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四阿哥廣受好評,康熙為何不傳皇位給他,反而選中了雍正?

十四阿哥廣受好評,康熙為何不傳皇位給他,反而選中了雍正?

康熙是歷史上最有能力的皇帝之一,他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年,平定三藩、奪回台灣、收復沙俄邊界,一生立下不好功勛,同時康熙還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之一。

康熙各方面能力都很強,他一共有35個兒子,女兒超過20個,在所有兒子當中,並不缺乏人才,其中康熙十四子最為優秀,他就是愛新覺羅·胤禵(yin ti)。

胤禵的生母是生母為孝恭仁皇后,地位算很高,而且他是清朝有名的武將,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康熙封為西征大將軍,他統帥數十萬大軍西征,保衛西藏和平,在中國歷史上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康熙的兒子太多,所以到底選擇誰作為儲君比較犯難,自古以來立儲都是個重要問題,康熙在糾結的過程中,也暗中考察各個兒子的表現,其中胤禵算是最耀眼的人之一。

由於胤禵未清朝立下的巨大功勞,所以很多人看好他,甚至連胤禵自己都覺得,自己廣受好評,皇位應該非自己莫屬了,可惜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最終讓四哥胤禛奪了皇位。

康熙為什麼選擇了胤禛呢?原來早康熙末期,朝廷已有不少貪污腐敗現象,以康熙的眼光來看,當皇帝不僅僅是在戰場上拼殺,更多的是要會利用政治手段,也就是靈活處理政事。

康熙末期基本沒有什麼外患,內憂才是要解決的重中之重,而胤禛頭腦靈活,他能夠更加當朝出現的問題,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康熙看到他處理政務的能力,覺得他才是一國君主的人才。

再看看老十四胤禵,儘管他打仗十分驍勇,戰功顯赫,不過在當皇帝需要政治才能,而不需要打打殺殺,朝政是暗流涌動的鬥爭,所以康熙覺得胤禵應該在戰場上打拚,不應該在朝堂上。

康熙快要駕崩時,胤禛已經四十歲左右了,據說胤禛之所以能贏得康熙的好感,很大程度來自於自己的兒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康熙第一次看到乾隆,就喜歡得不得了,愛屋及烏就喜歡弘曆的父親胤禛了。

後來雍正果然順利登基繼位,而當初給他造成巨大威脅的老十四就慘了,胤禵被四哥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這一關就關了好多年,直到後來乾隆繼位,才把這位叔叔釋放出來。

可見古代的皇室奪嫡之爭,那都是不見血的戰爭,胤禵雖然在戰場上驍勇,但跟雍正進行內鬥,仍然還是太嫩了點,加上雍正有兒子乾隆「撐腰」,自然就輕易把皇位奪到了。

儘管康熙很喜歡孫子乾隆,但他可能並不知道,乾隆登基之後,竟然成為歷史山最敗家的皇帝,他把爺爺和父親兩代人積累的財富全部敗光,不僅是「坑爹」還是「坑爺」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 的精彩文章:

紙上談兵的趙括,不僅害死40萬趙卒,還毀了父親一世英名
明朝一官員犯下死罪,海瑞讓他立馬燒了自家後院,結果被無罪釋放

TAG:小邦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