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邁德:中國發展為巴基斯坦帶來新機遇
撰稿/周睿璇
編輯/東臨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巴基斯坦經濟增長率從4.2%(2014)提升至5.7%(2017),西方評級機構(如穆迪)甚至預測,到2030年,巴基斯坦將成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一極。」來自巴基斯坦的青年漢學家阿布·艾哈邁德 (Muhammad Abrar Ahmad)在參加2018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北京)開班儀式時說。
艾哈邁德接受華輿採訪。(圖片來自華輿 李國慶 攝)
艾哈邁德是巴基斯坦拉合爾旁遮普大學歷史系的講師,研究側重於中巴關係,目前關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經濟合作新模式和全球治理新課題。 「我2015年第一次來中國,在南京大學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2016年再來參加研討會和冬令營時,我覺得自己應該開始做與中國相關的研究了。這是一個很有前景的研究領域,我感到很幸運。」艾哈邁德說。
目前他在拉合爾旁遮普大學開設了一門《當代中國史》的課程,「選課的巴基斯坦學生很多,因為中巴本身就是友好鄰國,巴基斯坦人很愛中國,也很想了解中國。再加上現在中國的發展也輻射到巴基斯坦,了解中國也可以為巴基斯坦年輕人贏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令人矚目,現在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係』等理念,又發起『一帶一路』倡議,以自身的發展促進這個地區的發展,這將為包括巴基斯坦在內周邊國家帶來更多的機遇。」艾哈邁德表示:「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國已經比西方發達許多。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完善,中國將視野越過國界線,把基建領域的先進技術分享出去,這也會滿足了遠方市場的建設需求。」
目前,巴基斯坦已經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更是高速發展,助力巴基斯坦提升經濟產出,「中巴經濟走廊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來巴尋找商機的中國企業明顯增加,除傳統的電信、能源、採礦等領域外,很多中國投資者也開始在巴基斯坦尋找第三產業的投資機會,比如酒店、餐飲等。」艾哈邁德說。
中巴之間不僅經貿合作日益密切,人文交流也不斷深化。「中國在巴基斯坦的很多大學都建立了孔子學院,還有很多大學正在籌備建立孔子學院。巴基斯坦幾乎所有的大學,甚至一些小的學術機構,都開設了漢語教學班,這意味著在不久的未來,中巴交流的語言障礙將大大緩解。巴基斯坦會慶祝中國的國慶日,也會歡慶中國的農曆新年。」艾哈邁德說。
而且隨著越來越多中企在巴基斯坦投資,更多中國人來到巴基斯坦工作,「現在大概有兩三萬名中國人在巴基斯坦,中巴通婚也成了常見事。」
同時,像艾哈邁德這樣的青年漢學家也不斷湧現,他們研究中巴關係,這有利於中巴雙邊關係的持續深入發展。


※自由球,就是任意踢嗎?
※英國外交大臣「閃電」換人,「中國女婿」傑里米·亨特走馬上任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