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誰才是新零售一哥!

誰才是新零售一哥!

共和君說:

你更看好阿里還是騰訊呢?!

新零售,可以說是2018年的一道風口。這個百億級市場的零售行業,互聯網巨頭和資本都在覬覦這塊大蛋糕。

最近,在生鮮界就闖進了兩位新貴,它們的出現引起了整個零售界的關注。

盒馬鮮生是去年阿里旗下被奉為「新零售標杆」的線下體驗店。

因為超級物種和盒馬鮮生非常非常相似,同樣被貼上了「網紅」的標籤,也被稱之為盒馬鮮生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盒馬鮮生VS超級物種,上海門店分布圖

以阿里為首的盒馬鮮生,今年計劃在全國開出100多加門店,並希望未來幾年再全國實現2000家門店布局。

而以騰訊為首的超級物種,開店方面也把今年目標定在100家門店。從這一刻開始,全國範圍內的「選址大戰」開始打響。

在當下這個炙手可熱的新零售領域,阿里和騰訊再次迎頭碰上。那麼它們新零售對壘,誰更勝一籌呢?!今天共和君和大家分析一下。

阿里VS騰訊,新零售布局分析

阿里和騰訊站兵買馬,在多個領域都展開了較量。對於新零售這波浪潮也不例外,根據各自的優勢在部分區域進行了積極嘗試。

這次新零售布局主要分為兩條主線:阿里以消費為中心,圍繞消費者進行人貨場重構,注重用戶體驗和便利。

騰訊是以線下零售的數字化平台化,獲取海量交易和用戶數據,進而進行精準營銷、選品布局等。

1)阿里以升級和改造零售業主導

作為電商巨頭的阿里,它的核心優勢當然在線上的電商零售領域。不過,隨著電商逐漸飽滿、增速放緩,阿里轉戰線下的實體零售。

資料來自品途商業評論

從阿里近幾年的投資和線下布局來看,它是希望自己能成為生態圈的核心,用盡全力收購或投資的方式全部拿下實體企業,也反映出了阿里對新零售的決心和態度。

同時,在目前阿里也有自己的試驗田,如盒馬、銀泰等,進行不同領域、不同業態的方法論來探索。在阿里的計劃中,未來將會主導各自領域的新零售改造。

因此,我們可以預見未來阿里會是阿里系零售企業業務重構的主角,它對改造的方法、內容等有較大的話語權,而且這些零售商將會形成一個以阿里為中心的體系。

2)騰訊以技術流量和引導零售商改造

社交大佬騰訊和阿里不同的是,它喜歡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流量資源,進行賦能或改造線下零售商,實現線上流量變現。

馬化騰認為,騰訊看中的是微信用戶,能夠和線下越來越多的服務連接,只要能連接起來,用得好,就是最大的目的。

從近幾年騰訊的投資來看,布局零售令居成為主要的戰略方向。這裡還有一個原因,也就是要遏制阿里的新零售藍圖。

無論是對京東、永輝還是家樂福的投資來說,騰訊都是用自身優勢的「優質流量換優質股權」策略進行。

目的無非就是加強社交平台與線下零售的聯動,這一系列的做法表明,騰訊對新零售從未放棄過,而且在這方面還大加了籌碼。

流量就相當於金錢,社交老大騰訊什麼都不多就流量多,之前通過廣告、遊戲和電商變現已經滿足不了它。現在出現的新零售,幫助它解決了這個難題。

阿里VS騰訊,新零售策略分析

它們在新零售最大的區別就在與對待合作夥伴上面,騰訊是把半條命交給了合作夥伴,而阿里則是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不好說誰對誰錯,但這種觀念上的差異,也體現在投資風格上。

1)阿里中心化發展策略

在新零售的戰場爭奪中,阿里作為帶頭的大哥,帶著一幫先兄弟一起衝鋒陷陣,一榮俱榮,一敗俱敗。

由上圖我們可看出,阿里的獨立投資佔到了38%,領投的佔了40%,兩者加起來高達78%。作為帶頭大哥的阿里,是相當的霸氣。

對於阿里和零售行業的夥伴來說,這都是一個全新的升級和改造,也以為了阿里在新零售面前的意志和堅定的決心。

對於阿里這個行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

1、從生態鏈分布分析

阿里的策略是讓自己成為生態圈的核心,通過大平台的優勢,實現多元化,並形成中心化的統一化管理。

在這個前端布局上,阿里已經覆蓋了電商、金融、企業服務、流量分發、O2O、娛樂等各個互聯網場景。

2、從投資風格分析

2015年8月,阿里283億元入股蘇寧電商,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

2016年11月,阿里購入三江購物32%的股份,同樣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

2017年1月,主導銀泰商業私有化,包括入股新華都、高鑫零售等收購案,無一不顯示出阿里主導遊戲規則的野心。

阿里這種中心化發展策略,既可以檢驗和完善其零售規則,同時也是為了保證用戶體驗和服務品質在落地之後的完整性。

2)騰訊去中心化發展策略

騰訊作為另一陣營的巨頭,給然的感覺更像是讓「兄弟們,給我上」的感覺,而自己在背後提供糧草和彈藥。

由上圖我們可看出,騰訊對項目的投資方式:獨立投資32%,和其他機構聯合投資的就佔68%。

相比阿里中心化思維,騰訊更強調自己做生態圈的地基,選擇有效率的企業進行合作,而非直接參与競爭,給予相關企業所需要的資源,以賦能連接所有場景。

馬化騰也一直強調賦能與「去中心化」,如今結合來看,還是馬化騰那句話:

騰訊不做零售,在這場零售業變革中,只負責將流量與技術嵌入零售環節,而不涉足線下零售整個鏈條最核心也是最重的那部分。

騰訊對零售業的改造,不是提供系統、各方面匹配融合的商業模式,這與阿里則是截然相反,而騰訊系的京東「無界零售」則強調開放物流、金融、技術。

阿里VS騰訊,兩家企業利與弊

無論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就拿阿里和騰訊本身而言,在新零售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短板。

1)阿里新零售分析

阿里的發源地是淘寶、天貓和阿里巴巴,為成千上萬的商家提供充沛的貨源。

並可以藉助線上電商的數據優勢,一方面挖掘線下新零售的紅利,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線上品牌尋找落地機會。

並且在物流方面的菜鳥聯盟更是被業界視為「螞蟻雄兵」,訂單量更是無人能比。供應商在阿里雲的系統管理下,阿里在線上就顯得更有優勢了。

這麼說,阿里要「躺贏」了嗎?不過有分析師對野馬財經表示:

這場鬥爭誰贏誰輸,還遠沒有到下判斷的時候。儘管阿里在供應端優勢明顯,可在互聯網領域許多人信奉得用戶者得天下,如果騰訊來一招挾用戶以令供應商,最後用戶會選擇誰、供應商會選擇誰,都是很難判斷的。

其實,整個零售行業都是在不斷循環。阿里和騰訊的「新零售」競爭,和一直以來的傳統零售行業競爭沒有什麼差別,都是在走商業托拉斯模式。

只不過阿里喜歡開「直營店」,而騰訊則更是喜歡開「加盟店」,這兩種方式,各有各的優勢。

2)騰訊新零售分析

對於騰訊而言,令它自豪的當然還是C端那10.4億的微信用戶。正是這些用戶足以讓這隻「企鵝」能夠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雖然騰訊可以用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工具連接和協助線下生活消費場景和輸出智能化支持。但是有用戶沒有好的產品,也難以進行流量的變現。

所以騰訊在近幾年來,和永輝、京東等企業都在供應鏈、直營採購上都下了不少的功夫。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騰訊的軟肋剛好是阿里的強項。

結語:新零售戰役才剛剛開始

積累了大量社交用戶的騰訊VS擁有大量用戶消費數據的阿里,它們都佔據了天然的優勢。

線上整合基本完成和格局確立之後,線下的新零售主戰場戰役才剛剛打響,接下來的戰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END -

好啦,最後給大家推薦個超棒的公眾號:

零售聚焦

這個公眾號每天分享關於全球零售行業的

最新資訊、超強幹貨、品牌分析…

每天給你講述大牌背後的故事,

吃你從不知道的瓜

更有零售行業權威趨勢發布!

路人隨手關注,

實體人一定要關注!比心~

都看到這兒了,不如點個贊再走吧~

("")?

主編:共和君

撰稿:上官原也 | 圖片:網路

廣告合作:chenliegonghe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學范 的精彩文章:

Gucci、LV絕不會告訴你的秘密:你花30000元買的包只值200塊!
別喪,早點睡,驚喜總會出現

TAG:美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