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戰爭時,如果蔣介石派這個名將坐鎮東北,結果會怎樣

解放戰爭時,如果蔣介石派這個名將坐鎮東北,結果會怎樣

原標題:解放戰爭時,如果蔣介石派這個名將坐鎮東北,結果會怎樣


在解放戰爭時期,東北無疑是重中之重,可以說,誰佔領了東北,誰就佔據了全國的先機,因此,國共雙方都派出了精兵猛將,逐鹿東北。


比如我軍的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蕭勁光、黃克誠、鄧華、韓先楚、李天佑、梁興初、鍾偉等等,國軍則有衛立煌、杜聿明、鄭洞國、孫立人、陳明仁、范漢傑、廖耀湘、劉玉章等等。

但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在林總的天才指揮下,四野大軍橫掃千軍如卷席,最終定鼎東北。



其實,蔣介石最早任命的東北保安司令,是關麟征,但還沒等他上任,就又被改派到雲南,失去了經略東北的機會。


很多年後,胡璉問過關麟征:「如果你當年去了東北,會怎麼做?」

關麟征回答說:「我的辦法很簡單,選一位善戰的將軍,任命他為兵團司令,給他三個精銳軍,明確他的任務,就是『活捉林彪』,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守,以壯大自己、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眼。


關麟征的這個辦法,倒是很像我軍的戰略思想,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不得不說,關麟征還是很有頭腦的,確實說出了一個可行的辦法。當然,戰爭的勝敗不是說出來的,到底能不能成功,誰也說不準。



那麼,這個關麟徵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今天咱就來說說。

關麟征是陝西鄠縣人,1905年出生,原名叫關志道。1924年黃埔軍校開始招生時,關志道沒報上名,但恰好有一個叫吳麟征的人報了名,又嫌路遠不去了,於是關志道就冒名頂替吳麟征,拿著人家的通行證,又把吳改成了關,改名叫關麟征,從此開始了軍事生涯。


因關麟征作戰勇猛,又頭腦靈活,很受蔣介石的賞識,仕途非常通暢。不過,他卻得罪了蔣介石面前的大紅人陳誠。


大家都知道,陳誠這個人政治能力一流,但打仗不行,中原大戰的時候,關麟征身為陳誠「土木系」的一個團長,卻心直口快,直言陳誠不會打仗。這話很快就傳到了陳誠的耳朵里,關麟征也很快就被排擠出了「土木系」。


雖然離開了陳誠,但關麟征的軍事才能並沒有被淹沒,由於在中原大戰中戰功卓著,1932年,關麟征就因功升任中央軍嫡系第25師師長。


1933年,關麟征率部北上參加了長城抗戰,戰鬥中,關麟征抗命出擊,重創日寇,殲滅日軍兩千多人,自己身上也被炸傷5處,等走下戰場的時候都成了血人,被媒體尊稱為「關公」。


但蔣介石這個時候還不想跟日本全面開戰,就命令關麟征的25師南撤,避免跟日軍發生衝突。關麟征義憤填膺,咬碎鋼牙,沉痛地說:「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為什麼要一撤再撤!身為軍人,不能保家衛國,實在是莫大的恥辱!


全面抗戰爆發後,關麟征率領將士們指天立誓:「不將日寇趕出中國,誓不為人!」關麟征先後率部參加了漳河戰役、台兒庄戰役、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等,將自己的軍事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直到晚年,關麟征仍然說,那是自己一生中最痛快的一段時間。


1939年,關麟征升任第15集團軍司令,是黃埔生中晉級此等高位的第二人(第一個是胡宗南),這時候的杜聿明還只是第5軍軍長。此時的關麟征,可謂意氣風發,但是,他的仕途卻從此戛然而止了。


(圖:關麟征(前排左二)與杜聿明(後排中)等人合影)


關麟征成為第15集團軍司令後,率部參加了長沙會戰,並取得了湘北大捷。不過在此次戰役中,關麟征與上司薛岳爆發了衝突,加上之前和陳誠、湯恩伯的矛盾,關麟征的處境非常微妙。


此後,關麟征被調防廣西、雲南,結果又與雲南省主席龍雲的關係搞得很僵,以至於處處受制,很不得志。


關麟征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帶兵打仗的能力確實非常強,但是他總是希望改變上司的意志,希望上司按照他的作戰部署去打,可想而知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解放戰爭剛開始時,蔣介石本來已經任命關麟征為東北保安司令,總攬東北全局,他自己也準備大展宏圖,但蔣介石終究還是不放心,又換上了人脈良好的杜聿明。


後來,蔣介石看著一個個將領在東北相繼失敗,也曾想再次起用關麟征,但是由於陳誠等大佬的阻撓,最後也不了了之。


歷史客棧作者:威廷根施坦因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最有特權的考生,他的這些經歷,你肯定羨慕得不得了
這位開國上將太給力了,經常發「請帖」,調戲日本鬼子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