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丹青潤道 寶芝成林——訪著名畫家趙寶呈教授

丹青潤道 寶芝成林——訪著名畫家趙寶呈教授

趙寶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科技學院教授,曾任本溪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作品入選第六、七屆全國美術展覽,第一、二、三、四屆全國水粉彩畫展覽,澳門·中國優秀畫家近作展等國內外美術大展。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收藏,並輯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水彩畫圖史》《中國水彩畫》(外文版)《中國當代美術1979-1999》等大型文獻畫冊。出版有《趙寶呈畫冊》《新水彩風景畫法》《趙寶呈油畫水彩畫作品精選》《名家畫典·趙寶呈作品集》 等多部。

有人說:「藝術家的責任就是要把美貢獻給社會,創作水平不是衡量藝術成就的唯一標準,對文化的影響、對社會的擔當、對公眾的責任更能代表一位藝術家的價值。」趙寶呈教授就是這樣有著深厚藝術造詣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

《滿鄉情·流水歡歌》

《梨花開時》

以藝為重

趙寶呈教授是本溪畫壇水彩畫的領軍人物,一位學者型的畫家。他雖已年過古稀,依然才思敏捷、精神矍鑠,數十年的藝術歷練,使他悟得「有法之極,歸於無法」,「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豪放之外」的書畫真諦,藝術成就已經步入人生最成熟、最飽滿、最輝煌的時刻。

在水彩畫的藝術中,他的作品賦予了深邃的中國文化內涵,追求情景的融涵性,追求詩性的意象。令人會不自覺地想到屈原的《山鬼》。

在本溪美術界,對自己美術創作有明確的理論要求的人不多,趙寶呈就是這不多的人之一。他對自己的藝術創作的理論要求就是「粗服亂髮,氣韻非凡。」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趙寶呈就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滿鄉情》個人畫展,展出水彩作品近百幅,畫展大獲成功。近現代,一代中國畫大家黃賓虹的山水畫,達到蘊含力量而不粗疏、高雅文氣而不纖柔的境地,具有渾厚華滋的個人特色。趙寶呈對黃賓虹的作品多所臨摹,推崇備至,漸漸地將其氣韻和骨秀融入到了自己的創作之中,深得其真味。

色彩畫雖屬油畫之類屬,是舶來藝術,但在趙寶呈的筆下,其內涵、其韻味卻充滿了中國文化的傳統。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與他對中國文化的痴迷有關。他不但獨衷老莊,對於《易經》也是喜愛有加,中國文化獨有的空靈而洒脫的風致,在他的畫作中隨處可見。一些美術同行評論趙寶呈胡水彩畫時,這樣說,趙寶呈的水彩作品,不但有水彩之淋漓洒脫的氣象、油畫的豐厚色彩、還深得中國畫之情致神韻。

他的水彩畫系列作品如《晴雪》《怡然》《愜意》,其油畫作品《薩滿之舞》《和音》等,中國文化的氣韻流布畫面,即使是一個外行人,也會深以為然。在不經意間,表達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蘊、生活積累、藝術功力與對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他用筆墨的語言,去傳達他心理之韻、心理之意、心理合一的生命之激情……

《和音》

《湖裡假日》

《滿鄉情·毛毛球兒》

以德為先

縱觀璀璨的藝術之海,沒有一模一樣的作品。趙寶呈先生認為,每個人的作品風格不一樣是取決於一個人的性格、內涵、文化修養。

有的人追求唯美的畫面,以畫面和色彩取勝,而有的人以內涵取勝,注重寫實,品讀的是一種心境。作為一名有著深厚藝術造詣和強烈責任感的藝術家,趙寶呈對中國的美術發展、藝術教育有著獨特理念和追求。當年在遼寧科技學院任教時的情景,他說自己也會把這種理念滲透給他的學生,每每給學生講課或者改畫時,他總強調要用「心」、用「腦」,而不僅僅是用「眼」,用「手」,因為對於每個繪畫學習者來說,必須走到主觀提煉這一步,才有可能抓住精神牽引,獲得藝術的享受。他每年都帶著學生下鄉寫生,一番辛苦,帶回一批畫,一身風塵倦意,卻面帶愜意。他在藝術之路上始終堅持不懈的追求、對美育理念的秉承,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學生。每每談起對趙老師的感受,學生們敬重之情溢於言表,老師亦師亦友,老師的學養、才情與思想影響了每一位學子。

一個藝術家創作好的作品亦不難,難的是一生把自己的文化修養、思想深度、藝術觀、觀察力,以及他對藝術規律、國內外藝術的理解和認識,無私地傳授給他的學生。這就是一個藝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趙寶呈教授對「德藝雙馨」意涵的最好解讀。如今,本溪美術的天空,桃李滿園,芬芳四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詮釋這一成語的意思:桃子、李子雖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果實甜美,惹人喜愛,人們在下面走來走去,走出了一條小路,身教重於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亦能打動人心……

趙寶呈教授,就是這樣的人!

(載於《本溪工作》2018年第7期作者單位:本溪日報社)

本期編輯:董磊、支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XSW本溪工作 的精彩文章:

TAG:BXSW本溪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