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暗殺與報復,破壞與潛伏,軍統特工在淪陷區的鋤奸戰

暗殺與報復,破壞與潛伏,軍統特工在淪陷區的鋤奸戰

原標題:暗殺與報復,破壞與潛伏,軍統特工在淪陷區的鋤奸戰



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後,軍統局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忠義救國軍。這支抗日力量長期游擊於敵後;同時,還派出了大量的特工人員在淪陷區執行暗殺、破壞、策反等任務。

影視劇中被刻畫成「冷麵魔鬼」的軍統特工們在歷史上的另一面亦是熱血澎湃的愛國青年,為了抗日救亡,他們孤身犯險,深入敵後,不少人為之獻出年輕的生命。據長期服務于軍統局的沈醉回憶,抗戰期間,軍統局僅正式在冊的犧牲者就達1.8萬人,其他不知名的附屬人員犧牲者更多。


這是抗日戰爭中的另一個戰場,亦是一段蕩氣迴腸的往事。


「復興社」與抗戰前的鋤奸行動


在「諜戰劇」的影響下,民國特務機構「軍統局」幾乎家喻戶曉,然而在大多數諜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對「軍統」這個帶著些神秘和恐怖色彩的機構展現得非常失真,漏洞百出。歷史文獻中的「軍統」有狹義和廣義兩層說法,狹義的軍統特指成立於1938年,改組於1946年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軍統」一詞就是這個機構的簡稱;而廣義的軍統時間範疇則要長得多,它包含了20世紀30年代的「復興社時期」,抗戰中的「軍統局時期」以及1946年改組後的「保密局時期」,文藝作品中最容易將三者混為一談。要了解抗戰時期的「軍統局」,則不得不提及一個在20世紀30年代,出沒無蹤的秘密團體——藍衣社。


在大多數情況下,「藍衣社」所指的即是「中華民族復興社」(簡稱復興社),1932年2月由康澤將起草條例呈報蔣介石並獲批准而建立,社長由蔣介石兼任,而社內事務主要由書記滕傑、宣傳處長康澤、特務處處長戴笠等主要成員負責。復興社的核心為「三民主義力行社」,力行社成員僅300餘人,皆由社長蔣介石親自擬定,多為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少壯派」軍官。復興社的外圍則包括了「革命青年同志會」 「革命軍人同志會」 「中國革命同志會」 「忠義救國會」 「中國文化學會」等組織,僅從這些團體的名稱來看便能知復興社的組成人員遍布士農工商各領域。復興社因組織形式與義大利的「黑衫黨」、德國的「衝鋒隊」相似,曾一度被黨內外抨擊為「法西斯組織」。民國時期著名的「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之口號正是出自復興社創辦的《中國革命》 《中國日報》等機關刊物中。


力行社是復興社的組織核心,而復興社與社會上聞名的「藍衣社」又有何關係呢?嚴格說,藍衣社並不完全等同於復興社或力行社,其社名出自黔人劉健群所寫的一本名為《中國國民黨藍衣社》的小冊子,在這本小冊子中,劉氏認為中國國民黨自北伐完成後日益懈怠、組織鬆弛、黨部衙門化、幹部官僚化,故必須從現有的數百萬黨員中選拔精英,組織藍衣社,重建黨的領導權威。劉健群在建社小冊子《貢獻一點整理黨的意見》中的第一條明確指出「日本軍閥,對我已展開全面侵略,籌謀對策,刻不容緩」的危機局勢。第二條針對黨內提出「領導我們的黨,組織渙散,紀律鬆弛,與民眾逐漸疏離,與黨員逐漸脫節」等問題。第三條則建議「主張別組一『中國國民黨藍衣社』,重振黨紀,重建民心,庶幾黨國有力,而敵寇可御」。後因種種原因,組建「藍衣社」的建議並未被蔣介石採納,但劉健群的治黨理念幾乎都在復興社中得以實行。據馬振犢所著的《國民黨特務活動史》一書記載,藍衣社之名在社會上被傳開是因復興社的「華北抗日宣傳總隊」在華北活動時期,自任「總隊長」的劉健群指令「華北抗日宣傳總隊」的成員們一律著藍衣進行活動,導致「一時間『大批藍衣社分子在華北活動』的消息廣為流傳,引起了日本華北駐屯軍的恐懼,藍衣社由此名聲大噪。在日方的外交干涉壓力下,劉健群終於在1935年4月被調回南京,所謂的『藍衣社』也就此煙消雲散了。」


從20世紀30年代初期開始,日本軍方就已開始為全面侵華做積極準備,土肥原賢二等大特務到處物色北洋政府時期的失意政客,企圖利用他們建立傀儡政權以達到分化、蠶食中國之目的。面對日軍的利誘,北洋時期著名的大軍閥張敬堯賣國求榮,在1933年春日軍進攻我國長城一線之際,答應為日本效力,並企圖與日軍勾結髮動政變,宣布華北獨立,建立親日偽政權。得知此消息的蔣介石立即令特務處處長戴笠制裁漢奸張敬堯。5月2日,戴笠令復興社特務處駐華北地區的特派員鄭介民聯絡天津站長王天木和北平站長陳恭澍執行鋤奸行動。當得知張敬堯藏身於中國人難以管理的六國飯店後,王天木、白世維等人潛入飯店,摸清了張敬堯的住所。5月7日這天,白世維發現張敬堯後拔出手槍對其連開三槍,張敬堯胸部連中兩彈,送往醫院後即喪命,而白世維等復興社特工則在成功刺張後全身而退。


除了鐵血鋤奸行動,策反與收集情報也是復興社最擅長的工作。1936年5月,日軍扶持德穆楚克棟普魯(即德王)組織偽蒙古自治軍政府,企圖分裂我國內蒙古。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戴笠派出特務處人員對偽旅長安華庭、偽團長王子修等人進行策反,並收集到大量有利於國軍的情報。在「綏遠抗戰」中,安華庭、王子修等部宣布投誠,並配合傅作義的第35軍對偽蒙軍進行有力反擊,國軍於1936年11月24日克服百靈廟,粉碎了日本分裂內蒙古的陰謀。戴笠的特務處成員王植甫、苗秀圃、李賀民等人為「綏遠抗戰」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復興社功不可沒。

誕生於烽火中的「軍統局」



抗戰爆發前,日本特務在華活動日益猖獗,各路漢奸在日軍的引誘下蠢蠢欲動,漢奸殷汝耕更是在日軍的收買下成立了冀東偽政權。鑒於兩國尚未處於全面戰爭狀態,國民政府不便公開緝捕日諜,於是蔣介石令戴笠用「以特製特」之法對抗日軍的「以華制華」政策。戴笠派出的特工人員以驚人的效率在1936年前後破獲了所謂的「護清鏟民會」 「華南會」 「先鋒隊」 「自治會華北分會」等敵特組織。


活動於華北的復興社一直醞釀著一個重要計劃,即活捉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首腦殷汝耕。早在1936年9月,「特務處」的河南站副站長尚振聲就與「冀東保安總隊」第一縱隊長張慶余、第二縱隊長張硯田取得聯繫,並計劃讓二張倒戈時捉拿漢奸殷汝耕獻給南京政府,可惜這一計劃因「西安事變」的發生而終止。七七事變後,此時已調屬陳立夫所管轄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此調統局不等同於後來的「軍統」)任第二處處長的戴笠立即派人與二張取得聯繫,並策動其於7月29日凌晨發動「通州起義」,投誠部隊一舉逮捕了漢奸頭目殷汝耕(後被日軍劫走),並向日軍憲兵隊發起進攻,搗毀焚燒日軍兵營。在這一事件中喪生的日本人共計200餘人,史稱「通州事件」。


全面抗戰第一年,復興社在敵占區的鋤奸行動曾一度達到高潮。例如上海淪陷後,日軍開始籠絡大批漢奸商人準備成立一名為「上海市民協會」的偽機構為其建立偽政權成立做鋪墊。對此,國民政府派出復興社特工秘密潛入敵占區,於1937年12月先後刺殺了為敵偽服務的南市水電公司經理陸伯鴻、上海「米大王」顧馨。鋤奸行動對與日軍合作的漢奸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日軍處心積慮想建立的「上海市民協會」就此胎死腹中。1938年3月28日,「特務處」的特工王文率行動組潛入北平,準備對偽「維新政府」頭目王克敏進行暗殺,後來刺殺行動雖未成功,但依舊造成不小的轟動,令身處北平的漢奸們人人自危。

儘管復興社在抗戰前期的鋤奸行動中屢立戰功,但這畢竟是一個半秘密性質的團體,在黨內外曾多次被反對派冠以「法西斯組織」之名進行抨擊,調遣行動亦多有不便,例如戴笠的「特務處」就不得不掛靠在陳立夫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不等同於後來的軍統)名下。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抗戰爆發後,無論是戴笠還是蔣介石都希望特務組織能早日正規化。早在1937年9月中旬,蔣介石就召集調查統計局局長陳立夫和力行社骨幹康澤、劉健群三人談話,蔣指示說:「現在抗戰已經開始了,過去秘密的小組織形式不合需要了,要來一個大組織,把黨部的(指陳立夫的調統局)、同學的(指復興社)和改組派都團結起來,並以此為中心,再求各黨各派的團結和全國的團結,你們去研究一下。」


得到了蔣介石的授意後,戴笠開始著手對特務組織的改組。鑒於戴笠在陳立夫麾下倍受排擠,故其希望建立一個直屬於侍從室,由蔣介石直接領導的組織。1938年3月29日到4月6日,中國國民黨五屆四中全會在武漢召開,這次會議提出了大力擴充特務組織的主張,最終決議將原屬於陳立夫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擴編為「中國國民黨中央調查統計局」,即人們熟知的「中統」。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維持「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之名不變,擴編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其班底為戴笠的「特務處」人員,職能側重於對外抗戰。


1938年8月,軍統局正式掛牌成立,局長由蔣介石侍從室第一主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賀耀祖兼任,副局長由負責實際組織工作的戴笠擔任。戴笠雖身居副職,但掌握實權,軍統上下皆以其為最高負責人,習慣上稱之為「戴老闆」。在軍統局組建的同時,曾名震全國的「復興社」正式宣告解散,其成員一部分併入當年春季成立的 「三民主義青年團」,另一部分則隨戴笠進入軍統局,成為軍統局的「底子部隊」。


國共特工合作斃敵

武漢會戰結束後,抗戰進入了相持階段。正面戰場上的慘烈會戰暫告一段落,但敵後驚心動魄的搏殺卻絲毫未曾停歇,遍佈於全國各地軍統站的特工們紛紛出動,與日偽軍展開了一場場暗殺與報復、破壞與防禦、策反與潛伏的博弈。


1938年8月7日,駐河南彰德的偽「皇協軍」第一軍軍長李福和及日軍官佐十餘人在檢閱部隊時被副軍長徐靖遠率部擊斃,策反徐靖遠的正是軍統河南站的特工;1939年2月19日,偽維新政府外交部部長陳籙在大年初一這天被軍統特工劉戈青擊斃;1939年8月11日,軍統廣州站派人策動駐守白雲山的日軍營地的廚師李昌德在日軍飯菜中投毒,造成日海軍陸戰隊第115聯隊的19名士兵中毒身亡……


軍統在全國各地與敵偽軍的一系列暗戰中,發生於1940年5月的「刺殺吉川貞佐案」 尤其值得一提。1940年2月,軍統河南站行動組長牛子龍刺殺了偽開封警備司令劉興周,這次鋤奸引起日軍「華北五省特務機關」的頭目吉川貞佐的注意,並準備對軍統河南站實施報復行動。為了搶先一步打擊敵人,牛子龍搶先聯絡上中共黨員吳鳳翔,讓吳利用自己在抗戰前曾被國民黨逮捕入獄的特殊經歷去向日軍詐降。吳鳳翔依計行事,果然成功騙取吉川的信任,打入敵人內部。5月17日晚,吳鳳翔與軍統人員裡應外合,一舉將吉川貞佐以及在場的五名日本軍官盡數擊斃。吉川之死轟動開封,日本陸軍大佐皆川雅雄設立「仁義社」特務機構繼續對抗中國特工,但僅7個月後,皆川雅雄也命喪于軍統特工的槍口之下。「刺殺吉川貞佐案」也算是國共兩黨的特工人員在抗戰中合作抗敵的經典範例。


「兩統」人員在敵占區的鋤奸、破壞、暗殺等行動引來了日偽軍的瘋狂報復。1939年3月,叛國投敵的李士群、丁默邨在上海極司非爾路76號正式成立了偽「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工總部」,這個被稱為「76號」特務組織自成立起便配合日軍對重慶方面派出的特工展開大圍殺,給軍統造成不少損失。1939年9月,曾組織刺殺漢奸王克敏的王文再次潛入北平執行任務,不幸被捕,幾個月後被日偽殺害,年僅30歲;曾刺殺了投靠日偽的青幫流氓頭目季雲卿的軍統著名殺手詹森,於1940年秋被汪偽「76號」特務誘捕殺害;準備刺殺敵偽特務頭目丁默邨的中統美女特工鄭蘋如因身份暴露而被捕,年僅23歲的她從容就義;「76號」以反間計策動軍統上海區區長王天木叛變,進而導致北平、天津地區的軍統站遭受毀滅性打擊,軍統天津站負責人陳資一、曾澈不幸被害……在淪陷區,大量的軍統人員堅持與敵偽特務進行殊死搏鬥,為此也付出了慘重代價。以軍統武漢區為例,從1939年至1940年這三年中,共有170餘名軍統人員被捕,其中50餘人被日軍殺害。


國際戰場中的「軍統」



中國特工破譯日軍偷襲珍珠港密電之事早已被中外史學界認可,但中方的破譯者究竟是誰卻一直眾說紛紜,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即是戴笠一手培養的軍統女少將姜毅英破譯了「珍珠港密電」並間接導致了「中美合作所」建立,可惜此說法尚缺乏有力佐證;而另一種說法為軍事技術委員會主任專員池步洲破譯了密碼,目前此說法似乎更為可信。無論「珍珠港密電」是否為軍統所破譯,但美國海軍在戰爭爆發後與軍統合作,成立了「中美合作所」之事確是事實,該機構建立後,軍統不僅活躍於國內的敵後戰場,同時也與千里之外的「緬甸戰場」 「太平洋戰場」發生了聯繫。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橫掃東南亞,盟軍節節敗退。為配合盟國抗日,國民政府於1942年春組建「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在印緬戰場同樣不乏軍統人員的身影。遠征軍入緬作戰時,軍統也派出了一批工作人員隨軍出征,不少來自「星子訓練班」的女學員被分配在孫立人的部隊里擔任譯電員。緬甸戰局失利後,這些女譯員也隨部一同撤往印度。撤退途中,當部隊電台抵達印緬邊境一個叫「當坡」的地方時,不幸遭到堵截日軍的突襲,經過一場血戰,護台的士兵全部犧牲,僅剩7名軍統女譯員被敵人逼至山上。前方日寇步步緊逼,而身後已是懸崖絕路,七名軍統女子自知突圍無望,又堅決不願被日軍所俘,於是抱定必死之心,每人高呼一聲「中華民國萬歲」後,有的女譯員拉響了手中的手榴彈,沒有手榴彈的則縱身跳下山崖,終無一人被俘。這段故事之所以會被人知曉是因有一名女譯員跳崖後未死,被緬甸當地克欽族游擊隊所救,並留下了這段敘述。遺憾的是這位女譯員在不久後也因傷勢過重而犧牲。1942年4月1日(即軍統成立紀念日),軍統為這七位異域捐軀的女譯員舉行隆重的追悼會,會上軍統唯一的女將軍姜毅英親致祭詞,以表哀悼。後來姜毅英在其辦公室窗外種了七支連根的美人蕉,被軍統人員稱為「七姐妹花」。


1942年5月,美國海軍中校梅樂斯奉命前往中國建立美軍的「抗日根據地」。1943年4月,梅樂斯與他的中國合作者戴笠共同組建了一個指揮體系獨立於中國戰區的陸軍系統之外,不受駐華美軍司令指揮,直接由軍統局與美國海軍部聯合負責的機構——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中美合作所」不僅為軍統訓練了數萬武裝游擊隊,同時還在全中國範圍內建立起156個氣象站,這些氣象站掌握的氣象資料除中國內陸及沿海之外,還遍及整個東南亞地區與部分太平洋地區,它們與太平洋戰區的美軍艦隊有直接聯繫。美國二戰學者杜彬斯認為「中美合作所的氣象台於1944年至1945年間工作頗為順利,當美艦隊向西挺進時,重慶的氣象總台就成為美艦隊對日作戰的主要氣象情報來源」。談及氣象站在太平洋戰爭中所起的作用時,杜彬斯寫道:「中國的氣象報告,在進攻硫磺島和沖繩島時,也是不能缺少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同年9月,戴笠在上海以一出「鴻門宴」將汪偽政權的大小漢奸們一網打盡,至此,軍統特工抗日鋤奸的歷史也落下帷幕。整個抗日戰爭期間,軍統局正式編製者為4.8萬人,其中有1.8萬人為國犧牲,其麾下的武裝游擊隊與編製外人員的犧牲者更不計其數。戰時的軍統不僅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長期活動於敵後,同時還派出特工深入淪陷區,多次完成了刺殺日軍高官、剷除漢奸、截獲情報、破壞敵軍設施等任務。另一方面,為配合盟軍作戰,軍統在海外也建有不少聯絡站,畢業於黃埔三期,擔任軍統駐新加坡站站長的岑家焯更是在異國為抗日獻身,從這方面看,軍統的戰場亦是一個國際戰場。


1946年3月17日,軍統局首長戴笠因飛機失事身亡,此時的軍統局也因其「特務組織」之性質遭到社會各界的反對與抨擊。戴笠死後3個月,軍統局改組為以毛人鳳為首的「中華民國國防部保密局」,這也意味著「軍統時代」的終結。戴笠死後,章士釗為其題寫了一副輓聯,其下聯也算是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個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特務機構做一總結——「譽滿天下,謗滿天下,亂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後人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明朝身居高位的張居正為何不去重用海瑞?
和珅的官場權術:兒子娶公主,女兒嫁皇族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