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兆申:積極用藥 實現消化道腫瘤早防早治

李兆申:積極用藥 實現消化道腫瘤早防早治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在做客新華網「聚焦中國醫療衛生髮展」系列訪談時表示,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深入推進,針對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的防治工作將成為消化系統疾病領域未來的「主攻方向」。

李兆申表示,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治療藥物的發展,胃潰瘍、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統良性疾病防治工作已取得「階段性勝利」,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規範化治療,一般不會對生命健康形成太大威脅。然而,一些消化道惡性疾病,如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現已成為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導致嚴重的疾病負擔和社會經濟負擔。

如何實現消化道腫瘤早防早治?他認為,首先應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呼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煙限酒、堅持鍛煉、保持良好心態、定期體檢等。在這方面,可以由大醫生、大專家牽頭,組織醫療機構、媒體、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的健康科普活動。「患者如果在早期發現反酸、燒心等癥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如果必要的話可以使用PPI類藥物。此外,導致胃癌的一個因素是Hp感染,也是幽門螺桿菌感染。PPI類藥物可以協助抗菌素來殺滅Hp,預防胃癌的發生。」他說。

其次,要實現預防工作「重心下移」和「關口前移」。他建議,一些可負擔的早期普查和精查手段應深入社區、基層,讓消化道癌症高危人群能夠得到及時篩查和早期發現,實現早診斷、早預防。據介紹,目前,首批消化道腫瘤防治中心已在無錫啟動試點工作,通過共建醫聯體模式,推動當地建立規範的早期胃癌篩查和診療體系,如果該模式未來向全國推廣,將有望進一步提升我國消化道腫瘤防治水平。

第三,推進消化道癌症防治領域的科技創新,促進醫學成果轉化推廣。李兆申舉例,在消化道疾病篩查診斷方面,膠囊內鏡可以減輕檢查痛苦,提高患者就診率。「有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我們就能實現癌症的早期診療,不需要開腹、開胸就能把病灶切除掉。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還能實現遠程醫療,患者即使居所偏僻也能得到一線城市知名專家的治療,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繼續努力的方向。」李兆申強調,創新沒有止境,相信今後在消化道癌症防治領域還會看到更多創新藥物和設備的誕生,助力國人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中國抗腫瘤創新藥物臨床研究成果「登陸」頂尖醫學期刊
67歲老太患癌多年,卻靠廚房一物抵制腫瘤,醫生見了也點頭稱讚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