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越是默默無名,越是少攀緣,越是好用功

越是默默無名,越是少攀緣,越是好用功

懺雲老法師與緇素四眾一行十多人,於佛七圓滿後上山,請廣欽老和尚開示。

老和尚在客堂對眾說:「世俗人耽於根塵的欲樂中,到頭來難免先樂後苦,而出家修苦行,雖然吃很多苦,但終究是先苦後樂。」

「看經講法,如果自己不實修,還是他人的東西,等於在數他人的家寶,仍然不能脫出生死牢。」

「萬法歸一宗,到最後還是要念阿彌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

「如果要練不倒單,先要從淡泊兩字開始學起,等到衣食住都能無礙,貪嗔痴也都消滅了,這樣子妄念自然消,才能談到禪定功夫。」

「以前的祖師總是安守卑下,不惹人注意,越是默默無名,越是少攀緣,越是好用功,若是心多攀緣,則意根散亂,心多驕滿則易失敗。道業若不成就,也枉費我們來出家。」

「如果我們真為修行,龍天護法自然擁護,自然身心無所畏懼,外物亦不能傷害我們。真正有修行的人,心無種種心,眾生皆樂見,人人皆有緣。」

懺老又問老和尚,他水裡(水裡是地名)的大殿蓋好後,該如何做利生的事?老和尚說:「不必掛礙那麼多,蓋好也是這樣,不蓋好也是這樣,要辦自己的事。我這承天寺也是一樣,蓋好也好,不蓋好也好,我也是這樣,想走也就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藏法門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念佛做功課為什麼要定時定量?
無欲的時候,你就有智能了

TAG:地藏法門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