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不想得病,這幾句話一定記牢!

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不想得病,這幾句話一定記牢!

中國是糖尿病第一大國

糖尿病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健康和經濟負擔。

2007年,楊文英教授和她的研究組做了一次全國性調查,並將調查結果發布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升至9.7%,患者人數高達9240萬

圖:中國是糖尿病第一大國

據2013年權威部門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佔總人口的50.1%。也就是說,不到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每兩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屬於糖尿病前期。根據這項開展於2010年的調查,我國糖尿病患病率超過美國(11.3%),患者人數達1.14億,超過印度,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糖尿病第一大國。

圖:30多年來中國糖尿病患病率走勢(來源:Chan J.C., Zhang Y., Ning G. (2014 Dec). Diabetes in China: a societal solution for a personal challenge.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 969-79)

解密中國「小糖人」的爆發原因

在中國,曾經被稱為「成年型」的2型糖尿病近年來有年輕化、低齡化、幾何級化發展的趨勢。

那些胃口好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小胖墩」已經逐漸成為搶佔成年糖尿病「地盤」的主力。

細想中國糖友幼年化現象,一是也許和節儉基因有關,再者就是中國經濟發展以及國人肆意飲食不加節制的後果。

生活可口可樂化

在祖父輩生活中沒有可口可樂等碳酸帶氣飲料的年代,溫飽也成問題,那個時候糖尿病三個字對於整個國人都是遙遠的事情。

但今天,從嬰幼兒開始,解渴這件簡單的事情,有太多機會被可口可樂、雪碧等代替了我們原來「甜蜜的井水」。等成年工作以後,不是快速以雞腿堡等各種快餐而解決,就是常常出入高檔酒店開會、吃飯,將滿桌的珍饈佳肴收入肚中。這樣的生活,誰都無法抵擋。

「吃得多」、「吃得好」、「吃得精」,青少年的三吃生活,也是造成糖尿病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原因。

久坐不動的一代

科技的發展、經濟的提升,帶給中國人的不單是飲食結構的改變,也是出行方式的改變。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幼都普遍開始享受家庭小汽車帶來的舒適和便捷,不知不覺間,就給人體帶來了改變。

據統計,一位男性在擁有小汽車以後,體重將平均增加1.8公斤,達到肥胖標準的可能性將增加一倍,而中國的小胖子比例已經是幾十年前的好幾倍了。

工作環境加上交通工具的變化,令中國中產階級和白領階層的體力活動明顯減少,一個龐大的「久坐群體」的形成,是糖尿病廣泛流行、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的重要因素。

有調查顯示看電視這件再平常不過的生活,也和糖尿病的多發密切相關。哈佛大學著名的「護士健康研究項目」發現,每天看電視兩小時,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14%。分析認為,看電視是所有靜坐活動中健康風險最高的一種,原因可能是看電視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很容易吃東西、喝飲料。

放緩邁向糖尿病的腳步

減輕5%的體重

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鍛煉,但只要體重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

做事前3次深呼吸

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 3 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睡眠在6~8小時之間

睡眠經常不足 6 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翻番;而睡眠超過 8 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 3 倍。

不要獨居

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 2.5 倍。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防治記個數字歌

糖尿病不是一種孤立的疾病,患者往往有高血壓、血脂紊亂、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等,必須看到代謝綜合征這個整體。代謝綜合征是一個典型的「不良生活習慣病」,治療必須從改變生活習慣入手。

必須記住:

一個信念:與肥胖決裂;

兩個要素:不多吃,不少走;

三個不沾:不吸煙,不飲酒,不熬夜;

四個檢查:定期查體重、血壓、血糖、血脂;

五六個月:減肥不求速成,每月減一兩公斤即可,五六個月就見成效;

七八分飽:飲食上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吃序顛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飽,以素食為主,同時保證營養均衡;進餐時先吃青菜,快飽時再吃些主食。

肌肉是天然降糖葯

大家知道人為什麼衰老?人衰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流失。你看老人顫顫巍巍,他肌肉拿不住了,肌纖維是人生下來是多少條,每個人就是多少條,固定了。 然後從三十歲左右開始,如果您不刻意鍛煉肌肉的話,逐年丟失,逐年丟失,丟的速度還很快,到75歲,您的肌肉剩多少?50%,一半沒了。

現在多見的2型糖尿病,就和肌肉消失有關。因為胰島素要發揮降血糖的作用,需要「助手」的幫忙,即胰島素受體,而這個助手存在於肌肉細胞上。如果你長期不鍛煉,隨著肌肉減少,「助手」的數量減少,降糖的作用就漸漸發揮不出來,血糖就上去了。 所以運動鍛煉,特別是負重鍛煉,是保住肌肉最好的辦法。

45歲後多關注血糖

血糖指數為 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 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專家建議,45 歲後、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住。

糖尿病的10條醫囑

1

糖尿病比你想像的更嚴重

中國有將近1/3 中國患者沒有得到治療,很多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得病,等到發現時,併發症已經開始威脅生命。

糖尿病之所以成為「漏網之魚」,是因為其早期沒有明顯癥狀。而糖尿病的真正可怕之處在於併發症,它可引起失明、尿毒症、心梗、肢體殘廢……

2

患上糖尿病,一定按時用藥

很多朋友覺得自己糖尿病並不嚴重,不按時用藥也沒什麼不舒服的,索性有的時候忘了吃藥就不吃了,以至於經常吃幾天停幾天。

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高血壓是一顆「延時炸彈」,當血糖長時間得不到控制的時候,身體各部分的器官包括心臟、血管、眼睛、腎臟、下肢等等就會受到傷害,導致各種併發症發生。所以,一定要定時用藥。

3

控制好血糖,飲食和運動甚至比用藥重要

絕大部分的Ⅱ型糖尿病都是習慣病,用藥只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的代謝,但是如果習慣不改,血糖不會控制好的,所以說飲食和運動甚至比用藥重要,下面這些就是很容易養生的小習慣: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吃高熱量食物前喝兩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習慣喝醋,最好飯前吃點放醋的涼拌菜。

美國研究發現,每周吃快餐 2 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所以盡量在家吃飯。

德國科學家發現,肉桂有助於降血脂,進而防止糖尿病危險。

芬蘭研究發現,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 4 小時,每天 35 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 80%。

4

吃飯得定時、定量

老實說,沒有哪一種食物是降糖的,所有的食物吃進肚裡,都會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只不過速度快慢而已。 因為人體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消化吸收利用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更多的是針對某個人而言,哪個更容易升糖,哪個比較不容易升糖而已。

籠統來講,食物種類攝入越多,它們在腸道中通過時間也會相對複雜,升糖速度相應也比單吃某一種食物更慢些。 所以,一頓飯不要只吃某一種食物,即使是認為是血糖指數較低的食物。

無論如何,要控制好病情,管住嘴很重要。用餐時間和用餐量都有講究。

【定時】糖尿病患者要合理安排每天進餐的時間,兩餐相隔 5~6 小時,至少 4 小時以上。定時進餐,到了該吃飯的時間,即使不覺得餓,也要吃飯,防止餓急了吃得過多,食量難以控制而造成血糖波動。

【定量】具體每個人每天要吃多少,需要營養師或者醫生根據個體的情況確定。下面這些推薦量可以供大家參考,重量都是沒有烹調前的生重(g/d 即 克/天):

【主食】男性 250~300 g/d,肥胖者 200~250 g/d;女性 200~250 g/d,肥胖者 150~200 g/d。

【蔬菜】每天至少 500 g,能吃到 1000 g 更好。

【油脂】男性 25~30 g/d;女性 20~25 g/d。

5

注意飲食搭配是關鍵

其實糖尿病患者,有些食物只要吃一點點,就會導致總能量超標、血糖很快上升、又不能達到填飽肚子的效果,所以不建議吃,糖、肥肉、甜點這一類。

糖尿病控制飲食主要是兩點,一個是總能量、一個是升糖指數(GI)。平時在保證營養均衡的情況下,盡量吃些 GI 低的食物,這樣就能吃得「多一些」不至於很快感到餓。

如果真的嘴饞了,高 GI 的食物也可以吃點,但是記住不能多,而且其他食物的量也要有相應的減少。

6

高膽固醇食物一定少吃

據統計,糖尿病者超過 70%是死於包括心梗、腦梗等在內的心腦血管病。而且有數據表明,身體里每增加一單位的膽固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就會增加 30%以上。想想吧,多可怕!

7

鹽也得少吃,還有加工食品

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病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限鹽。一般而言,每人每天的鹽控制在 5 克(約一個啤酒瓶蓋的量)以內。覺得食物沒有味道,可以用姜、香油、香菇等給食物提味。

除了炒菜時少放鹽以外,你還應該時刻警惕生活中那些含「隱形鹽」較多的食物。

8

減點重,血糖好、併發症也少

過於肥胖的體型是血糖控制的隱患。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也就是說,身體對胰島素的利用效率不好了。所以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明明還是原來的飲食運動習慣,也按時吃藥打針了,但是血糖就是控制不好,只得調整治療方案。

如果發現自己血糖控制不好,除了及時去看醫生,還要注意看看自己,是不是腰圍粗了,體重漲了。以血糖平穩為前提,按照自己的體型嚴格控制飲食,每周至少運動 150 分鐘。

9

血糖按時查,併發症也得年年查

很多朋友覺得按時查查血糖,血糖正常就沒事了,其實糖尿病是一種能侵害全身的慢性疾病。能按時測血糖很好,但是也得按時(至少一年)查一次有無輕微的併發症,因為往往等到併發症癥狀明顯就晚了。常見併發症如下: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早期往往是不會出現癥狀的,而到了晚期,卻沒有良好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糖尿病腎病】可做 24 小時尿白蛋白定量,或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測定、腎臟 B 超、隨機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UmAlb/Ucr)等專項檢查。

【糖尿病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上下肢感覺異常。通過神經肌電圖檢查,可以在早期發現是否出現改併發症。

【糖尿病性心臟病】許多糖尿病患者由於感覺神經受損,往往表現為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即便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也不會出現疼痛等警示癥狀,因此十分危險。

【糖尿病足】是否出現手足麻木、疼痛、螞行感等異常?有無間歇性跛行或靜息痛?有無足部畸形?皮膚色澤是否正常?皮膚有無老繭、破損及潰瘍?

【骨質疏鬆】通過檢查骨密度,觀察是否骨質疏鬆。

10

一定不要碰煙酒

雖然我們常常說,糖尿病人吃東西其實沒有什麼禁忌,在控制量的前提下啥都可以吃,但是,還是有兩個東西要嚴格忌口:煙、酒。

【戒煙】煙中的有害成分,比如尼古丁,可以損傷血管,對於糖尿病人而言,長期的高血糖,就已經對血管壁造成了一定的損傷,如果還吸煙的話,對於血管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長此以往,許多和血管相關的糖尿病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都會找上門。

【限酒】喝酒,特別是空腹喝酒可以誘發低血糖,而對於服用磺脲類降糖葯(常見藥名是格列 XX)的糖尿病人而言,就更加危險。所以,糖尿病人不應該喝酒。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併發症:失眠、尿毒症、心腦血管疾病、肢體殘廢……

- END -

文章來源:素食、金融五道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枕頭底下放經書,錯失功名
法句經故事集——心念容易飄浮不定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