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忘記歷史就等於是在等待輪迴

忘記歷史就等於是在等待輪迴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我都對反映現實題材的這類作品情有獨鍾,包括當我自己有機會和興趣去寫一些故事的時候,也會把這類題材當成我最先想要表達的東西。

炎熱的七月,我讀了兩本帶給我一些寒冷的書,一本叫做《許三觀賣血記》一本叫做《兄弟》,這兩本書都是余華的作品,題材也都是我最喜歡的現實主義。

提起余華就不得不提起他最出名的作品《活著》,只不過因為這本書已經被張藝謀拍成了電影,並且因為評分較高常年出現在「豆瓣電影」必看電影排行榜上,所以我反而對小說失去了閱讀的興趣,轉而開始閱讀余華其他的一些作品。

我不知道這兩本書算不算「傷痕文學」的範疇,但我知道改革開放以後,曾經湧現出過一大批傷痕文學,中國老百姓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所承受的苦難不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少,甚至更多。以現在中國的政治環境,這兩本書中的故事要想真實的展現在中國大熒幕上,幾乎是不可能。

《許三觀賣血記》的版權被韓國人買過去拍成了電影,而那本《兄弟》在脫離了曾經中國特殊的環境後,將再也沒有他本身的魅力。

每個時代的作家的作品中都有著作者本身所經歷的世界,也許是因為對如今現狀的不滿,看到這類作品時總是會讓我聯想到自己經歷的一切和自己無法左右的一切曾經。

深陷痛苦或許容易,轉化成力量才是真正的能力,但痛苦本身具有摧毀性,常常不但要重建曾經擁有的,而且還要建造更多新的。

不忘記歷史不是避免重蹈覆轍的保證,而只是不重蹈覆轍的開始,知道一個結果往往很簡單,但如果想搞清楚他的過程,將會是一段漫長的學習的過程。

即使知道「文革」曾經的暴戾,但如果不深刻的了解「保守主義」,依然無法避免悲劇的發生。為什麼有些人會永遠深陷痛苦?那是因為那些痛苦從來都沒有被真正釋放過。

普通人會看歷史是因為過去總是會跟現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東西是對你最好的提醒。同時這些東西對你內心的塑造非常太強大,真正能夠影響你的三觀。

作者用一個人靠買血度過人生一個個關鍵時刻的許三觀,和兩個家庭一對兄弟之間在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悲歡離合讓我想起了自己曾經聽說過的一句話:所有人死後都會上天堂,因為這就是地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識新語 的精彩文章:

TAG:智識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