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個聞名全軍的連隊,堅持傳承著什麼?

一個聞名全軍的連隊,堅持傳承著什麼?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翻閱「大功三連」這本書,你會看到,青春韶華的奮鬥之光源於科學理論的真理之光。在這個聞名全軍的連隊,「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這一紅色基因流淌在一代代官兵的血液中,官兵從中汲取著真理的「元氣」,部隊戰鬥力也從中積聚著不可估量的「原力」。盛夏時節,記者走進「大功三連」,感受連隊自覺用科學理論滋養官兵的巨大力場,探尋他們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的「心勝」之鑰。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清華園,百年講堂,一位學子激情演講著中國夢。

演講者叫李沖,清華大學在讀博士生。演講前,李沖自豪介紹了自己另一個身份——第83集團軍某旅「大功三連」退伍戰士。李沖說,「大功三連」是自己的「另一所清華」,在那裡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前不久,在前來採訪的中央媒體記者的驚訝目光里,「大功三連」「士兵講壇」上一堂關於強軍夢的課贏得掌聲一片。

講課者是上等兵李傑,文化程度高中。剛入伍時他學習訓練都跟不上趟。在「大功三連」,他開始了自己的「青春突擊」:半年後,他被連隊評為「神槍手」,「士兵講壇」上也有了他的身影。

退伍兵李沖和上等兵李傑的故事,只是「大功三連」無數精彩故事中的一篇。翻閱「大功三連」這本書,你會看到,青春韶華的奮鬥之光源於科學理論的真理之光。在這個聞名全軍的連隊,「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這一紅色基因流淌在一代代官兵的血液中,官兵從中汲取著真理的「元氣」,部隊戰鬥力也從中積聚著不可估量的「原力」。

盛夏時節,記者走進「大功三連」,感受連隊自覺用科學理論滋養官兵的巨大力場,探尋他們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的「心勝」之鑰。

官兵汲取「元氣」,部隊積聚「原力」

——第83集團軍某旅「大功三連」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新聞調查

解放軍報記者 錢曉虎 特約記者 康 克 通訊員 李 贊

在「大功三連」,有頭腦、有方向的官兵充滿生機活力。董 鑫攝

一個聞名全軍的連隊,堅持不懈傳承著什麼、灌注著什麼

應邀回老連隊「探親」,清華博士生李沖發現,自己熟悉的那個「大學生講壇」,已悄然變成了「士兵講壇」。

李沖入伍那年,「大功三連」開設「大學生講壇」,安排24名大學生士兵輪流登台,剖析解讀重大科學理論。「現在,戰士素質普遍提高,講壇也不再僅僅是大學生的專屬舞台。」指導員王金龍說。

戰士素質普遍提高的背後,是該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續不斷的理論學習。

戰士曹振雄至今記得,5年前第一次走進連隊榮譽室時的情景。指導員托舉著一盞老舊的煤油燈,向新兵講述連隊學理論的傳統——上世紀70年代,全連官兵白天參加國防施工、晚上點著煤油燈在坑道里學毛著……

聽到這,曹振雄心裡犯嘀咕:自己就是因為不愛學習才來當兵。以後天天要學理論,可怎麼待?那一刻,他打定主意:努力在訓練上加把勁,站住腳;至於學理論,能湊合就湊合。

然而沒過多久,曹振雄就感到自己像個「另類」——一有空閑,身邊的戰友都在學習——有時候戰友熱烈討論,自己站在一旁插不上話。

班長程佩通看出曹振雄心思的變化,及時安排他在班裡帶著大家讀原文,創造機會讓他談體會……慢慢地,曹振雄學出了味道,也學出了積極性。

曹振雄永遠忘不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2017年7月,「大功三連」被中央軍委授予「學習踐行黨的創新理論模範連」榮譽稱號,習主席親自為他們頒授獎旗。

「就像每個好家庭都有好家風一樣,學理論是我們連隊的好家風。」指導員王金龍說,幾十年來,無數像曹振雄一樣的普通戰士在三連的「家風」中,傳承了前輩「煤油燈下學毛著」的精神,進而用科學理論武裝了頭腦、堅定了理想信念。

2016年6月,一位慕名而來的教授翻開花名冊,隨機抽點到一位戰士,當場讓他談談對基層理論武裝的認識。

這位戰士略加思索後說:「其實,習主席已經指明了方向。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講好故事,事半功倍……基層理論武裝必須解決好感召力的問題。學起來走心了,用起來才不會走樣。」

那一刻,教授深為震撼:沒想到「大功三連」普通一兵,能把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吃得這麼透、拉得這麼近!

在這裡,他們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迎來最好的「成人禮」

當初連隊宿舍樓里張貼的一句話,李沖至今能脫口而出:「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2012年,李沖參軍來到三連。天天看著那句話,耳聞目睹身邊戰友的日常點滴,這位清華高材生髮現了自己的「渺小」。從此,他把這裡視為自己的「另一所清華」。在這裡,他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退伍後,李沖返校繼續學習金融專業。暑假到了,別人都去證券公司實習,李沖卻圍繞金融扶貧問題在福建寧德調研了一個多月;保送讀博後,他把國家金融安全作為研究課題。有同學不理解,李沖說:「攸關國家安全的事,總得有人干!」

在這裡,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不僅有讓眾人仰望的清華高材生,還有在父親眼中「近乎頹廢」的年輕人。

「你給我當兵去!」余德海清晰地記得父親的這句「最後通牒」。在父親眼中,余德海整天只知道打遊戲,學業一塌糊塗。

人到部隊,可余德海的心還在外面,一有大強度訓練就泡病號。面對這個想在部隊混兩年就走的新兵,班長石亞鵬不動聲色,派余德海去當連隊與駐地小學生共建慰問的聯絡員。孩子們一次次向余德海請教學習方法,余德海的內心便一次次羞愧:作為大學生士兵的他,實在無法面對小學生們清澈、純真的眼神。

「我要改變!」從那以後,余德海開始了自己的「跨越式成長」:積极參加紅色經典讀書活動,訓練成績突飛猛進,成為全連第一個參加狙擊手集訓的新兵……「我本來只是想到部隊混一混,但三連給了我最好的成人禮。」余德海說。

「『大功三連』就像一個育人大磁場。」許多從這裡走出去的老兵告訴記者,每個人來到這裡,會被無形的東西感染,形成一種學習自覺,這種自覺難以言喻,但可衡量的卻是「人人有發展、天天有進步」。

榮譽室一角記錄的一組數據佐證著上述看法:近年來,有9人考學提干,22人實現學歷升級;退伍戰士中有28人成功創業……

在這裡,理論學習為啥像磁場一樣吸引著一代代年輕官兵

「有溫度的課堂,註定有熱情的聽眾。」王金龍說,理論大眾化,關鍵要講好「大眾話」,注重用戰士語言、鮮活故事闡釋理論觀點,把遠的拉近、虛的變實,讓理論變成一個「看得見、摸得著,有溫度、有實感的磁場」。

原本對學理論不「感冒」的楊騰傑,剛轉隸分流到「大功三連」便感受到這種「場效應」。

在這位入伍11年的老兵印象中,學理論無非就是「幹部課上讀、戰士課下背、迎檢補筆記……」

誰知,到三連參加的第一次政治教育課,就讓楊騰傑開了眼界。課上,指導員王金龍讓大家談談「印象最深的習主席的一句話」。大家爭先恐後發言,有的結合視頻講解,有的對精選段落進行朗讀……

在指導員王金龍看來,三連的這種「場效應」,不僅包括理論教育學習內容、方法上的創新,更在於連隊領導的模範帶頭作用。

一次,駐地突發山火,連隊奉命馳援。火借風勢迅速蔓延,連長張繼平挺身而出……

時隔不久,張繼平給官兵上「有血性」一課,大家聽得格外認真。

「施教者知行合一,受教者才會緊緊跟隨。」王金龍認為,抓好基層理論武裝,必須「把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統一起來」。

當一茬茬官兵汲取著真理「元氣」,部隊戰鬥力也在積聚著「原力」

「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武裝』二字耐人尋味。」在指導員王金龍的眼中,「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這一優良傳統,蘊含著我軍的制勝密碼。

那年換裝,三連首次亮相就遭遇「滑鐵盧」。黨支部一班人連夜反思:人鑽進了新戰車,思維還躺在舊履帶上;比「裝備代差」更致命的是「觀念代差」。

「堅持思創新、抓創新,把新型作戰力量建設作為突破口……」習主席的重要論述,字字敲打在官兵心頭。三連由此發起一場轉型突擊:按照「單元合成、要素集成、體系融合」要求,將各課目技戰術運用逐一細化為協同流程圖……

當年年底,三連再度亮相所在旅實彈射擊考核場,結果8個課目全優!緊接著,他們再接再厲,連續3年把「全旅第一」牢牢攥在手中。

「學理論如果落進『單純的背記考』的形式中,就成了空轉的形式主義。」王金龍說,「科學理論學習,對於官兵來說,汲取的是真理『元氣』,對於部隊戰鬥力來說,積聚的卻是『原力』。」

2016年5月,三連一班被上級抽中參加「中部鐵拳·勇士」比武,在50個戰鬥班的激烈角逐中名列前茅。一位現場觀戰的將軍感嘆:都說「大功三連」理論學得好,沒想到軍事訓練也這麼過硬!

這位將軍感嘆的背後,連著一個連隊的科學理論學習觀——「理論優勢是制勝優勢,學習力連著戰鬥力。」

去年轉隸移防,「大功三連」官兵主動適應轉型要求,學新知識、練新技能、強新本領,湧現出一大批訓練尖子。2017年,連隊被集團軍表彰為「強軍興訓先鋒連」。

真理之光,勝戰之光

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

很少有人知道,一位偉人的誕辰日,曾經被一個政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定為「學習節」。

今年5月5日,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習主席在紀念大會上強調:「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

回望昨天,我黨我軍之所以能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90多年的風雨歷程無不印證這樣一個真理——「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

時間撥轉到194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在職幹部教育的指示》,規定每年的5月5日——馬克思生日,為「幹部學習節」。在第一屆「幹部學習節」紀念大會上,朱德總司令被評為模範學員。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部隊、教育官兵,是黨領導和建設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建軍伊始,為加強紅軍的政治工作,中央要求「不僅要武裝士兵的技術,並且要武裝士兵的思想」,使每一個士兵懂得革命的理論,並且採取上政治課、演講和組織討論等方式,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促進了官兵政治覺悟不斷提高,較好杜絕了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帶來的危害。

馬克思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會變成強大的物質力量。

這物質力量有多強大?有兩組數字耐人尋味:從1936年到1945年,抗大共舉辦8期,為全軍部隊輸送了10萬餘名優秀軍政幹部;從1937年到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從最初改編時的幾萬人發展到120餘萬人。兩組數字在時間上的吻合,印證著這樣一個事實:沒有抗大培養的10萬英才像「種子」一樣撒遍全國,就沒有人民軍隊這樣驚人的發展速度。

這,就是科學理論武裝官兵的力量。難怪有研究這段歷史的學者評論:「那個年代,八路軍、新四軍肩扛著最落後的武器,卻掌握著最先進的理論。」

真理之光,勝戰之光。90多年風雨征程,從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西柏坡一路走來的人民軍隊,一代代被真理武裝的官兵紅心愈堅、赤膽愈壯、熱血愈烈,推動著人民軍隊成長壯大,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夢想需要明燈照亮,奮鬥需要旗幟引領。」黨的創新理論每發展一步,軍隊的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

和平時期,被譽為「毛主席的好戰士」的雷鋒,把毛主席著作看成「糧食」「武器」和「方向盤」,喚起了一代又一代人永不止步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追尋,從領袖著作中找到了人生價值的最佳坐標;學系列講話、育「四有」新人、建「四鐵」連隊的時代標杆「大功三連」,其典型事迹集中展示了在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下建連育人的嶄新風貌……各類學習標兵、先進典型,奮戰在國防和軍隊建設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釋放出理論的無窮魅力,匯聚起強大的正能量。

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偉大旗幟,堅持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官兵頭腦,充分發揮其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威力,為全面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

偉大征程,那熊熊燃燒的火炬

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

歷史在回望時,往往會看得更加清晰。回望我軍90多年來走過的偉大征程,那一個個閃閃發光的細節,早已深植在一代代官兵的血脈中,沉澱為紅色基因。

那是1929年,毛澤東嚴肅指出了紅四軍中存在的單純軍事觀點、流寇思想和軍閥主義殘餘等非無產階級思想。當時,毛澤東正發瘧疾,全身浮腫。朱德在一棵大樹下與躺在擔架上的毛澤東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長談。面對隊伍中的亂象,朱德開始理解毛澤東關於軍隊要由「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主張。

隨後,毛澤東在起草古田會議決議中指出:「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問題。為了鬥爭任務之能夠負荷,都要從黨內教育做起。」同時,他還規定了黨內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以及對士兵進行政治訓練的材料和具體要求。

在南方,國民黨反覆對游擊隊進行「清剿」,陳毅把能扔的都扔了,唯有《共產主義運動中「左」派幼稚病》和《共產主義綱領》這兩本馬列著作一直帶在身上。自此,這支成長於傳統環境的農民隊伍,逐步成為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先進革命隊伍。

那是1941年5月,為進一步提高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肅清教條主義影響,糾正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影響,毛澤東決定在全黨全軍開展一場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把學習理論作為加強自我改造、提高思想覺悟的重要途徑。毛澤東說:「沒有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沒有進步的政治工作執行這種貫注,就不能激發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戰熱忱。」

那是解放戰爭時期,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激動地說:「蔣介石一個旅也換不來我一個王克勤。」劉伯承口中的王克勤是我軍「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他任班長期間創立的「三大互助活動」帶兵方法在全軍推廣。誰能想到,就是這樣的戰鬥英雄,在一年前還是一名國民黨士兵?!

一名「解放戰士」的巨大轉變背後,是我軍以「訴苦三查」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無數農家子弟和被解放的國民黨士兵在「階級感情」教育下,了解並掌握了黨的理論知識,增強了階級覺悟,迅速投入到大練兵的熱潮中,最終實現了信仰重塑和靈魂改造。

那是在中央進駐北京前夕,毛澤東眺望著北平的方向說:「不要以為進城了,當官了,就不求上進了,不願再過艱苦生活了。這樣就和李自成差不多了。」隨後,為了解決部隊進城後部分幹部滋長的居功驕傲、貪圖享樂和腐化墮落等不良傾向,從1950年開始,中央連續6年進行了系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教育。

一支軍隊有科學理論武裝,就有了行動指南,有了精神支柱。今天,新時代的地平線上,人民軍隊吹響新的號角,開始新的出發。

強軍征途上,「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這一優良傳統,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炬,點燃我們的信仰,堅定我們前行的腳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累到虛脫!彈無虛發!這就是特戰隊員的堅持!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