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願成為任何人

我願成為任何人

蘭波。魏爾倫。

這是兩個天才的碰撞。

發了狂的天譴,盲了眼的愛情。

我以為,這部電影除了描繪一場驚世駭俗的瘋狂愛戀外,更大的價值也許在於,它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蘭波與魏爾倫。

這部片公映的時間是1995年。那時候,小李子還沒有成為泰坦尼克號裡面深情的傑克,所有中國少女都還不知道他。他生於1974年11月11日,演蘭波時候他20歲。1993年他是《誰吃了吉爾伯特》裡面的白痴小孩,1996年他出演羅密歐,1997年《泰坦尼克號》上映,1998年他成為鐵面人和路易十四。

蘭波時期和羅密歐時期的小李子,攀上了顏值的最高峰。金髮碧眼,窄臉尖下巴,桀驁混雜童真的眼神,是讓女人為之心碎的尤物。

《心之全蝕》全片是晦暗和粘稠的色調。不明白為什麼蘭波會愛上維爾倫,但是我們都愛李奧的蘭波。蘭波有一種輕薄恣意的美好,他的所有年輕和美艷都在他的金髮白膚、紅唇白齒上閃閃發光。

蘭波問維爾倫:你愛我嗎?

維爾倫答:愛。

蘭波又問:愛我的身體還是靈魂。

維爾倫說:身體。

李奧的蘭波用利刃划過維爾倫的手掌,然後,扎了進去。

蘭波要離開維爾倫,維爾倫向他開槍,打中他的手掌。

這樣瘋狂的愛情。又自我又自私又刻骨又痛苦。

1871年,17歲的蘭波接受當時已是著名詩人魏爾倫的邀請,去往巴黎。魏爾倫此前曾讀過蘭波的詩《醉舟》,十分欣賞蘭波的才華。來到巴黎之後,蘭波就住在魏爾倫的家裡。當時魏爾倫已經結婚,妻子家境富有,他就住在岳父家中。除了魏爾倫,蘭波的到來成了所有人的惡夢。他恃才傲物,舉止怪異,放浪不羈,基本是走到哪裡,就一路毀到哪裡,無論是魏爾倫的家人還是魏爾倫以前常往來的巴黎文學精英團體,都對他反感畏懼,避之惟恐不及。

惟有魏爾倫如同發現了靈感源泉一樣,對他著迷不已。兩個人很快就同居在了一起,生活放任無度,酗酒、吸食大麻如同家常便飯,共同「探索了感官享樂的全部過程」。

魏爾倫為了蘭波拋妻別子,兩人去了比利時、英國流浪。瘋狂的兩年同居生活中,兩人相互追逐,彼此傷害,紛爭不斷。1873年,在最後一次爭執中,魏爾倫開槍打傷了蘭波。魏爾倫被逮捕,並因殺人和行為不端的罪名被判入獄兩年。這段孽戀也由此畫上了休止符。

之後蘭波一人孤身返鄉,很快就寫出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地獄一季》,而今這已被公認為象徵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此後,蘭波就放棄了寫作。他一生最光彩絢爛的作品就誕生於他20歲之前,誕生於他與魏爾倫瘋狂糾纏的幾年中。而後他四處漂泊,經歷繁雜,甚至販賣軍火,最終37歲時病逝於非洲。

他退出文壇是因為極度的傲慢,因為他相信他已經實現了他能做的一切。

從一個放肆的少年詩人變成一個嚴峻的男人,面孔瘦削,深邃的目光中蘊藏著屢屢的失敗。債主們追逼著他,他只有一次次出逃,直至成為他所不喜歡的自己為止。

魏爾倫死於1896年,他還在世時,已詩名鼎盛。而蘭波的詩歌,當時並不廣為人識,魏爾倫是唯一發現蘭波恆久生命力的人。

這個電影的最大亮點,也許就是扮演蘭波的時年20歲的萊昂那多·迪卡普里奧。

蘭波,關於他的外貌,有人形容「溫存而伶俐」,也有人說他是「骯髒男孩」。不過若從相片上看,萊昂那多與蘭波和還真頗為相似。

威廉·岡特在《美的歷險》中這樣描繪魏爾倫:「他的眼睛有點斜視,其貌不揚,像個壞蛋,四肢長著濃瘡,纏著叫人噁心的破布條」。電影里的魏爾倫大致就是這樣了,如果不是更糟的話。戴維·休利斯扮演不到30歲的魏爾倫(我至今耿耿於懷地記得,此人拿走了93年戛納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獎),又老又禿又猥瑣,被塑造得像個酒鬼和懦夫,你實在很難把這個形象和一個著名詩人聯繫在一起。在蘭波光彩照人的魔力下他完全昏了頭,成了個無用的欣賞者和用暴力掩蓋懦弱的可憐蟲。

找到了!

什麼?永恆。

那是太陽與海

交相輝映

我永恆的靈魂

注視著你的心

縱然黑夜孤寂

白晝如焚

——蘭波 《地獄一季·永恆》

夜深忽夢少年事,唯夢閑人不夢君

你的轉發是對我的最大支持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的劍掉了 的精彩文章:

TAG:我的劍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