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庫平一錢四分四厘東三省造宣統元寶鑒賞

庫平一錢四分四厘東三省造宣統元寶鑒賞

古錢幣是一個國家歷史中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歷史時期在錢幣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代表著近代中國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 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而且材質珍貴,藝術價值高,由貴重金屬或白銀合金鑄造,製作精美,圖案考究,文字清秀,內容豐 富,銀光燦爛,其貌可人,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宣統元寶是清朝貨幣名,是宣統年間發行的宣統年號銀圓。宣統三年大清銀幣為前清之正式國幣,原期辛亥十月發行。尚未發行,武昌事起,國體忽變。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包括廣東錢局在內,許多造幣機均訂購自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有限公司。英國大工業的介入,使銀幣也沾染上西方色彩。

1907年清政府將奉天、吉林、黑龍江改為行省,並將奉天、吉林兩局合併,所造銀幣統一為, "東三省造"。東三省銀幣,在清代銀元中知名度較高,主要因為龍的藝術造型優美,氣勢磅礴,騰雲駕霧,工藝精湛,可以說是清代銀幣鑄造中的一個高峰。雖然東三省所鑄造的銀元枚數不多,但版別設計卻非常豐富,是其他銀幣鑄造所不能攀比的。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影響之大,涵義之深,與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無不有著密切的聯繫。外國人稱中國為「東方巨龍」,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龍是中國特有的藝術產物,它的造型集中了地上的走獸、天空中的飛禽、水中的魚類其精華部分,它由獅的鼻、虎的嘴、牛的耳、魚的眼、鹿的角、馬的鬃、蛇的體、鯉的鱗,鷹的爪、金魚的尾所組成。因此,龍雖不存在於生物界,但它取自於生物界,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

河南省藏藝軒展示的這枚庫平一錢四分四厘東三省造宣統元寶重5.0g;直徑23.73mm。其包漿濃厚自然,文字紋飾清晰可見,工藝精美,收藏價值較高。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匯聚歷史價值、藝術觀賞價值、收藏價值於一身,值得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藏藝軒 的精彩文章:

TAG:河南藏藝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