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騎電瓶車接女友下班的同事,後來怎麼樣了
社會上存在個有趣的現象:討好年輕人。
年輕,彷彿就擁有無限的精力、潛力和機會,好像「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抵達幸福的彼岸。
魯迅曾把青年捧得至高無上,最終卻「寒心而且灰心」: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
真實的年輕人,既有時代賦予的優越感,也會遭遇時代獨有的困境。
一輛四輪的車
只是壓倒他的第一根稻草
岩哥找我喝酒,喝悶酒,卻不肯說發生了什麼。
他工作勤奮努力收入頗豐,跟女朋友感情也很好。
我實在想不明白一向陽光的岩哥,怎麼一副一蹶不振的樣子。
或許,這都要怪「車」。
岩哥搖了幾年號一直不中,畢竟是和京城280多萬人一起搖,搖中的概率不到萬分之五。
終於有一天,岩哥爆發了,果斷買車領了老家的車牌,辦了個進京證。
問起來他只是說:「車終究是要買的,早買早享受。」我卻知道,是因為有次岩哥接女朋友下班,跑出來看八卦的同事冒出一句「電瓶車啊」。
以北京的交通狀況,開車有時候真不及「電驢」方便,岩哥不是虛榮的人,平時仍騎著「電驢」上下班。
只可惜新車還沒開幾次,就碰上史上最嚴的進京證政策出台,那輛車徹底離開了北京。
岩哥與他的車,只是這偉大時代的小小縮影。
畢竟,除此之外,沒日沒夜拼搏之後,令人嘆為觀止的房價仍舊存在;觥籌交錯之後,階級的鴻溝依然刺眼;篳路藍縷之後,山林未起只剩一地雞毛。
當你偶爾從事情堆里抬起頭,環顧一下身邊的人們,你會發現大家都由內而外地焦慮:
無法心安理得地享受一杯咖啡,無法閉著眼心無旁騖地欣賞完一首歌,連發個呆都成了一種伴隨著巨大罪惡感的奢侈。
有個很火的真人秀都叫《嚮往的生活》,還不是因為我們沒法真正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只能「雲嚮往」。
我們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卻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不禁想問天問大地,再迷信問問宿命:到底要經歷多少關卡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天藍色的彼岸
我卻只能隔著霧霾看
到底啥是幸福的彼岸?大房子,酒桌子,錢串子,還是茶葉沫子?
你問同一個人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昨天的我只求完成老闆要求的PPT,能早點回家、多睡一小時。
可是多睡了1小時10分鐘之後,我還是那麼困、那麼累,今天的我唯願周末可以不加班、睡到自然醒。
當我多睡了昨天所期望的那一小時,到達了昨天的「彼岸」,我很快又有了新的「彼岸」。
你看,我們像不像西西弗斯?慾望永遠都不會得到滿足,無論怎麼努力,我們都無法把「幸福」這塊大石頭安安穩穩地放置在山頂上。
因為「彼岸」屬於未來,現在的你誤以為未來的你也想要。
但人總是低估時間的複利,就好像你下意識地忽略,你的見識、閱歷、經驗、能力會隨著時間變化。
生活中並沒有唯一的「彼岸」。
因為當你到達彼岸的時候,彼岸也就變成了此岸、變成了當下,甚至有時曾經的讓你渴望的此岸卻變成了現在回不去的彼岸,徒嘆奈何。
彼岸,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眼前是層層「柵欄」
一步到位的幸福存在么?
對幸福「一步到位」的終極追求,蘊藏著我們每個人最深的焦慮和疲憊。
其實所謂焦慮,就是因為我們認為眼前所有的待處理的任務都是阻礙我們的「關卡」,非要像馬里奧一樣闖過最終關卡、打敗大boss,才能解救公主抱得美人歸。
有沒有想過,其實這樣的關卡都是「遊戲設置」,是外界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故事線?
比如,社會給我們構建的關卡:KPI、升職加薪、空泛的成功;習慣給我們設置的關卡:按照父母的期望考名牌大學,丈母娘要求有房有車才能提親……
歸根結底,都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設下了心障,要自己按照社會和別人設置的關卡去通關。
所謂「他人即地獄」,所有通關標準都是他人定下的,你怎知自己如何能通關,又怎知通關的獎勵是不是「幸福「呢?
有一個頗荒誕的短片。男主人公大衛,典型的英國半禿大叔,愛好是修剪草坪。
一天,他正和妻子有說有笑地在院子里推著小機器修剪草坪,鄰居居然開著一輛草坪修理車,得瑟地在院子里開來開去。
看到這一切的大衛心裡十分不平衡,跟妻子說自己一定要努力賺錢換一輛更拉風的草坪修理車。
大衛沒日沒夜地賺錢工作,終於買下了那輛草坪修理車,卻發現鄰居換了更大型更拉風的車子,把草坪和灌木叢修剪出各式花樣。
自此,大衛陷入了賺錢換車的循環模式,妻子認為他既不關心自己也不維護家庭,最終與他離婚,將他趕出了房子。
大衛再沒有草坪可以修理了。
擁有 「人類最強大腦」的萊布尼茨告誡後來人:「我們的宇宙,是某種意義上上帝所創造出的最好的一個。」
我無意灌溉雞湯,也無意倡導樂觀主義,只是思考人生的時候經常失敗。
存在主義說人的存在本身沒有意義,而人通過在原有存在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讓自己活得精彩來建構意義。
無關彼岸,也無關關卡,放下外加的這些條件後,獲得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爽。
世界這麼大,你完全可以到處去看看,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去。
你知道幸福的彼岸在哪了嗎?
GIF
LinkedIn「轉折點」音頻訪談第8期對話從北京"逃"到珠海的崔英傑。


TAG:linkedin領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