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人民好醫生跟診記

2017人民好醫生跟診記

陸 崢:精神科的「溫暖醫者」

跟診專家: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精神醫學科主任 陸崢

跟診記者:祁嘉潤

中午飯點剛過,挂號窗口前幾條長長的隊伍,就將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門診大廳擠的滿滿當當。三樓西側,精神醫學科的走廊里人來人往,科室主任陸崢和他的同事們已經開始了一下午的緊張出診工作。

陸崢在精神障礙的早期診斷與干預,尤其在焦慮抑鬱障礙的治療領域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作為科室主任和博士生導師,他還要統籌整個精神醫學科的工作,並承擔繁忙的教學與科研任務。

一下午四個多小時的跟診、跟診間隙短暫的交流,幫助記者勾畫了出一個精神衛生領域擁有好口碑、好醫術的醫者形象。

溫暖盡在細微處

老百姓看病,總願意碰到一位技藝高超、品德高尚的醫生,用醫生自己的話來說,醫術和醫德是一位好醫生的必備素養和不懈追求。好的醫術能消除痛苦,好的醫德則給人溫暖。在精神衛生領域,醫生的醫德似乎有了更高的標準,因為心理疾病的患者,更需要理解與信任,更需要從醫生這裡獲得善意的鼓勵和精神的慰藉。記者在陸崢的診室發現,有時候,溫暖就在不經意的細微處。

開診不久,一位三十多歲的青年人走進診室,一眼看去,精神狀態很不錯。在他和陸崢的一問一答中,記者了解到,這是一位抑鬱症患者,也是一位前來複診的老病號,經過陸崢的治療,目前他的病情穩定,得到很好控制。例行複查結束,青年人拿著開好的藥單起身離開診室,剛走兩步卻被陸崢叫了回來,「家裡邊有小孩吧,這個葯一定要放好,最好鎖起來,別讓小孩子拿到了!」

江蘇的王女士遠道而來,她是代自己的父親問診。王女士的父親今年78歲,患有老年性腦萎縮,之前因出現過幻覺、妄想,掛過陸崢的號。陸崢一面翻看病歷,一面詢問患者的近況。得知王女士父親最近飲食、休息情況不錯,病情沒有複發,陸崢也鬆了一口氣,「目前癥狀控制不錯,好一點就可以少用一點葯。」開藥前,陸崢又特地詢問了患者的醫保情況,「控制病情,葯不要多用,就這兩種就行,在當地有醫保,你就拿回當地去開。」

一位婦女在快要下班時匆匆走進診室,她住在上海郊區,每次看病一來一回,需要花上一天的時間,本次複診,她需要做一項檢查。為了幫助她及時拿到檢查報告單並順利回家,陸崢把開給她的檢查單又要了回來,「我在這上面寫個加急,再蓋上我的名戳,可能會早一點。」送患者出門時,陸崢還不忘再次提醒葯的服用劑量和方法。

患者帶回家的葯會不會被小孩子誤服?開出的葯醫保究竟能報銷多少?看完病能不能趕得上回家?這些從來就不是一個醫生必須考慮的份內之事,陸崢卻把它掛在嘴上、記在心裡。他也總會不厭其煩地向患者講述按劑量吃藥的重要性,「葯的劑量很重要,好多人覺得,你醫生給我個葯,我吃吃,或者像中藥一樣抄抄方子,這是不可以的!要根據情況不斷調整,缺少的得補上,沒必要的要去掉。」

好口碑是傳出來的

陸崢話不多,第一眼看上去有些嚴肅,卻時不時用一句囑託、一份關心溫暖著前來看病的患者。幾乎每一位複診的患者,都表達了對他的感謝,而很多第一次掛陸崢號的患者也對陸崢的好口碑有所耳聞,可謂慕名而來。

劉老太太今年八十了,最近一段時間感到睡眠不好,焦慮、緊張,還伴有恐懼感,她是第一次掛陸崢的號,正問著診,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走進診室,「陸醫生,這是我媽媽,她是第一次來,我之前來過,也是這種情況,就是您給看好的!」她一面和陸崢打招呼,一面向記者講起了自己的治病經歷,「我四十多歲的時候得的這個病,渾身出汗,晚上睡覺被子都濕透了,去了好多地方,最後就是在這兒看好的,陸醫生特別好!」陸崢給劉老太太做了檢查,把藥方遞到她女兒手中,「你母親就用你用的葯,沒問題,但每個人情況又有所不同,不給她開安眠藥了,安全第一,怕摔跤!」送走這對母女,陸崢向記者講起了和這對母女的淵源,「她們是嘉定那一帶的人,她看了病之後,那一個村子,人傳人,好多人都來這裡看病來了。」

劉老太太之後,一位中年大叔走了進來,雖然也是第一次找陸崢看病,但剛進門,他就熱情地和陸崢打起了招呼,「陸醫生好,我是同事介紹來的,他知道了我的情況,說來同濟找陸醫生看看!」陸崢微笑著回應道,「好,那就有什麼情況,真實地和我講講。」這位患者四年前因膽結石做過一次微創手術,從那之後,開始出現煩躁、害怕的狀況,尤其是最近剛剛退休,時常感到孤獨。陸崢分析,這位患者既有抑鬱,又有焦慮,他為這位患者開了兩種葯。「一種是常規葯,每天吃半粒。還有一種你常備著,以備不時之需。」

在陸崢的診室,除了朋友、同事之間口口相傳介紹來的患者,更有很多家庭幾代人都來這裡看病。王大媽今年66歲,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現在病情控制的很好,她的父親今年88歲,在陸崢這裡看了三十二年。「老爺子患有雙相情感障礙,伴有混合性發作,時而情緒高漲,時而狀態低迷。」王大媽介紹。三十二年間,患者和陸崢建立了親密的關係,患者的病情持續穩定,而陸崢也漸漸成長。王大媽臨走前,陸崢不忘提醒,「老爺子儘管現在服用藥種類不多、劑量不大,但一定要堅持服用。」王大媽也不斷表示感謝。

醫生的好口碑不是靠誇海口誇下來的,而是醫生自己扎紮實實看病看出來的,更是患者、家屬口口相傳傳出來的。也正是如此,來陸崢診室看病的患者不僅僅來自醫院所在的普陀區,他們來自上海的各個區,甚至江蘇、浙江、安徽等其他省份。

多科結合,聯合會診

在一下午的跟診中,記者發現,很多患者在出現病症之初,並不能意識到自己是在精神衛生方面出了問題,不少患者都有到其他科室就診但總也不能解決問題的經歷,甚至對個別患者而言,陸崢這裡成了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朱女士今年剛剛四十歲,心臟的不適,困擾了她六七年,來陸崢這裡看病之前,她輾轉各個醫院、科室,就是沒有治好自己的病,最後還是一位醫生提醒她試試精神醫學科,他才來到了陸崢這裡。「從三十二三歲開始,我就總覺得心臟不舒服,有時候難受到不能忍受,覺得這陣兒就過不去了,還半夜三更送醫院搶救過,結果什麼問題都沒有」,朱女士一邊講述,一邊翻出了厚厚一疊檢查報告,有心臟彩超、CT、心電圖、Holter,每一種檢查都有很多份。「我這些年去了很多家醫院,把心臟方面能做的檢查都做了,但沒有一項明確診斷,太急人了!」朱女士的病給自己和家人都帶來了極大影響,「我家裡經濟條件不錯,可這個就是查不出問題,家裡人都開始說我這就是閑的作的。」陸崢聽完朱女士的講述,翻看了她的檢查報告,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心臟有問題,早就發現了!你這是廣泛性焦慮障礙,重度焦慮,根本不是心臟方面的問題,不要緊,很快就會好的,原因找到就好了,藥到病除!」

有一些患者,表現出來的病症很明顯甚至很簡單,但發病的原因卻隱藏很深很複雜。一位三十歲不到的小夥子找到陸崢的時候,精神狀態很不好,據他講述,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都感到焦慮、壓力大,睡眠受到了很大影響,在和陸崢的交談中,他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煩惱,「我和母親的關係很不好,所以當年高考考上了我就沒走,選擇復讀,復讀的時候,壓力特別大。」患者反映,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自己開始感到注意力不集中,並伴有焦慮。「特別是今年過年,我母親給我介紹了對象,我自己並不滿意,可家裡卻給訂了婚。」壓抑多年的母子關係,給這位小夥子帶來了疾病的困擾,為了更慎重、更準確地確定小夥子發病的根源所在,陸崢又問小夥子要了全面的檢查報告,「你可以把單位的體檢報告拿過來,我再查看一下。」

還有很多患者,不僅精神方面受到疾病困擾,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年近八十的魏大媽在表姐的陪同下來看病。她最近發現自己的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也總是不能集中。表姐的女兒曾經在陸崢這裡看過病,效果很不錯,因為懷疑是精神方面的疾病,所以在表姐的建議和陪同下,她找到了陸崢。經過陸崢診斷,魏大媽患上了輕度認知功能損害。「這種疾病發現越早越好,治療越早越有效,有些患者就能夠很好的」。而同時,魏大媽還是一名糖尿病患者,這和發生輕度認知功能損害很可能存在相關。

病患病症各不相同,致病原因更是紛繁複雜,而陸崢還是在長期的臨床、科研過程中,發現了精神醫學領域的一些規律,「我們發現,很多疾病多多少少都會和精神方面產生關係,比如心內科、腫瘤科、神經科、消化科等等,大概80%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情緒問題」。正因為如此,陸崢不但十分認同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所提出的「雙心醫學」,即將精神心理衛生作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在臨床實踐中,致力於聯合會診,第一時間發現其他科室患者可能存在的精神心理障礙,並第一時間進行干預和治療。

下午五點左右,陸崢看完了當天門診的最後一位患者,來不及喝上一口水,說上幾句話,他匆匆收起背包,快步走向樓梯,「今晚我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那邊還要講課,可不能遲到,否則就是教學事故!」出門診時的陸崢,穿著白大褂,他是治病救人的醫生,而此時的他,將拿起教鞭,把高超技藝和這份溫暖一代代傳承下去。

編審 :羅輝

陸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臨床精神科主任。任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副會長等職。獲上海鐵道大學科技成果一等獎、上海市科技成果二、三等獎、鐵道部科技成果二等獎、衛生部科技成果三等獎;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論文40餘篇目前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

專長:各種焦慮障礙、抑鬱症、心身疾病、性心理障礙、疑難精神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出診時間:周一、周三上午(上海市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中心門診);周二下午(上海市同濟醫院專家門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好醫生 的精彩文章:

2015人民好醫生跟診記

TAG:人民好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