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豎軸國畫山水,在苴卻硯中原來是這樣的……

豎軸國畫山水,在苴卻硯中原來是這樣的……

國畫山水,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傳統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於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明清及近代,續有發展,亦出新貌。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

而苴卻硯,作為「中國彩硯」,本身具有的豐富色彩就決定了它具有成為山水國畫載體的可能,至於雕琢的表現,就看創作者的設計和刀功實力了。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苴卻硯雕的幾幅山水國畫作品。

塔鎮山川(硯、局部、羅氏兄弟作品)

此件作品以小溪為主線,雕琢了山川、樹木、溪流、人物、小橋、屋宇、寶塔等諸多景物,融匯交錯,共同構成一幅絕佳山水國畫。

漁舟唱晚(擺件、局部、羅氏兄弟作品)

清淺的黃綠膘,構成一幅水天相接、遠景如畫、近景如詩的美妙景象,無論是山巒的起伏疊嶂,抑或水面之浪蕩漁舟,尤其水紋的處理精細,加上岸邊之亭,亭邊之柳,都惟妙惟肖,頗具動感。

秋雁南飛(盒硯、局部、羅氏兄弟作品)

金黃的膘層,夾雜著淡青和蕉葉白,營造出濃濃的秋意,尤其在金色籠罩下的樹木亭子,半山的金黃,更是點題;一行征雁、垂釣漁舟,無不說明主題,刀工細膩精緻、色彩處理極其到位。

春山染翠(盒硯、局部、羅氏兄弟作品)

以柔美綠膘創作的作品,山石可以明顯感覺到國畫山水的皴法,樹木雕刻用遠近不同的透視法,彰顯意境的深遠。山間屋舍只露一角,正是國畫中的留白和片山只水,天然水紋經過打磨呈現出的河流狀態,仿若天成。

本次分享的作品沒有經過圖片處理,保留原樣的豎條狀,正是契合豎軸山水的狀態,更給人豐富的想像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山正語 的精彩文章:

【一方硯】印的藝術
有一種力量,叫誠實

TAG:吳山正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