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騙子的最高境界
來源:LCA
ID:L-Contemporary-Art
一位藝術騙子的「救國之路」
1947 年,荷蘭的一份報紙曾向全國做過一次調查——在我們的國家,你最喜歡誰?
那時,二戰剛結束兩年,代表國家未來的新首相位列第一,象徵國家傳統精神的王子排第三。那麼,第二是誰?
這是一個讓人驚訝的排序,因為第二名是一位名叫漢·范·米格倫( Han van Meegeren )的藝術騙子,他被稱為「贗品大師」,曾因叛國罪被捕,卻又因為仿製名作而成為了人人喜歡的民族英雄。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米爾 海牙莫里茨皇家博物館收藏
約翰內斯·維米爾( Johannes Vermeer )是與倫勃朗、哈爾斯齊名的荷蘭三大繪畫大師,他的作品不同於倫勃朗的雄厚博大,也異於哈爾斯那樣的豪放不羈,維米爾著力於從平凡普通的生活場面中發掘詩意,總能以樸實真摯的畫筆打動人心。
他生活的時代早於「贗品大師」米格倫近三個世紀,同很多藝術大師的命運相似,維米爾生前雖有一點名氣,最終卻一貧如洗、負債纍纍,在他正要迎來創作的黃金期時,又在 43 歲的年紀猝然離世。
《倒牛奶的女傭》 維米爾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收藏
維米爾的作品不多,目前為止共 34 幅為真跡,但在 20 世紀前半葉,被鑒定為維米爾的作品數量是 50 多幅,顯然,十幾幅是偽作,它們大多來自米格倫的仿製。
米格倫原名是亨利斯特·安托尼烏斯,早年曾在維米爾的故鄉代爾夫特城學習建築設計,不過他最愛的還是繪畫。
第一次婚姻後,米格倫走上了職業畫家的道路。最初,他把自己創作的幾幅畫拿到海牙去展覽,博得了一些收藏家的青睞,但野心勃勃的米格倫對這樣的成績並不滿足。幾年後,他來到法國的藍色海岸隱居,開始他的新計劃——製作古畫的贗品,在謀取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還能愚弄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最知名的專家們。
《小街》 維米爾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收藏
更重要的,也是區別於其他贗品製作者的是,米格倫善於揣測並迎合藝術史學家的意圖。
契機出現在 1935 年,著名藝術史學家亞伯拉罕·布雷德休斯在荷蘭被人稱作藝術界的「教皇」,他很有權威,而且自命不凡,常常傲慢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公眾,在不掌握任何證據的前提下,「教皇」推測維米爾曾去過義大利(事實上,至今沒有證據表明維米爾出過國),並很有可能在那裡學習過卡拉瓦喬的繪畫,而且創作過很多歷史畫,只不過人們不知道這些畫罷了。
《以馬忤斯的耶穌與門徒》 米格倫(仿維米爾) 1936 年 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收藏
1937 年,一位律師聯繫上「教皇」,聲稱代表一位荷蘭人想請他為《以馬忤斯的耶穌與門徒》做鑒定。當「教皇」看到這幅畫時,他非常吃驚,而且對自己那神奇的直覺更是洋洋得意,滿懷著這種新發現的激動心情,他在久負盛名的《伯靈頓雜誌》上撰寫了一篇文章:
既不用看那個漂亮的簽名,也不用看基督降福過的麵包上的斑點,就足以證明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幅畫,我敢說,這正是代爾夫特的約翰內斯·維米爾。
《以馬忤斯的耶穌與門徒》 卡拉瓦喬 1606 年 米蘭布雷拉美術館收藏
在「教皇」的鼓動下,倫勃朗基金會以及一些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出錢,將這幅畫以 30 萬美元的價格買進,並送到了荷蘭的波伊曼博物館裡展出。在 1943 年整個夏季里,這幅油畫吸引了無數維米爾的粉絲們駐足觀看。
《戴珍珠項鏈的女人》 維米爾 柏林畫廊
在米格倫仿製維米爾作品的鼎盛期,他在歐洲各地擁有 52 棟房子和 15 棟別墅。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米格倫沒有停止「創作」。甚至在戰爭期間,他的一幅維米爾的偽作還以 160 萬荷蘭盾的價格賣了出去,成為當時藝術市場上成交價格最高的一件作品。
1945 年,美軍上尉在鹽礦里發現維米爾作品《繪畫藝術》及米格倫仿製作品
《繪畫藝術》 維米爾 維也納歷史博物館收藏(背對著的就是維米爾本人)
維米爾的作品在荷蘭視為國寶,鑒於此事的嚴重程度,調查迅速展開,所有的證據都將最終源頭指向了米格倫,他很快被逮捕入獄,並被控告犯有通敵罪。這個罪名將會使他面臨死刑的判決,於是在被關押兩個星期之後,他把事情的原委都說了出來。
他承認《基督與罪女》並不是維米爾的作品,而是他仿製的贗品,此外還有其他五幅維米爾的畫也是他繪製的贗品。
1947 年,米格倫坐在被告席上,身後是他仿製的維米爾的作品
為了確認他的說法,同時也為了防止有人說三道四,荷蘭政府決定做一番檢驗——在獄警的監視下,要求米格倫畫一幅可以證明他的繪畫水平的作品。顯然,他最終證明了自己。
荷蘭政府為了保存顏面,在 1947 年,以偽造罪而非通敵罪判米格倫入獄 1 年,不幸的是,米格倫因心臟病發作在獄中去世。
但他「拯救國寶」的事迹卻在民眾間廣為流傳,最後成為了「民族英雄」。
《花邊女工》 維米爾 巴黎盧浮宮收藏
幾十年過去了,米格倫已被人漸漸淡忘,而一生都居住在代爾夫特城的 300 多年前的維米爾越來越閃耀——
他總是畫著那些被人忽略的景觀和人,他並沒有選擇一個特別的日子,天空既不是特別陰暗又不是特別晴朗,沒有特殊的事情發生,周圍也沒有名人出現。他的作品傳達給我們一個至關重要的信念:
學會欣賞平凡的人,平凡的日子和平凡的事情。
機構合作、廣告刊登、項目合作請聯繫


※年度大展重磅來襲!
※陳丹青:世人笑他太狂傲,他卻笑答「我本就不是好人」
TAG:文藝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