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ofo 在滴滴面前最後的倔強

ofo 在滴滴面前最後的倔強

合,用戶苦;不合,用戶亦苦?

北京八月的天氣,和小黃車的黃,一樣的燥熱。而這幾天,相信「終有一天,ofo會和Google一樣,影響世界」的小黃車90後創始人戴威,即便性格再沉穩,想必也壓力重重。


ofo將被滴滴收購,到底是不是風聲鶴唳?

近日,網上不斷有傳聞稱,ofo和滴滴正在就合併一事談判。

微博也在熱議,ofo和滴滴或將談判的傳聞,甚至還稱「收購價格一再降低」。

不過,很快ofo就在官方雙微,發布了同樣內容的《聲明》。

ofo在聲明中稱,「『ofo和滴滴談判已經接近尾聲』的相關內容......類似言論皆為不實」。

事實上,ofo和滴滴之間的疑似不愉快,從年初就已經甚囂塵上了。

今年1月6日,微信公眾號「中國企業家雜誌」發文《獨家 | ofo滴滴宮斗故事裡,阿里扮演了什麼角色?》稱:

「滴滴系作為大股東,一度嘗試主導摩拜、ofo合併,試圖將共享單車納入滴滴的出行大生態版圖,遭到了摩拜、ofo的合力抵制,隨後ofo與滴滴之間出現裂痕。

滴滴想要賣掉ofo的股份,自己做共享單車,並且併購了小藍,ofo不得不緊急尋找接盤俠,希望阿里這名『白衣騎士』出手挽救......

在雙方大股東提出的合併方案中,究竟由誰來掌管這家新公司呢?既不是ofo,也不是摩拜,而是由滴滴來主導,把兩家創始人都踢出去。

合併以後,如果控盤,滴滴就會變成全世界最大的出行集團......滴滴背後是騰訊,合併後也可以獲得騰訊更多的流量支持......

滴滴想退出,賣掉在ofo裡面的股份,退出的意思就是威脅,『要不管理層你把我股份買走,你找得到錢來嗎?』,市場能出得起這個錢的,確實沒幾家,所以ofo找到了阿里。」

而後來的事實就是,ofo並沒有和摩拜合併,但確實從阿里那裡薅到了救命稻草。

據鳳凰網消息,今年1月,ofo完成了阿里主導的10億美元融資,未來有可能進軍共享汽車領域。

關於此事,ofo還曾在官方微信上發過推送。

(4月1日,ofo官方微信公眾號之一「ofo小黃車騎聞」 的推送《ofo小黃車宣布進軍無人駕駛領域》)

不過,目前來看,並沒有公開信息顯示,ofo的無人駕駛業務進展幾何。

也是在1月,騰訊《一線》報道稱,「一位接近ofo內部人士透露,從本周開始,ofo公司賬戶上的可用資金僅剩下不到6億人民幣,若按照ofo每月4-5億元的人員工資和運維等支出、以及持續流出的押金計算,ofo手上的現金僅能支撐一個月」。

該報道還提及,「ofo目前的訂單較峰值跌去六成」。而ofo稱這是誹謗,還稱將起訴騰訊。而騰訊則回應,「指責我們同時拿出證據」。

最近,也有報道稱,滴滴客戶端的ofo入口,已經不可使用。

澎湃新聞記者就此事採訪滴滴,滴滴回應稱,出現這種情況,並不代表滴滴下架了ofo入口,而是用戶操作不當。

對此,從昨日消息來看,滴滴ofo均否認了這件事。

眼見的事實:ofo目前道阻且長

不管ofo如何否認傳聞、如何聲稱黑公關害人不淺,ofo目前的發展不容樂觀,就像禿子頭上的一顆明擺著的虱子。

新浪財經稱,ofo由於半年未支付智能鎖通信服務費,對應服務商將要掐斷所服務的小黃車上的智能鎖信號。

對此,ofo的回應是,「已有解決方案」。

在押金方面,當下ofo和摩拜不同便是,後者前不久剛剛宣布免押金,ofo卻在6月中旬,取消了信用免押金。

用戶要購買95元的「福利包」,才可以享受全國免押騎行服務;要麼就是直接繳納199元押金,才能騎車。

據5月17日,微信公眾號"騰訊財經"的文章《OFO滴滴徹底談崩? 戴威要繼續做獨行俠》中稱:

「身處是非中心的ofo小黃車註定不平靜。先是去年(CSDN註:2017年)有用戶反映稱,想退款裡面的押金卻一直退不出來,並且,還顯示是用戶「賬戶異常」。給客服打電話多次,客服一直說3天以內退,結果10天過去了還是沒有退。此外,共享單車的盈利問題一直被外界關注。

去年4月19日,ofo創始人戴威還公開表示,ofo目前每日收入近千萬元,收入全部來自分時租賃的租金,明年將實現全面盈利。

這裡說的明年是指2018年,可是按照現在的節奏,2018年已經過去近半,對於盈利好像還沒有任何性的實質進展,據知情人士透露,戴威在周一的會議上還發起了一項名為「勝利」的項目——當ofo的利潤達到1元人民幣時,該項目將取得成功......」

此外,最近頻現ofo退出海外市場、或縮減海外業務的新聞。

而ofo官網中的「全球化」欄目的新聞,也停留在今年1月25日,「進入韓國釜山 開啟全球第21國」的更新中。

今年3月的E+輪融資,更加突出ofo的不樂觀

ofo最近的一次融資,是在今年3月,融到了8.66億美元,投資方中比較搶眼的,有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而阿里系,確實一直在ofo的整個融資歷史中,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不同於以往融資的是,這次用的是股權加債權並行的融資方式,坊間普遍傳聞債權佔比很大。

之所以這樣做,也因為今年2月,ofo曾兩次把其資產、也就是小黃車們,作為抵押物,換取了阿里共計17.66億元的融資。

(ofo融資歷史,來源天眼查)

值得玩味的是,昨日晚間,騰訊財經報道,阿里披露了對於ofo的投資情況:截止今年3月31日,阿里完成對ofo3.43億美元的投資,手持股權約12%,由此計算,ofo當時至少估值28億美元。

而此次談判傳聞中的另一主角——滴滴,則被阿里持有約5%的股權。也就是說,阿里是ofo和滴滴的共同股東。

滴滴對於ofo的入股和人員參與

不過,滴滴也是ofo的股東,曾分別參與ofo融資中的C、D、 E輪。而滴滴也曾在入股ofo後,派駐滴滴系高管進入ofo。

從ofo在天眼查上的、最新ofo核心團隊信息來看,除了戴威、張巳丁、薛鼎、於信等四人,均為ofo五人創始成員之外。

其餘成員中的COO張嚴琪,曾任中國優步北區西區總經理;執行總裁付強,是原滴滴高級副總裁。

而優步中國和滴滴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合併。

(ofo當前的核心團隊,來源天眼查)

「滴滴和ofo雙方的矛盾的確存在,在ofo現在的架構里,滴滴系一度搶奪了戴威的話語權,且希望ofo和摩拜合併。摩拜和ofo雙方的投資人也在鼓吹合併,但摩拜方的多數投資人反對合併。而ofo和摩拜確實談過合併,但是因為雙方都排斥合併方案,現在雙方的合併絕無任何可能性。

儘管ofo公關曾表示和滴滴方面一切正常。但種種跡象表明,雙方關係的確產生了微妙變化,就算未達到決裂,也已貌合神離漸行漸遠。」

摩拜被美團收購後,ofo踽踽獨行?

摩拜和ofo,倒是沒有合併,反而是摩拜,最先走上了被收購之路。今年6月,摩拜以27億美元的身價,被美團買走,而美團背後,則站著騰訊,目前騰訊是美團的最大股東,占股20.14%。

正如摩拜聯合創始人王曉峰所說:「在中國創業,始終繞不開巨頭」、「胳膊擰不過大腿」。


在美團收購摩拜後,微信公眾號「首席營銷官」署名為李東陽的文章《戰滴滴、收摩拜,美團要做估值3600億的巨頭!》中曾提到:

「這不,滴滴剛剛已經同意阿里以債轉股的形式進一步加大在ofo的股權比重,這可以解讀為面對網約車領域的競爭壓力,不聽話的滴滴開始向阿里爸爸讓步服軟、請求支援的信號。」

戴威曾公開稱「合併動機沒有那麼大」

ofo官網微信公眾號「 ofo小黃車騎聞」,曾於今年3月13日,也就是ofo公布融到E輪資金的當天,轉載過一篇名為經緯創投(ofo投資者之一)原創的採訪文章《融資8.66億美金後,張穎對話戴威,那些你最想知道的事他都回答了》。

在採訪中,戴威在回答張穎的「會不會合併?」的問題時,回答道「我只能說世界上任何事情發生它都是概率的,沒有百分之一百的概率,也沒有百分之零的概率......共享單車的合併是基於其他看到的這些發生,因為其他這些平台是純線上平台,比如說打車司機需要去爭奪,比如說雙方競爭情況下獲取流量成本非常高,導致邊際利潤暴漲,合併才能有盈利預期,所以合併概率比較大......我覺得共享單車行業合併的概率小,合併的動機沒有那麼大。」

(採訪文章截圖,來源公眾號「 ofo小黃車騎聞 」)

對於用戶來講,沒合併就意味著,還可以享受價格紅利,如果ofo摩拜真合併了,就像優步中國和滴滴合併後一樣,要麼補貼減少,要麼費用漲價。

想必還有人記得滴滴快的價格戰的時候,光靠兩者價格戰中的補貼,就坐了好幾個月的免費車。而至於,ofo會不會「嫁給」滴滴,還得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賈躍亭陪許家印考察FF;谷歌或被罰95億歐元|極客頭條
ofo承認異常扣費;抖音又被約談?蘋果將出自家地圖

TAG: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