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市是高風險選擇

上市是高風險選擇

來源於:沃頓集團 羅蔚

近段時間算是港股IPO高潮,7月12日一天里有8家公司在港交所敲鐘上市,這天是港交所歷史上第一次銅鑼不夠用。有報告說,2018年全香港會有180隻新股上市,融資規模達1600—1900億港幣。在外人看來,上市公司CEO和創始人在這一刻必然到達了事業巔峰,享受無窮無盡的金錢和榮譽。實際上,很多上市公司創始人在接受採訪時都會說「這只是剛剛開始」。這絕對不是一句客套話,公司上市其實是一個高風險的選擇。

公司上市意味著站上了一個更大的舞台。上市融資將為企業帶來什麼好處?你可以接觸到龐大的資本市場,有利於公司未來的發展。但是,成為上市公司以後,企業將面臨更高的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特別是一些敏感行業,比如食品和醫藥行業,很可能因為上市公司的身份,一次公關危機就能讓公司陷入倒閉的險境。比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某家乳業公司股價幾天內暴跌近60%,股價暴跌的同時還要面臨產品滯銷和經銷商退貨,所有壞的事情都會一起過來。股民、供應商、客戶、經銷商、投資機構、媒體一涌而上,無論是多好的企業都可能在那一刻出現擠兌的風險。另一個經典案例就是2008年的雷曼兄弟,過百年的企業在一次危機面前說沒就沒了。最近A股某些醫藥公司就面臨這樣的危機。

上市既是資本放大的槓桿,同時也是風險放大的槓桿。無數歷史案例告訴我們,雷軍在小米上市後說的「上市只是開始」絕對不是一句客套話。大家想想,過去這麼多年,數千家的上市企業或互聯網明星公司,真正能發展成為騰訊這種規模的公司也不過是數十家。對於創業者,獲得資本要保持務實的心態繼續向前,對於投資者,也要分清哪些是優質和有價值的上市企業,不能掉以輕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財沃頓 的精彩文章:

中日:22比6,中國與日本的綜合實力對比
小米公司值多少錢

TAG:中財沃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