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比兒子楊廣更暴虐?毒害兄弟、誅殺功臣、逼死兒子
公元581年,楊堅接受北周皇帝的禪讓,登基稱帝,建立隋朝。建國後,在軍事上楊堅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並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在內政方面他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
編輯
楊堅的豐功偉績與其子隋煬帝楊廣的敗國滅家之舉形成鮮明對比,為後世不斷的稱頌,但是按照《隋書》的記載,楊堅除了雄才大略、恢弘威武以外,在性格方面更多的是猜忌、殘暴,有的地方,甚至超過了兒子楊廣。
楊廣的罪過,後世大概總結為好大喜功、驕奢淫逸,由此而導天下疲敝、百姓流離、寰宇分崩。而楊堅的不好則體現在對人的態度上,治國方面絕無缺陷。
編輯
對待兄弟:
楊堅兄弟五人,他是老大,二弟、三弟是他的同母弟弟,可是並沒有多麼親近。二弟楊整早亡,三弟楊瓚於楊堅稱帝前害怕其篡位未成而株連同宗,因此曾數次陰謀圖害楊堅。隋文帝受禪後於開皇元年(581年)二月辛未封楊瓚為滕王,但是一直過著被軟禁的生活。開皇十一年(591年),楊瓚在栗園伴隨隋文帝時暴薨,據說是被楊堅毒死。
編輯
對待功臣:
楊堅之所以能夠做皇帝,功勞最大的要數劉昉、鄭譯、梁士彥、宇文忻等出力頗多,尤其是劉昉、鄭譯二人,如果不是他們矯召讓楊堅做輔政大臣,天下大事如何還未可知呢。但楊堅做了皇帝後出於猜疑和忌憚,劉昉、梁士彥、宇文忻等均被閑置,後來涉及謀反全數被殺,鄭譯也外放做官,沒能得到應有的「酬勞」。
編輯
對待兒子:
楊堅一共五個兒子,都是與獨孤皇后所生,可能楊堅就是對獨孤皇后愛情彌篤吧,對兒子似乎都不那麼上心。太子楊勇因為皇后和大臣的諫言而被廢為庶民;三子楊俊因為奢侈胡為、違反制度被楊堅看守於京城,後來抑鬱而終,楊堅竟然一點都不悲傷;四子楊秀也因為殘暴被剝奪官爵貶為庶民,軟禁於內侍省;五子楊諒算是唯一沒有被楊堅懲處的,但最後造反被楊廣貶為了庶人。
編輯
從以上楊堅猜忌兄弟、誅殺功臣、逼死兒子的行為來看,他的暴虐程度可是比楊廣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楊廣的性格,不正是隨了楊堅么?
不過這些記載都是《隋書》中的摘錄,《隋書》是魏徵等人奉命編纂的,內容多有對隋朝君臣的貶低,也許很多事情都有內幕
不過即便楊堅真是如此,以他對天下的貢獻,還是把這些個人性格缺陷都比下去了,能為天下蒼生謀福利,已經很好,怎麼可以苛求他要有完美的人格呢?


TAG:以實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