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省聯帥孫傳芳是不是外強中乾?一代東南王其實能打硬仗

五省聯帥孫傳芳是不是外強中乾?一代東南王其實能打硬仗

原標題:五省聯帥孫傳芳是不是外強中乾?一代東南王其實能打硬仗


在北洋軍閥的諸多巨擘中,「東南王」孫傳芳的名號雖然夠響亮,但是畢竟出道比較晚,相比於「東北王」張作霖、「保定王」曹錕以及虎狗雙傑,自然只能算是晚輩。不過,藝高人膽大的孫傳芳,早已吃透了北洋宦海那一套生存法則,在他看來廟堂之上有三種人,一種是要錢而能辦事,視為好人;另一種是只要錢不辦事,視為壞人;至於第三種是辦事不要錢,這一種人在當時屬於稀有動物。在北洋這座大染坊里,孫傳芳是「平素機警與狡黠者」,能夠坐上東南五省的頭把交椅,成為蘇浙皖贛閩「五省聯帥」,自然有幾把刷子,裱糊出來的臉面,當然也不是外強中乾,這其實是一個能打硬仗的狠角色。


孫傳芳從東南王的巔峰上墜落,既有機關算盡太聰明,也有自負帶來的自我膨脹。他忽視了南軍的戰力,不過不代表麾下的人馬就是一群草包。五省聯軍中孫傳芳的嫡系人馬僅有四個師,卻憑此得以盤踞東南五省地盤,其中最能打的心腹非第四師師長謝鴻勛莫屬。此人在湘鄂戰爭以及齊盧戰爭期間就已聲名鵲起,每次率部作戰,都是親自持槍沖在最前面。浙奉戰爭爆發前,孫傳芳果斷抓住奉軍入關後擺成「一字陣」的弊端,謝鴻勛作為孫軍的急先鋒一馬當先,追著倉促應戰的奉軍,一直攻至蚌埠沿線。



其後,張宗昌方才率領奉魯援軍穩住陣腳。不過前線魯軍在固鎮一帶被巧妙迂迴作戰的謝鴻勛包了餃子,殺手鐧白俄軍非死即俘,就連前敵總指揮施從濱都做了階下囚。其實孫傳芳的人馬,不僅在北洋軍閥的袍澤操戈中能打硬仗,在與南軍的交手中也並非一觸即潰。民國十五年,孫傳芳打著小算盤坐視吳佩孚兵敗,十餘萬五省聯軍編為五個方面軍分三路出征,孫傳芳親赴九江督戰,不料安徽督軍陳調元倒戈,右翼陣線失效,頭號驍將謝鴻勛在前線督戰時中彈受傷,其後在送醫後不治身亡,左翼人馬遂兵敗退卻。


但是,孫傳芳僅剩麾下盧香亭等部堅守陣線,仍能與優勢南軍鏖戰拉鋸四十五天之久。因為後方援軍擦槍走火,遂釀成草木皆兵的大潰退,不可一世的「東南王」,也丟掉了贛閩皖三省地盤。心機似海的孫傳芳,選擇與奉系軍閥握手言和,不惜親自北上向張作霖求援。民國十六年的夏天,重整人馬的孫傳芳,也將迎來自己的最後一戰,七萬餘人的孫軍,悄無聲息地橫渡長江,龍潭戰役打響。孫傳芳親自渡江督戰,所部在棲霞一帶背水為陣,破釜沉舟,具有進無退的決心,數度與南軍肉搏,一度攻至接近南京城。



最終,因為此戰孫軍的對手中有桂軍的第七軍,而海軍也選擇倒戈,棲霞山與龍潭兩處主陣地兩度易手,雙方損失慘重,死傷枕藉。當南軍援軍飛馳增援,孫傳芳麾下余部三面被圍,渡江後的五天時間裡,「運兵完畢之船隻,一律調回長江北岸,由大刀隊看管,頗有濟河楚舟,背水一戰之壯志」。然而後援不濟的孫傳芳,也算是棋逢對手,儘管能打硬仗,仍於龍潭之戰敗北,過江反攻的七萬餘人,四萬餘人傷亡,南軍至此留下「東南一戰無餘敵」,而孫傳芳至此方才無力回天,倔強而不甘地撤回魯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血性臉譜:撤退時讓部下先走的雜牌軍師長,用佩劍自殺,喋血中條山
歷史的血性風骨:抗戰中第一位戰死的軍長,親率2個師阻擊10萬餘日軍3天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