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數到北,中國什麼地方的羊肉最好吃?
中國人吃羊肉是非常講究的!
沒有一隻羊能逃出中國人的胃
羊肉湯、羊肉粉、羊肉煲
藏書羊肉、紅燒羊肉、手抓羊肉
羊肉串、羊肉面、羊雜湯
烤全羊、羊肉泡饃、羊肉火鍋
……
中國羊肉到底哪家強?
反正,才不是北方人的「專利」
一到冬天,羊肉就坐穩了它的江山!
一年四季,唯有在寒風呼呼、瑟瑟發抖的時節,最是熱鬧。隔著老遠就能看到窗口冒出的蒸騰裊裊,忍不住尋摸著那煙火氣推門進去,喝上一碗羊肉湯,從頭暖到腳,感嘆一句,「活過來了!」
GIF
羊肉在中國人的飲食里有多重要呢?你就看「鮮」這個漢字,羊都佔去了半壁江山!
中國人愛吃羊肉,而且算得上是國人最為推崇的清補食品之一。其性屬溫熱,可溫胃禦寒,尤適冬季食用。
金元名醫李東垣曾指出:「人蔘能補氣,羊肉可補形。」
《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記載:「羊肉暖中補氣,滋營。御風寒,生肌健力。」
羊肉分為山羊肉和綿羊肉兩種。
山羊肉
膻味較重、肉色暗紅
肉質堅實、肌肉纖維細軟
肌肉間夾雜少量脂肪
紅白相間呈大理石紋路
綿羊肉
膻味較輕、 肉色較紅
肉質鬆軟、肌肉纖維較粗
肌肉間無脂肪
外觀與一般畜肉相似
中國哪裡的羊最好吃?
羊肉的吃法不要太多,爆、炒、烤、燒、醬、涮、煲、煮……層出不窮。中國人對於美食的智慧,在羊肉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GIF
講真,中國哪裡的羊都好吃。
但是,到底「帶膻味兒」的好吃,還是「不帶膻味兒」的好吃,恐怕大家能不眠不休吵上三天三夜
北京|涮羊肉和羊蠍子里的生活美學
GIF
涮羊肉應該是老北京人每年冬天的「必吃」之一。必須是銅鍋兒的,講究「端坐銅鍋炭火,清水一盞,蔥姜二三」。
調料嘛,芝麻醬、麻油、腐乳、辣椒油、花椒油、醋、香菜、韭菜花等等,還是走著「講究」二字。
GIF
最重要的,自然是羊肉。先有一道兒「立盤」和「干盤」的檢驗——裝盤後可立盤不掉,羊肉吃完盤裡無血水。
到底是「羊蠍子」,還是「羊羯子」
GIF
羊蠍子是羊的大脊梁骨,從鏡像到尾尖,形如蠍子,便俗稱「羊蠍子」。羊蠍子的脂肪、熱量都很低,蛋白質高,美味營養,是冬日滋補法寶。
GIF
羊蠍子:北京的反骨與腔調
貴州|舌尖上的羊肉粉
GIF
遵義羊肉粉,水城和興義人民不幹了,紛紛表示有(就)話(是)要(不)說(服)。
羊肉粉在貴州其實是隨處可見。在選羊肉上,有著極為嚴格的」考核體系」。貴州人挑山羊,以「顏色」為標準,有著「一黑二黃三花四白」之說。
熬煮高湯時,將羊肉、羊骨、羊雜全部丟入鍋中,煮沸後小火慢熬。
新鮮的羊肉搭配爽滑的米粉,淋上熱氣沸騰的羊湯,再撒上鹽、煳辣椒、跳水泡菜來調味。這羊肉雖說是膻味不算輕,但仍是嚼頭十足。只管吸溜吸溜地嗦上一碗,再將湯喝個底朝天,誰說這不是一場舌尖饕餮?
山東|一碗單縣羊肉湯carry全場
GIF
單縣的羊肉湯,是魯菜中一道經典的傳統美食,早在19世紀初期就已創立,流傳至今。「南腿北湯」說法里的「湯」,指的就是單縣羊肉湯。「腿」則指的是金華火腿。
不要小看這碗羊肉湯,它可是有著「中華第一湯」的稱號。
滿口醇香地喝上一碗,從頭暖到腳。用當地人的說法就是:「喝完羊肉湯,給個神仙都不當!」
四川|簡陽羊肉湯,冬天喝了不穿衣裳
GIF
說完單縣羊肉湯,再來嘮嘮簡陽羊肉湯(為啥這倆總被拿出來比?)。這道簡陽羊肉湯在四川和重慶地區,可謂是家喻戶曉。它的歷史已經有1000多年啦,也被納入了當地非遺項目。
GIF
四川氣候、水土、環境等地理條件極其優越,大耳朵羊在這裡生活十分適應,出落得既有美貌的外表、還有鮮嫩的內在。肉質非常細嫩,幾乎沒有膻味。
四川話中有句諺語:「喝了羊湯,冬天不穿衣裳。」簡陽羊肉湯色澤奶白,鮮香濃郁,肉質柔嫩,肥而不膩,正是冬日裡的最大享受。
GIF
新疆,羊肉界的頭把交椅
GIF
新疆的羊肉恐怕是全國最有名的,肥嫩鮮美,更沒有內地羊肉的膻味。阿勒泰大尾羊、巴什拜羊、多浪羊、美利奴羊等都是這裡的優質綿羊品種。
GIF
就說羊肉串吧,早已經風靡各地,人氣UP到爆炸。無任何淡旺季之分,更是宵夜一族的頭號選擇。「走啊,擼串兒去!」 這裡的「串兒」就是以羊肉串為代表的一系列烤串了。
但對於新疆人來說,出了新疆似乎就不怎麼吃羊肉串了。所謂的「羊肉串」,在當地都被叫做「烤肉」。
GIF
再說羊肉烤包子,新疆的美味之一。和內地的湯包、蒸包、水煎包口味大有不同。
烤包子在維語里叫做「沙木薩」,是以羊肉丁、羊尾巴油、皮牙子(洋蔥)、孜然、精鹽、胡椒等共同搭配烤制。
GIF
新疆是以羊肉為食物主要原料的民族,好吃的當然不止上面說的兩種。饢包肉、饢坑肉、手抓羊肉、羊肉封餅子、烤全羊、清燉羊肉、胡辣羊蹄、米腸子、納仁……來新疆,用羊肉美食來征服你的胃!
GIF
寧夏,手抓羊肉是冬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GIF
寧夏當地的傳統美味,更是多用灘羊烹制。想想這灘羊,奔跑在遼闊的草原上,遠望賀蘭山,吃著中藥草,喝著高山流下的優質泉水,整日沐浴金色的陽光……羨慕得我都想去做一隻寧夏的羊。
把羊肉切大塊,投入開水,加花椒、八角、桂皮、橘皮乾等香料,燉煮到手提羊骨一抖即骨肉分離,這手抓羊肉就大功告成了!在寧夏當地流傳俗語:「吃灘羊只需蘸點鹽」,足以見其鮮美程度。
GIF
青海,你沒吃過的黃燜羊肉
黃燜羊肉里的羊羔肉,可謂上品。將羊羔肉切成2寸左右的小塊,倒入油鍋中爆炒,再加入調料、蔬菜,吃起來香酥濃鮮、肉質細嫩、肥而不膩,更沒有什麼膻味兒,讓你吃一口以後停都停不下來。
內蒙古,一盤手把羊肉的情結
GIF
內蒙古的草原是上蒼恩賜的黃金牧場,長有1000多種飼用植物,其中不乏多種名貴草藥和豆科植物,使得這裡的羊肉質紋理更為緊湊、脂肪分布更加均衡,味道也更是鮮美誘人。
冬天時候,正適合一屋子人圍在桌面,一邊吃著熱氣騰騰、鮮美肥嫩的手把羊肉,配上醇香的草原奶茶,一邊敘舊談天。這種古老、質樸而獨特的原始吃肉方式,最讓人能感受到「本真」二字的意義所在。
陝西,穿秋褲不如吃碗羊肉泡饃
GIF
泡饃是土生土長的陝西吃食。「吃貨學家」蘇軾曾為羊肉泡饃寫下詩句:「隴饌有熊貓,秦烹唯羊羹」。
GIF
最不能馬虎的就是羊肉。陝西的羊都被散養草原,有網友笑稱,「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中草藥、拉出來的是』六味地黃丸』!」
浸透了濃郁羊湯的泡饃,裹挾著鮮美誘人的味道。一勺入口,只感到一股子暖流從口腔鑽入胃裡,全身都暖呼呼的。
GIF
蘇州|藏書羊肉才是人間至味
GIF
南方多山羊,《本草綱目》曾記:「南人食之,肥軟宜人」。
美名遠揚的「藏書羊肉」對很多人來說肯定不陌生,更是早已風靡江南。在蘇州一帶,很多人都是古代南渡的北方戰爭難民的後代,對於他們來說,麵食、羊肉都屬日常飲食,和大部分的南方地區不太一樣。
GIF
通常選用2歲左右的山羊,肉不算老,但風味已足。用老木桶盛裝,放蔥、姜、桂皮等香料蒸煮,以去除羊肉的膻味。有些店家為了能熬制出乳白清凈的羊湯,也會什麼佐料都不加。
GIF
蘇州人還喜歡製作一種叫做「凍羊糕」的精緻小食。將羊肉和豬肉皮一起燉爛後,放入冰箱冷藏。待凝固後取出,切成整齊的片狀,口感上,既有羊肉的細膩、也有湯凍的爽滑彈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料,是絕佳的下酒菜。
上海|最暖不過一鍋紅燒羊肉
GIF
「紅燒羊肉」的烹飪手法,就很適合上海人喜歡醬香菜肴的口味,還可以適當消除山羊肉的膻味。
不過,紅燒山羊其實在整個江浙都很出名。上海的羊肉,多來自上海崇明島出產的白山羊,或是江蘇的藏書羊肉。
GIF
海南|椰汁東山羊獨有風情
GIF
椰汁東山羊算是改良的新式菜品,和蘇州的羊羔有異曲同工之妙。是用椰汁替換了豬肉皮作為湯凍,底部為肉質細膩的羊肉,再蓋一層厚厚的椰子凍,可謂甜鮮兼備。
你喜歡哪裡的羊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