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球發燒」 部分地區高溫致人死亡

「地球發燒」 部分地區高溫致人死亡

7月31日,韓國首爾,當天首爾的最高氣溫接近40攝氏度,知名景點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前遊客寥寥無幾。圖/視覺中國

全球極端高溫和降水等事件正在增加,與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導致的長期趨勢總體相符

近期,全球多地發生極端高溫事件。亞洲、歐洲、非洲、北美等全球多地都在經歷罕見高溫天氣。韓國江原道洪川郡8月1日氣溫飆升至41.0攝氏度,創下韓國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芬蘭7月出現日最高氣溫連續3周維持在30攝氏度以上的罕見天氣。美國加州因高溫引發的山火依然肆虐,目前,共有約1.2萬名消防員投入各地滅火工作。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聲明說,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近期全球極端高溫和降水等事件正在增加,這與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導致的長期趨勢總體相符。此外,近期北半球部分地區天氣異常炎熱和乾燥,導致從北極到地中海的大面積區域內野火頻發。火勢如果進一步蔓延,將對全球環境、生態系統、人類健康以及氣候造成深遠影響。

據新華社

韓國

溫熱病病例遠超去年夏天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8月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多地當天刷新高溫紀錄。由於持續多日的高溫天氣,5月20日至7月31日期間,韓國已有29人因患溫熱病死亡。

持續高溫天氣導致中暑和死亡病例不斷增加。數據顯示,今年5月20日到7月31日,韓國共有2355例溫熱病病例,遠超去年夏天的1574例。

韓國氣象廳7月31日說,首爾當天下午3時19分氣溫達38.3攝氏度,創下最近20多年來的新高。

韓國政府1907年開始記錄氣溫以來,首爾最高氣溫出現在1994年7月24日,為38.4攝氏度。7月31日的氣溫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溫。

韓國氣象廳說,首爾最近100多年來氣溫超過38攝氏度的情況不多。除上述兩天外,僅有1994年7月23日、1943年8月24日和1939年8月10日氣溫高於38攝氏度。

氣象部門預計,韓國未來幾天氣溫可能進一步升高,多地或刷新紀錄。首爾氣溫可能達39攝氏度,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江原道洪川郡8月1日氣溫飆升至41.0攝氏度,創下韓國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韓國氣溫上一次突破40攝氏度是在1942年8月1日的大邱。

除首爾外,幾大主要城市氣溫當天均在31至37攝氏度之間。大田氣溫37.2攝氏度,光州37攝氏度,仁川35.2攝氏度。

日本

近6萬人中暑入院

熱浪7月31日同樣席捲日本。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當天發布的數據顯示,最近三個月因中暑入院治療的人數超過5.7萬人,逼近2013年的最高紀錄。

消防廳說,今年4月30日至7月29日,日本共有5.75萬人因中暑入院治療,其中125人死亡。日本西部地區本月早些時候遭遇暴雨襲擊,而後又迎熱浪,近期入院人數激增。

日本今年中暑入院人數已超過去年的5.3萬人,逼近2013年的最高紀錄5.87萬人。消防廳說,預計今年入院總人數可能大幅高於這一數據,創下新高。

從地區來看,今年中暑入院者中,來自東京地區的人最多,為4648人。排在其後的分別是大阪的4345人和愛知縣的4254人。

從癥狀輕重來看,需要住院三周以上的重症患者為1449人,需要短期住院的中等癥狀患者為1.87萬人。

從年齡來看,老年人占所有入院者的48.7%。7月23日至29日一周內,超過1.3萬人入院就醫。

北歐

高溫乾燥致電價飆升

由於天氣炎熱乾燥,水力發電不足,今年夏季北歐地區電價飆升。北歐電力交易所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北歐地區電力供應價格達到每兆瓦時53.88歐元,而今年5月的均價僅為33歐元。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水資源豐富,水力發電比例大。在芬蘭,水電占當地電力生產的比例為23%,在挪威,這一比例高達90%。不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今年夏天降雨量普遍偏低,導致水電供應短缺。

據悉,自迎來有記錄以來溫度最高的5月後,芬蘭7月又出現日最高氣溫連續3周維持在30攝氏度以上的罕見情形。炎熱天氣導致大量冬季降雪直接蒸發,水電系統水流量減少。另外,由於今年夏天風力不夠強,風電無法彌補水電不足。

芬蘭能源業協會總裁尤卡·萊斯凱萊7月31日對當地媒體說,為彌補水電不足,北歐已從歐洲大陸進口更昂貴的電力。他預計,北歐地區高電價將持續到今年年末,到明年春天才有可能開始下降,而芬蘭則要等到2020年才能恢復較低電價。

此外,英國也面臨著高溫炙烤。英國部分地區今夏以來持續高溫乾旱,創半個世紀以來最乾旱夏天紀錄。英國氣象部門數據顯示,英國有七成幾率經歷7月份創紀錄高溫。

路透社報道,英格蘭肯特郡法弗沙姆附近2003年8月創英國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達38.5攝氏度;倫敦希思羅機場2015年創7月高溫紀錄,為36.7攝氏度。

美國

高溫致加州山火持續肆虐

美國著名旅遊勝地約塞米蒂國家公園7月31日宣布,由於鄰近地區大規模山火持續,自7月25日起關閉的公園部分主要景區將繼續關閉,時間將至少延長至8月5日。

公園附近名為「弗格森」的山火自7月13日燃起,目前過火面積已達約235平方公里,導致兩名消防員遇難、9人受傷。由於過火區域居民較少,目前只燒毀了一棟建築物。當局已出動3500多名消防員、200多台消防車和14架直升機投入滅火行動,有33%的過火區域得到初步控制。

由於天氣持續高溫乾燥,加州境內有十幾處大規模山火正在燃燒。除「弗格森」山火外,加州北部沙斯塔縣的「卡爾」山火是目前加州規模最大的山火,過火面積已達456平方公里,燒毀了965所住宅和16棟商業建築,導致6人遇難,被列為加州史上最具毀滅性山火中的第七位。

目前,加州共有約1.2萬名消防員投入各地滅火工作。加州國民警衛隊也部署了800人協助滅火。美國其他一些州正抽調人員和設備前往加州支援。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28日宣布加州進入緊急狀態,聯邦政府啟動了對加州的緊急援助。

分析

全球「史上最熱6月」今年排名第二位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聲明說,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近期全球極端高溫和降水等事件正在增加,這與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導致的長期趨勢總體相符。

氣象組織表示,今年夏季前半段,北半球多地出現極端天氣,包括創紀錄的高溫和熱浪、乾旱和災難性降水等,對人類健康、農業、生態系統以及基礎設施造成廣泛影響。雖然很難將單一極端天氣事件歸因於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但此前已有很多科學研究得出結論:極端天氣事件出現的概率與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相關。

世界氣象組織聲明說,據氣象組織統計,2011年至2016年在《美國氣象學會通報》上發表的131項研究中,有65%的研究發現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概率受人類活動影響顯著。比如,人類活動導致某些極端高溫天氣出現的概率增加了10倍以上。

此外,近期北半球部分地區天氣異常炎熱和乾燥,導致從北極到地中海的大面積區域內野火頻發。火勢如果進一步蔓延,將對全球環境、生態系統、人類健康以及氣候造成深遠影響。

聲明說,北半球變暖速度快於全球水平,高溫使森林變得更加乾燥易燃。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北半球森林正以至少近1萬年來未有的速度起火燃燒。野火又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

據世界氣象組織統計,俄羅斯西伯利亞、瑞典、希臘、美國、加拿大等地今年入夏以來都因高溫及乾旱等因素,發生了多起嚴重野火,且火災面積仍呈增長趨勢。

到目前為止,氣象組織已兩次發布關於歐洲乾旱和高溫的指導說明;6月底至7月初,日本遭遇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洪水和山體滑坡;此外,從全球看,今年6月在「史上最熱6月」排名中居第二位。

據新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MH370官方報告:面面俱到卻無實質意義
趙文卓 經常上網看新聞 得知道別人怎麼看我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