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年袁大頭 幽光沉靜
最新
08-02
民國三年袁大頭 幽光沉靜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布《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
《國幣條例》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厘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根據這一規定,於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先後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一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
由天津造幣廠開鑄。後南京 、廣東 、武昌 、甘肅造幣分廠陸續開鑄,幣值有一元 、半元 、二角、一角等面值。有簽字 、無簽字版,邊齒為185 、170道直線。紀年有三年 、八年 、九年、十年四種,細微差異頗多,成色參差不齊。
藏品介紹
該幣為民國三年袁大頭,錢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環「中華民國三年」,錢背中間鑄漢字「壹元」,周圍環嘉禾紋飾。該幣表面有一層自然的包漿,幽光沉靜,成色較高,圖案紋飾精巧,線條流轉,邊齒過關,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TAG:廣州尋寶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