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樓市最嚴厲表態!剛剛,中央一錘定音!

樓市最嚴厲表態!剛剛,中央一錘定音!

作者:蜜姐

一錘定音!今年,中國最重要的經濟答案,終於來了!

首先,我們應當注意中央對經濟形勢的描述是「穩中有變」,打破了過去兩年不變的「穩中向好」、「總體穩定」,因為過去兩年的經濟復甦周期的確結束了,二季度實際增速從6.8%掉到6.7%,名義增速跌幅更大,從10.2%掉到9.8%。

變化在哪裡?

不僅因為國內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比如P2P爆雷、疫苗事件等),更重要的是「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全文卻沒有一處明確提到這個「外部環境變化」的原因,但是你我都心知這是受到中美毛衣戰的影響。而綜觀整個會議政策的風向調整,都是因為這個重要原因。

「穩」字當頭

通篇來看,「穩」成為整篇會議的主基調。穩增長又被放在首位。

會議要求,第一,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面對外部形勢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中國經濟承壓,目前三駕馬車已經齊齊告急,因此「穩增長」又被重新提起,穩健的貨幣政策去掉了『中性』兩個字,「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被放在首位。槓桿是要去的,風險也是要防的,但增長還是要排在第一位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經濟總歸是需要增長的,數字還是得上升的。經濟好的時候說,我們要高質量的GDP,經濟不好的時候,穩增長工具還得繼續用。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靠什麼來實現「穩增長」呢?

財政發力、基建搞起

上次的國務院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這次則是補充了具體措施「一個是擴大內需,一個是結構調整,在這兩個方面要發揮更大作用。」

可以見得,不同於過去,財政政策將成為後續政策的發力點

回顧歷次會議,可以發現,2014-2016年上半年,財政是很寬鬆的,中央的表述基本是強調「力度」、「更加積極」,2016下半年到2018年,財政一直是偏緊的,中央的表述基本是強調「優化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但這次重新強調財政要「發揮更大作用」,直接支出「擴大內需」。上次出現類似的話是在2014-2015年,當時緊接而來的是數以萬億計的PPP,是數以千億計的專項建設基金,是說不清多少規模的政府性產業基金、引導基金。

那麼下半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類似的情況也會發生,但形式上可能和過去相比更有針對性,專項債、專項資金、專項基金可能會增加。

除此之外,基建力度將會繼續加碼,今天的這次會議,專門提到了基建——「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上半年我們由於「去槓桿」「強監管」的整治風暴,地方融資平台和地方債務遭到嚴查,導致基建增速掉得太厲害了,這直接拖累了整個經濟增速。那麼下半年,基建項目必然會成為一個發力點。

但是,基建要「穩增長」,那麼地方平台的債務風險又怎麼破?

又是一個「走鋼絲」的藝術。

改革開放、重在開放

本次會議有這樣一段提法——「推進改革開放,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

改革提的不多,開放力度更大、更具體,顯然,改革開放方面重心轉向開放。而回顧過去幾次會議,這部分一直強調的是對內改革,國企、財稅、金融基本每次必提,但這次幾乎沒有提起,很可能在「穩」字當頭之下,這塊改革又難有什麼進展了。

關於「開放」的措施,有兩點說的很具體,一是大幅放開市場准入,再結合「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可以見得我們又要優待外資企業了,越是毛衣戰,越要改善營商環境;

二是今年11月5-10號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規格會比較高,這是我們主場外交、主動開放的重要窗口,要向老美及其他國家秀一下我們的「肌肉」。

樓市表述重大調整

當然,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最關注的還是樓市問題,可以發現,關於這次樓市的表述,畫風出現突變。

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足以說明這一次政策基調的與眾不同。

因為過去的調控樓市表述,往往都是這樣的。

本來我們一聽「堅決遏制」,馬上感動得熱淚盈眶,以為房價要降了;沒想到後面的限定詞是「部分城市」——也就是說,除了一兩個城市需要「遏制」一下。

而就這一兩個城市,還有個限定詞「過快上漲」呢——從一個月漲2000變成一個月漲1900,地方都可以宣稱「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遏制」。

而今年的表態「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就不再留有餘地。別說過快上漲了,你就算慢慢的漲,偷偷的漲,變相的漲也不行。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提出,若是貨幣放水再度流入樓市,那麼後果將比以往更加可怕。《再見!中國房子!》

首先,從國內情況來看,我們已經找不到可以接盤的人了。2009年之所以能這麼干,是因為企業槓桿率不高,2015年還這麼干是居民槓桿率還有空間,然而現在居民槓桿已經加無可加了。

更有國際風向的變化,全球流動性的收緊,加之中美毛衣戰的影響,若是繼續加大資產水位差,那麼資本外逃必然無可避免,目前人民幣匯率已經一貶再貶,若是一旦失控,那麼想必日本當年的危險一幕或將重現,投資人大量拋盤,而泡沫一旦破裂,那麼造成的無疑是驚天危機。

因此,對於房地產市場,這次會議放出了「下決心解決好」的重話。所以,接下來,雖然財政會更加寬鬆,貨幣也會更加寬鬆,但樓市一定會愈發收緊。

樓市風向如何變化?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好」樓市問題呢?如何「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呢?

中央提出的是「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

而作為改革的風向標,中央政治局開完會,深圳龍頭調控立刻升級了,立即開始「整治市場秩序」!

主要內容是:

1、暫停企業是單位、社會組織等在深圳購買住宅;

2、從新政發布之日起,新成交的商務公寓5年內禁售,新供應土地的商務公寓一律只租不售;

3、從新政發布之日起,居民家庭新購買商品住宅(包括新房二手房,不含人才房、安居型商品房)自取得不動產登記證書起3年內禁止轉讓;

4、購房人離婚2年內申請商業貸款或者公積金貸款的,按照二套房執行首付不低於70%執行。

5、新房銷售儘可能採用「線上誠意登記、公證搖號」、「線下公證選房」的銷售方式。

我們知道,中國樓市的問題根本不在於「數量型問題」(中國根本就不缺房),而是在於「結構性問題」(炒房的太多,剛需族被碾壓),因此,想要解決中國樓市問題,就必須解決炒房問題!

而深圳的炒房問題實在是觸目驚心,在《深圳重要調控文件流出,樓市真相令人震驚!》中我們也提到過,深圳一紙文件暴露出竟然一半買房都是炒房!

經過官方統計,2017年,深圳不動產一買一賣間隔時間不到3年的商品房是217.6萬平米,佔二手房銷售面積的46%,不可能有剛需住三年就賣掉的,所以簡單理解就是有一半的買房行為都是短期投機炒作。

那麼炒作的莊家是誰呢?

企業,就是其中之一。

據wind數據顯示,多家上市公司持有房產,截至2018年一季度,投資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已增至上千家,總共持有投資性房產市值超過9000億元。投資性房產並不包括自用房地產,以及作為存貨可銷售的房地產。2017年以來,部分上市公司涉嫌「炒房」,通過出售房地產資產獲取利潤。

若是企業不好好搞實業,反而把大量的資金進入房市套利,那麼其他行業和領域的資金就會被抽干,那麼中國的實體經濟能好嗎?

與此同時,限售力度也會再度加碼,此前,限售是「刑不上一線城市」,但此後住宅限售開始在一線城市全面實施。而漫長的時間,也將成為「高槓桿者」者的當頭一棒!

因此,深圳的「風向標」告訴我們,這輪調控會有三大趨勢,要限制企業購房,限制離婚後購房,限制短期內賣出。樓市由此進入「強管制」時期,在「外部環境變化」出現緩解之前不會放鬆。

無論如何,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麼嚴厲的表態,切莫讓他再變成一句空話。正如這兩天被到處傳但被否認的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音頻所說:

我已經老了,財務也自由了,30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可憐,如果國家走錯了路,這輩子有可能你們都要洗洗睡了!

臨走請點下方留個手印,如覺得文章不錯,請分享給親朋好友讓更多的人看到。

[EMBA雲課堂]

針對新手小白、職場精英、家庭管家3類人群

為您提供2018年最新的10種投資戰略

10年磨一劍

給你易學易懂的終身賺錢寶典

《來自哈佛的投資理財課》

輕鬆做到「錢賺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BA 的精彩文章:

C羅為獻血從不紋身,150萬歐元賣了金靴獎盃,你只知道他踢球厲害!其實公益也無敵
一代人記憶的終結!這個比QQ還「老」的通訊軟體宣布正式關閉

TAG:E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