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嚴重可以致死,家長應該警惕!
每年的5-8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普遍發生於五歲以下幼兒。輕度的手足口病是可以自愈的,發病一周後就可自己痊癒。但是也有一些重症患兒,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比如:心肌炎、肺水腫等,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目前還沒有有效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所以幼兒園和家長朋友應該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幫助寶寶早期發現手足口病,同時使患病的寶寶得到有效的就診治療時機。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
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如何診斷手足口病
一般來說,兒科醫生通過典型癥狀或體征基本就可以判斷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一般的典型癥狀包括發熱(也有部分患兒不發熱);食欲不振;舌頭牙床口腔出現紅色水泡;手掌腳底屁股出現紅疹等。有時候,可能也需要其他輔助檢查。
大多數情況下,手足口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多數患兒經過對症治療後能夠在7~10天內自愈,屬於輕症手足口病。只有小部分的手足口病患兒會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並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潛在的嚴重心肺功能衰竭,這就是重症手足口病。
警惕手足口病,哪些信號需要關注
出現以下情況,提示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這時請立即就醫:
1、精神萎靡 煩躁不安,或表現與平日不同 高熱不退。(體溫持續≥39℃,降溫效果不佳)
2、頻繁嘔吐 肢體震顫或無力 站立不穩 呼吸、心率明顯加快。
3、身體出汗部位不對稱 出現尿量減少等脫水癥狀。(6小時以上無尿)
4、三歲以下拒食 2~3天後癥狀無好轉 面色蒼白 呼吸困難 皮膚出現大理石樣花紋。(斑駁的藍紫色花紋)
—END—


TAG:重疾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