頭,起不到推動電影發展的效果,過於眼花繚亂。
GIF
而且,狄仁傑的推理能力,在整部電影中幾乎毫無用武之地。
隨便換個普通人也能輕鬆破解這所謂懸案。
電影前半部分講異人組如何搶奪亢龍鐧。
後半部分,引入全新角色:封魔族。
他們不僅擅長方術,更擅長心術,能控制人的心智。
GIF
到了這裡,電影基本都是靠特效撐起來的。
有人力捧特效牛逼,而我覺得這些特效確實很有想像力,但是缺乏厚重感,看起來很不真實。
銀幕之後,導演彷彿已經想好了特效一出,觀眾必嗨。
卻不知道,很多人一看到這些神龍、怪獸,會不忍直視、閉起眼睛……
而且,我也一直沒想明白:為什麼給馬思純的角色安排如此多的戲份?
她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但是又說不明白到底哪裡厲害。
看完電影,我想這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的主角可能並不是狄仁傑,而是所謂「四大天王」。
我記住了馮紹峰的眼珠總是瞪得很大。
記住了林更新被偷看洗澡之後的一臉嬌羞。
記住了阮經天每次出現都是一張意味深長的臉。
也記住了趙又廷在決戰時突然醒悟過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並且竟然因此解開自己的心魔、取得最終勝利……
曾經,成也徐克。
如今,敗也徐克!
不是所有的8年,都能磨成一劍。
這把亢龍鐧,也斬斷了影迷對他的期待。
特效,只是一種幫助電影視覺效果更精彩的工具,是一種藝術化手段而已。
故事本身,才是電影的魂魄。
角色,在故事裡都該個性差異化,而不是臉譜化、千篇一律,沒有絲毫生命力。
一部好電影,靠的絕對不是斥資幾億、演員有多紅、IP有多少忠粉。
國產電影近兩年突飛猛進。
就拿前段時間受到網友瘋狂喜愛的《我不是葯神》來說,贏,一定是口碑票房雙飄紅。
電影質量在提高,觀眾審美在提高,誰也沒有權利拿爛片出來噁心人。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或許就是徐克目前的電影哲學。
這種「捨我其誰」的勁兒,做對了是一種魄力,做錯了就是執迷不悟。
好作品,至少應如他之前的作品《龍門飛甲》,讓人眼裡看到奇門武俠世界,心裡感受到俠義之氣。
每個人興沖沖走進電影院,都是想要看到驚喜,看到一出超出想像的好戲。
而不是乘興而來,卻敗興而歸。
期待爛片不再!


TAG:娛樂圈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