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能搭乘短視頻的風口?

誰能搭乘短視頻的風口?

7月底,在國家網信辦等五部門聯合開展的網路短視頻行業集中整治行動中,19家網路短視頻平台因格調低下、價值導向偏離、低俗惡搞和盜版侵權等問題被勒令整頓,其中不乏有有較高用戶知名度的「嗶哩嗶哩」「秒拍」「56視頻」等。

人人都愛短視頻。根據國內權威數據研究機構Quest 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半年大報告》,2018年上半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整體發展增速放緩,在移動互聯網整體用戶增長收窄的情況下,短視頻行業在2018年上半年凈增了9000萬用戶,當前短視頻月活躍用戶已突破5億。在我國移動互聯網11億用戶的基礎總量下,每2個互聯網用戶中就有1人在使用短視頻App。

自2017年直播行業經歷大洗牌後,短視頻行業迅速崛起,進入2018年後,由於BAT巨頭們的湧入以及資本市場的熱度,行業格局不斷變化。然而,伴隨一路的狂飆突進,行業亂象也逐漸凸顯,加強監管和治理迫在眉睫。

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有望超350億

「你每天都刷抖音嗎?」地鐵上,記者問一位正在刷抖音的小姑娘。「對,每天至少一個小時。」這位小姑娘告訴《中國報道》記者,現在手機流量包月很便宜,所以不用像以前那樣擔心流量問題,看短視頻方便打發等車、坐車等零碎時間。而且現在短視頻內容豐富,可以看搞笑的,也可以看美食的、美妝的等等。「我現在有空時候也會自己製作一些短視頻,然後上傳。」

談及短視頻吸引用戶的主要原因,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在需求端,短視頻滿足了信息碎片化時代用戶的視聽需求;在供給端,不少短視頻平台依據演算法推薦給用戶喜好的內容,並調動其拍攝、上傳的積極性,從而豐富了平台內容。

除了用戶的追捧,進入2018年以來,資本市場和各大互聯網公司也開始追逐短視頻。一方面,各大短視頻平台融資消息不斷,另一方面,各大互聯網公司發力短視頻的消息也不絕於耳。

「北快手南抖音」成為今年春節以來人們描述短視頻新格局的「江湖」說法。截至今年6月,抖音宣布日活用戶破1.5億,反超快手的1.2億日活。

在快手和抖音爭搶行業霸主地位的同時,騰訊、百度、阿里、新浪、網易、360等巨頭紛紛湧入。除此之外,直播巨頭映客也增加了短視頻業務,且發展現狀良好,已成為映客式社交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資本的支持。自進入爆發期,短視頻相關創業領域的融資規模已達到53.7億元。今年上半年,短視頻行業的投資依舊火熱,其中,僅4月份就有7起融資,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起融資案例。

行業競爭加劇 平台突圍不易

前兩年,互聯網巨頭主要通過投資布局短視頻,今年則紛紛推出自家的短視頻APP來搶佔用戶和流量。這其中以騰訊和今日頭條之間爭鬥的火藥味最濃。除了這兩個巨頭,百度也在今年上線了Nani和全民小視頻,阿里除了已有的土豆和淘寶短視頻之外,5月還被曝出將推出獨客短視頻APP,旗下釘釘也傳出將入局短視頻的消息。短視頻領域競爭之激烈由此可見。巨頭本身的流量和資金實力給短視頻行業帶來了新的變數。

事實上,短視頻真正火爆不過一兩年,用戶黏性還未牢固,因此,各平台對用戶的爭奪戰一直在繼續。

「我們想做一款能帶給用戶『美好感』的產品,圍繞營造『美好感』,抖音在全屏、音樂、濾鏡和拍攝體驗這四點上做了很多優化和突破,希望以此吸引用戶。」抖音相關負責人說。

「映客在爭奪目標人群上從未鬆懈。」映客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報道》記者,「映客最根本的做法是開發更多玩法及功能和新的獨立應用,用以鞏固一二線城市用戶,進一步滲透中國三四線用戶。映客通過計劃投資數據傳輸、擴增實境及其他技術,為用戶提供一流的移動端直播和實時互動體驗。」

除了技術實力,平台長遠發展的關鍵離不開優質的內容和強大的變現能力。然而,內容永遠無法速成。為了在內容上建成自己的護城河,各平台紛紛開出了優厚的補貼。補貼吸引到大批聞風而動的淘金者,但真正具備優質內容製作能力的短視頻達人與機構,目前的補貼力度不足以打動他們。在他們眼裡,平台流量分發、產品及運營創新能力才是他們考量的重要標準。

因此,在新玩家不斷加碼短視頻的同時,抖音、快手等成熟的短視頻巨頭開始拓寬玩法,走向更廣闊的變現道路。

日前,快手宣布與友贊合作,上線「快手小店」,每個主播均可開啟自己的小店,在短視頻、直播等場景中,引導粉絲在快手APP內直接進入友贊商家店鋪購物。

抖音則一直在各個領域加強和社會各界的合作。目前已與西安市以及正定縣達成了城市合作,後續大量的城市合作在推進中。政府層面,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開始通過抖音傳遞中國好聲音,目前已有超過700個政務號入駐了抖音。

監管風暴下,企業自律是關鍵

短視頻圈裡流傳著一句話:誰佔有流量,誰就掌握主動權。內容意味著流量,流量就意味著利益。資本的融入自然也要求回報。在資本的推動下,一些平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准入門檻和內容審核上降低要求,對一些低俗內容採取默許甚至縱容的態度。

早在此次19家短視頻平台被勒令整頓之前,今年4月初,央視《新聞1+1》欄目披露,快手、火山小視頻平台上出現了「未成年媽媽」等涉未成年人的低俗內容,引發社會廣泛關注。5月,暴走漫畫惡搞英雄烈士的行為引爆了新一輪監管,暴走漫畫被立案查處。6月,抖音因在搜狗搜索引擎投放的廣告中出現侮辱英烈內容問題被兩次約談,並暫停廣告業務……

在行業亂象不斷爆發之際,行業監管也逐漸加緊。

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落地,相關平台也開始了整改。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行業要正式告別野蠻生長而進入合規健康發展階段,企業自律是關鍵。

抖音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報道》記者,當前,抖音對內容採取機器審核與人工審核相結合的方式,所有視頻都必須過審。在審核標準上,不僅是嚴格執行符合國家監管部門制定要求的標準,從嚴控制違法內容上傳和放出,同時按照積極正向的三觀及社會責任、公序良俗角度制定審核標準。

經濟學者宋清輝認為,短視頻平台曝出涉黃、低俗化等內容,最終透支的是短視頻行業的整體利益。因此,平台自身應做好審核和把關,而不是把責任推給所謂的機器演算法或機器推薦。

采寫:《中國報道》記者 張利娟

責編:蕾西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西溪洪園「漁夫之旅」:體驗原生態的漁民生活
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春風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