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有多複雜繪畫就有多簡單

世界有多複雜繪畫就有多簡單

保持童心,

不是拒絕生長。

胡安·米羅

Joan Miró

(1893.4.20~1983.12.25)

西班牙畫家

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

與畢加索、達利齊名的

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

他以同時描繪輕鬆虛幻的世界

和孤獨不安的世界的超現實主義作品成名

奇異的形狀、半抽象形式和明亮的原色

是他作品的特點

米羅從小對大自然的風景非常熱愛

畫畫對於安靜及敏感的小米羅來說

似乎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工作

早年接觸過許多前衛藝術家

如梵高、馬蒂斯、畢加索、盧梭等人的作品

也嘗試過野獸派、立體派、達達派的表現手法

逐步形成了屬於自己的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

當然,這成功還得益於

他家鄉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文化藝術傳統

尤其是受到二維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民間藝術

以及羅馬式教堂的壁畫的影響

米羅的藝術是自由而抒情的

他的畫中往往沒有什麼明確具體的形

而只有一些線條、一些形的胚胎

一些類似於兒童塗鴉期的偶得形狀

顏色非常簡單,紅、黃、綠、藍、黑、白

在畫面上被平塗成一個個的色塊

看起來,這些畫自由、輕快、無拘無束

但是,如果你認為它們是漫不經心一蹴而就的

那你就錯了

它們其實是藝術家自由幻想

和深思熟慮相結合的結果

他是超現實主義的另一種風格

作品主題來源於記憶和夢境

即有機的超現實主義

帶有怪異和幽默的特徵

包括扭曲的形體和古怪的幾何結構

他企圖要毀滅理性和邏輯的主宰

把無意識的衝力從中解放出來

探測視覺世界的奧秘

米羅後來把形體和結構抽象為點

線和爆發的色彩

米羅的作品是令人愉快的

其畫面洋溢著自由天真的氣息

往往人見人愛

米羅藝術的卓越之處

並不在於他的肖像畫或繪畫結構

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

另一個卓越之處就是

米羅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動

他的有機物和野獸

甚至他那無生命的物體

都有一種熱情的活力

使我們覺得比我們日常所見更為真實

《哈里昆的狂歡》

是第一幅超現實主義的圖畫:

在一個奇特的空間逆轉感

室內舉行著狂熱的集會

只有人類是悲哀的

那人帶有頗為風雅的鬍子

叼著長桿的煙斗

憂傷地凝視著觀者

圍繞著他的是各種各樣的

野獸、小動物、有機物

全都十分快活

沒有什麼特別的象徵意義

畫家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形象

1 9 2 8

米羅參觀了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他從那裡帶回去兩張畫作明信片:荷蘭黃金時代畫家亨德里克·馬滕松·索赫(Hendrick Martenszoon Sorgh)的「魯特琴演奏者」(1661)和荷蘭繪畫大師揚·斯坦(Jan Steen)的「舞蹈課」(約1660-1679)。

非常有意思的是,米羅對這兩幅荷蘭室內畫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後創作了三幅自己的「荷蘭的室內(Interiores holandeses)」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

米羅不能回到他的故土西班牙

他動身去巴黎,在挪威附近的瓦蘭吉維利

一個詩意迷人的地方住了下來

那裡的景色和自由飛翔的鳥兒感染了他

畫家完成了

《星座》

組畫

公雞

農夫和他的妻子

雙人

艾蒂斯·莫伊

公主家的勢利小人

夏天是「L」

烏布王(King烏布王烏布)from組曲

願身處塵囂的你,

能夠在心底的某個角落,

為自己保留一個童心的位置,

依舊可以像小時候無畏的自己一樣。

帶上盔甲,披上戰袍,

迎著漫天的黃沙,

不理會世俗的煩惱和喧囂,

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

本文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堂物語 的精彩文章:

TAG:明堂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