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海——築起自己的黃金時代

黃海——築起自己的黃金時代

嗨呀!好久不見,今天阿hu和大夢來跟大家介紹一位海報設計大師——黃海

黃海,75後,曾在奧美任職五年,07年入職遠山文化,歷任首席設計師、美術總監和創意總監。在遠山,他開始設計電影海報,第一套作品是姜文《太陽照常升起》。12年創立竹也文化。現在他是中國電影海報界的領軍人物,業內報價最高。他的作品代表中國原創力量,揚威國際。

先來看看他為《太陽照常升起》製作的海報吧——

《太陽照常升起》紅底黑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不自覺感到肅穆甚至有一絲神秘。周韻行走在其中,前後都籠罩在紅色之下,暗示了日子還得一天天無止境的過,一雙鞋早已沒了,可還得繼續往前走。

繡花鞋掛在了一旁的樹枝上,這個意象也體現出了「野」氣,對於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來說,第一眼看到這張海報,最直接的感受是「向前走」和代表希望的紅色,熱烈卻柔和、不刺眼。人和身後的英文字母融合地很好,在視覺上人更加突出,但也不會讓人忽略英文的表達。

第53屆金馬影展的海報也是出自他手——

他以楊德昌榮獲金馬獎最佳影片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為靈感,以男主角拿手電筒探照暗處的身影作為海報的主要元素,除了向經典致敬,也帶出「電影之光:回看來時,照亮前行」的期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問世四分之一個世紀,並透過數字修復得以"重生",這幅海報既是回望初衷,也表達了電影行業不斷前進的堅定,電影之光,永不熄滅。

接下來不得不提的就是電影《黃金時代》的海報了——

《黃金時代》講述作家蕭紅傳奇的一生。她的青春,她的經歷以及所守著的內心世界都凝聚在一滴滴墨水中,她在文字世界裡譜寫了自己的黃金時代,而她也成為了那個時代被遺落卻不會暗淡的黃金。

海報中最凸顯的就是「黃金時代」這幾個字,金光閃閃,古樸堅定。蕭紅在白紙黑墨上行走,而那個時代似乎風雨飄搖,墨跡恣意揮灑,緊扣「文人」的主題。

人物群像海報的背景也別具一格,由撇、捺、勾、豎折等等筆畫構成,而人物的動作、神態也隱約透露出性格特點並且與背景不割裂,進行了互動。

畫面靜謐、文雅,「羽毛」這個意象佔據了畫面中心,那個年代的人命運似乎如羽毛飄搖不定,但——羽毛卻是最自由的,「一切都是 自由的。」

美國版海報,金色筆尖中,一個小人的剪影孑立一身,孤對傲梅。旁人看來簡單的近乎蕭條的廢鐵般人生,靈魂卻豐裕如黃金,這就是那代文人在炮火和磨難中鍛出的一抹金色。

《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海報——

「大歷史,小工匠」,每一個文物的開裂、破損之處都有一個小小的工匠在修復,他們與文物融為一體,這樣的創意,讓人驚嘆。一件文物的展出,我們也許不知道它的修復者是誰,但我們無法忘記那件文物修復完整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驚艷與震撼,而這些海報則勾起我們對於修理師的記憶,不由心生敬意。

文字的顏色配合畫面做出調整,十分和諧。

色彩純度不高的松石綠,古色古香,「大紅大綠」的搭配卻完全不讓人覺得土氣。

他的海報帶著濃濃的「中國風」——

「盔甲」與「紅唇」的極簡搭配,驚艷又有突出的對比,主題不言而喻。

水墨和人物的結合自然、瀟洒,留白部分的文字突出卻不刺眼。

第一張海報突出了方向「向下」、還有文字,黑白對比十分明顯,白色部分有淡淡的墨痕一般的太陽和山峰,而山是主體部分,由黑色的濃墨潑灑而成,突出道家自由、率性的特點。

第二張海報巧妙結合了「葫蘆」和「山洞」,明暗對比突出,山洞的輪廓是葫蘆的形狀,「葫蘆」中裝下的是青山綠水、仙鶴仙山,而「葫蘆」這一意象本就貼近「道士」。

他的風格當然也不是只有中國風,還有各種各樣的風格,他的海報和那些明星大臉海報不同,更加突出故事本身和角色本身,創意奇妙而大膽,讓中國的海報有國際風範。

這次的介紹就先告一段落啦,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多多關注他的作品哦~我們下期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枚日 的精彩文章:

四季影單:夏風陣陣—七月院線期待

TAG:枚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