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武力優勢日漸式微,歐洲或解凍對華軍售?美軍陷入擔憂

武力優勢日漸式微,歐洲或解凍對華軍售?美軍陷入擔憂

長期以來,中國和美國之間同時具有著競爭與協作的關係,然而,最近幾個月以來,伴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與美國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的不滿,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逐漸加大。對此,在7月26號,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表了一篇名為《貿易戰對於美國的軍事優勢而言是不利的》文章,十分深刻的闡述與分析了在中國和美國之間發生貿易戰這個大背景下的中美之間經濟與軍事方面各自的優勢。

文章表示,經濟和軍事之間的聯繫是十分密切的。很大程度上,全球貿易體系是建立在軍事體系上的,因此,一旦全球經濟結構出現問題,伴隨的軍事部署也要有一定程度的調整。在上個世紀,美國和前蘇聯出現冷戰,在當時,同美國相比,前蘇聯的經濟創新優勢遠遠不比美國。在冷戰爆發以後,蘇聯方面沉溺於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而美國,開始逐漸構造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目標。最終結果就是,美國成長為全球經濟第一大國,而前蘇聯最終淪落到了解體的地步。

今天的美國,在認識到了中國經濟巨大潛力以後,想要就此遏制住中國經濟發展的腳步。然而,美國方面沒有認識到的是,今天中國的經濟創新優勢遠遠高於當年的前蘇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絕大多數經濟產業,已經開始多元化,全球化發展。一旦出現單方面的經濟制裁,所造成的破壞力遠遠小於單方面的經濟依賴。所以,美國執著於同中國爆發貿易戰,也許,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但是,破壞力是遠遠小於美國所期望的。

同時,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策略並沒有針對中國一家,對於他的歐洲盟友依舊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利於美國的經濟策略,在這種情況下,恰恰加速了中國和歐盟的合作。在貿易問題上,特朗普政府對於中國甚至是歐洲寸步不讓,這導致了歐洲方面開始重新思考對美戰略,甚至是合作發展方向。

一直以來,在美國的壓力下,歐洲方面一直以來從未向中國出售軍事裝備或者是高精尖技術,但是,在美國的經濟戰略已經開始做出調整,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的情況下。歐洲方面是否依然願意遵從美國的意願對華武器禁運已經是一個問題。更何況,美國相對於中國的軍事優勢已經開始減弱,所以,歐洲方面對華武器重新解凍的可能已經大大提高!(利刃/D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T50近戰實力殲20都自愧不如,卻連五代機都算不上?真相揭曉
退役後的戰機,一般都會被如何處理?我國也有這樣一個墳場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