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吃蘿蔔夏吃薑!吃薑這件事大有講究

冬吃蘿蔔夏吃薑!吃薑這件事大有講究

本文指導專家

鄭培奮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浙江醫院消化內科、營養科、消化內窺鏡室主任。兼任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流行病學與疾病預防分會常委,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營養學分會副主委,浙江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常委;浙江省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委員,浙江省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管理分會委員。從事臨床工作30餘年,擅長食管、胃腸、肝膽及胰腺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精通消化道內窺鏡的檢查及治療。近年來從事老年患者臨床營養治療、慢性疾病的營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擅長老年消化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營養干預及治療,承擔省部級、廳級多項科研項目,期間發表論文多篇,主編營養相關書籍2本。

靈隱院區:

專家門診:周一下午

名醫門診:周四下午

三墩院區:

專家門診:周二下午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在百姓眼中,姜不僅是食材、是調味品,也是一種保健品。那麼,在這盛夏時節,吃薑究竟有哪些好處?怎樣吃薑才是健康的呢?一起聽聽營養師怎麼說吧。

吃薑防暑益身心

夏季吃薑有哪些好處?浙江醫院營養科主任鄭培奮主任醫師介紹,鮮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並能使心跳加速,血液循環加快,汗毛孔張開,隨著汗液排泄,帶走體內的餘熱,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

此外,夏季吃薑的好處還很多,如殺菌解毒、防暈車止嘔、抗氧化抗癌等。

姜性溫熱 不可過量食用

夏季吃薑好處雖多,但凡事過猶不及。浙江醫院營養科斯彩娟醫師說,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乾、煩渴、咽痛、汗多,而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的原則,不宜多吃,每天吃兩三片姜即可,可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入幾片姜。

中醫有「陰陽消長」的理論,認為上午應該昇陽,吃溫陽、補氣、助陽食物,以提高新陳代謝、振奮精神、促進消化,有利於一天工作和學習。一天中接近傍晚時,陰長陽消,要吃一些性味偏涼養陰的食物,有利於減少發熱和興奮,有利於安眠,修復體力。故晚上不宜食用助陽食物生薑。

此外,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薑。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者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

需要注意的是,「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也很危險,因為腐爛的生薑會產生毒素,嚴重時會導致肝癌和食道癌的發生。

姜皮去留講究多

許多人在食用生薑的時候,將生薑皮去掉。殊不知,生薑皮也是一味良藥。斯彩娟介紹,中醫認為,生薑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止嘔解毒的功效。而生薑皮味辛、性涼,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的說法。

用生薑治療疾病時,是否去掉生薑皮則要看具體情況。比如說風寒感冒以及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等,喝生薑紅糖水可以緩解,此時的生薑最好去掉皮,因為生薑皮有礙於生薑充分發揮其辛溫解表的作用。相反,如果是治療一些熱性疾病或水腫,如便秘、口臭等,最好單獨用生薑皮,而不要用整個生薑。

在烹飪中使用生薑則建議最好留皮以免上火。通常情況下,加入菜肴中時生薑皮最好不要去掉,這樣可以保持生薑藥性的平衡,充分發揮生薑的整體功效。只在一些特殊的時候,才建議將生薑皮去掉,如脾胃虛寒者,或在食用苦瓜、螃蟹、綠豆芽等寒涼性菜肴時,應去掉姜皮。

生薑吃法推薦

醋泡姜:天氣炎熱導致很多人胃口差、消化不良。用醋泡姜能更好地發揮調理脾胃的作用,適合脾胃虛寒和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姜入冷盤:涼拌菜是夏日餐桌上常見的菜品,建議大家在拌冷盤時加點薑末或薑絲。因為姜性溫和,可以中和冷盤的寒性,驅除人體內的寒氣,並且還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助預防食源性疾病。

生薑茶:在空調房時間太長很容易受寒,加上一直不出汗,會使人頭痛、頭悶、噁心,還會出現食慾低下、拉肚子等癥狀。生薑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用生薑泡茶對預防和治療「空調病」非常有效。需要提醒的是,因為「空調病」是肺胃受寒導致的,一定要喝熱薑茶才能驅散體內的寒氣。

嫩姜做菜,老薑入葯:嫩姜辣味小,口感脆嫩,可用白醋和冰糖腌一下,酸甜而爽脆,是非常好吃的開胃小菜。而老薑味道辛辣,可用來熬湯、燉肉,而且藥用價值高,有強健脾胃、預防感冒等功效。

編輯:瓏 審核:俊

來源:營養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蘿蔔 的精彩文章:

小伙把蘿蔔變玉米,老媽拿去燉湯後…笑噴!
花心大蘿蔔,現任,前任兩邊跑的星座,備胎最多,卻不為人知

TAG:蘿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