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補正教育?治療教育?是個什麼東東?

補正教育?治療教育?是個什麼東東?

簡介:

可兒媽媽,北京習樂園兒童村的創辦人,線上家長公益課堂創辦人,治療教育工作者,北京家長公益課堂講師,曾跟隨日本的塔卡老師系統學習兒童治療教育,福建海西第一屆補正教育畢業生,著名中醫徐文兵老師厚朴中醫學堂五期臨床班學員,具備多年的治療教育一線實踐工作經驗,具備專業中醫知識,一直以來在學校協助主班老師,對於孩子物質體能量層面的需求提供幫助,為華德福社區家長課堂提供簡單實用的保健諮詢服務,並為家長們進行兒童推拿按摩保健手法及艾灸治療的培訓指導。

我之前曾經在北京市某公立學校小學部做輔學教育工作,與老師、家長及孩子們交流期間,發現現在的孩子過於專註於學習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本身就是問題產生是根源,越來越多的困惑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踏上了學習與找尋之路......

後來,找到了華德福教育,遇到了來自日本的塔卡老師和他的治療教育,遇到了著名中醫大家徐文兵老師,專註於學習和實踐治療教育及中醫,再後來遇到了補正教育,遇到了親愛的Beate Schram老師,不同哲學背景跨界的思路,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明顯的差異的同時,也體會到了東方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的學習,為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在學習實踐中,發現了人智醫學的許多觀點,都在中醫哲學理論中找到了更為開放的思路及方法。於是不斷將不同哲學背景的思路相結合併加以整理,希望能夠給家長帶來更接地氣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更有效地幫助有需求的孩子們!

綜上所述,文中觀點,僅代表可兒媽媽個人觀點。每個人的理解能力及認識不同,也許有錯誤的思路及不到之處,希望朋友們可以提出指正並不吝賜教!

我們從頭說唄......

跟朋友聊起來專業的時候,大家都是一臉的茫然,補正教育?這麼多專業術語......可兒媽媽啊,你這是搞的是個什麼東東?

關於補正教育,解釋一下哦......

(1)什麼是治療教育?什麼是補正教育?

答:治療教育,適用於廣泛性發展障礙(簡稱:ADHD)人群及所有心靈受到傷害的特殊需求的群體,為這個群體提供相應所需的幫助。適應人群:如發育遲緩,唐氏綜合症,自閉症,阿斯伯格綜合症,學習困難症,多動症,威廉姆斯綜合症,腦癱,狂躁症及抑鬱症,癲癇症等

補正教育,同樣適用於廣泛性發展障礙的群體,是面向學齡前及學齡期的青少年中,學習困難及注意力缺失、社交問題、初級感官發展受到外力干擾的孩子,進行專業測評後提供的有針對性的幫助。

(2)普通孩子需要治療教育和補正教育嗎?你們教的孩子,都是問題兒童嗎?

答: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需要治療教育和補正教育,我們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形成了內在的不平衡,就像我們找中醫看病一樣,明明感覺沒病,中醫檢查後,也會給你提出一些建議及思路,真正能夠達到陰陽和平的人少之又少。

來習樂園學習的孩子,並不是問題兒童,包括自閉症兒童,他們沒有智力問題,孩子們只是發展過程中受到了不當的干擾,有點兒「跑偏」,這個階段遇到了暫時的困難,需要專業的幫助,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幫助後,是要回到普通兒童群體中去的。

如果體制內傳統學校的老師有足夠的耐心與愛心幫助並接納孩子,經過療愈指導的自閉症的兒童一樣是可以回歸傳統教育群體的。

(3)問:治療教育和補正教育的區別是什麼?

答:簡單的區分,補正課程是支持在一般學校學習的孩子,在學習(包括注意力問題,書寫困難及閱讀困難)及人際交往方面有困難的孩子,同時這並不意味著補正課程不適用於特需孩子,後面會談到兩者的差異性。教師需要根據對孩子的實際測評結果得到的信息,為孩子設計相應所需的課程,課程設計應盡量注重趣味性,可操作性,當然也會參考華德福普通兒童教育及治療教育的思路。

(4)問:我的孩子上課打瞌睡,一寫作業也是困的睜不開眼,每天睡十個小時,老師說上課還是犯困,老師最頭疼的幾個孩子,一個是我兒子,整天跟瞌睡蟲附體似的,一下課精神的很......還有幾個是搗蛋鬼,一上課就動個不停,瞎鼓搗,沒完沒了折騰,搞得別的孩子也受到影響,每次老師都會叫我們幾個家長單獨開會......唉......

你看這是不是問題?需要怎麼幫助他?你們能幫忙嗎?

答:肯定是問題。

先解釋一下孩子上課打盹和瞎鼓搗的問題根源吧。

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既:先天發展不到位的問題,就是剖腹產兒童;過早進行智力開發及智性學習而導致的問題;初級感官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干擾而產生的問題。

此類情況多見於剖腹產兒童群體中,權威數據,在剖腹產的兒童群體中,學習困難及多動的孩子,竟然佔百分之八十的比例,比例之大難以想像。就這個群體的問題,我走訪了大量的產科兒科專家學者,給出的結論是:剖腹產導致孩子對於觸覺刺激不夠,對於外在界限沒有感覺,再加上現在的父母,多數都不願意腦蠟燭包去包裹孩子,導致觸覺這一課的缺失;剖腹產孩子出生時候瞬間所經歷的驚嚇,從醫學專家給的數據是:剖腹產孩子相比順產孩子,出生那一刻,驚嚇刺激導致孩子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量大於順產孩子的2500倍,而這,是一致存在於孩子大腦中的。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和人體的情慾,感覺有關,傳遞興奮,成人的各種上癮的行為,都與大腦的多巴胺有關。可以簡單理解為腦興奮激素。

從人智學角度認為:剖腹產,孩子從一個溫暖黑暗的環境中,沒有經過過度,直接被帶到了一個冰冷明亮刺激的環境中,過度驚嚇導致孩子的生命覺受損。

咱們中醫則有七情致病的說法,恐則傷腎,很多剖腹產的孩子,日後表現出的膽小,怕刺激,腎氣不足,均與此有關。

由於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孩子耳內平衡能力的器官半規管處有積水,由於沒有外力刺激,用于思考及記憶的大腦前額葉沒有發展好。

學習及專註於某一項事情的時候,需要去思考並記憶,一個腦神經發展並不到位的人來說,過度使用肯定產生疲勞,產生疲勞後大腦會釋放一個信號:我累了,需要閉合休息!當老師要求孩子們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傾聽的時候,或者寫字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這時候,性情比較溫順的孩子,就會抑制不住自己的困意,拿著筆也能睡著......生性活潑開朗的孩子,潛意識不想讓自己在課堂上睡著,就開始如坐針氈,左顧右盼,鼓搗鼓搗這個,鼓搗鼓搗那個.....孩子在努力讓自己別睡著了......可是他還想學東西,對於老師講的,他也能用他的方式聽進去並記住,於是有的老師就會發現,這個孩子,一上課就趴桌子上睡覺,而且一直還睡不夠,下課了卻不困了......而那個搗蛋鬼,雖然上課調皮愛動,有些東西卻也能夠學進去呢,考試成績竟然還不錯......

我們知道,嬰兒出生後,除了母乳,其他的什麼也吃不了,只能靠母乳提供營養。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逐漸就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了;慢慢地,可以吃軟的固體食物了;再後來,可以吃稍硬的固體食物了......這表示,孩子的腸胃在胎兒時期,並沒有發展完善,離開母體後的前6年,孩子都在努力發展自己的腸胃消化系統。

多說一句,我們之所以建議家長注意:6歲前的兒童盡量素食,也是這個原因,不要給孩子發展過程中的功能並不夠完善的腸胃增加過重的負擔。

脾胃發展,需要大量都氣血能量,這個階段的孩子,所有的學習,都是通過模仿身邊的人,然後反覆實踐後行成的肢體記憶。六歲前的孩子,只能對於特別的、印象深刻的事情有模糊的記憶,其他的事物一般形不成記憶,即使記憶,也是短暫的,6歲以後都會逐漸忘卻。

如果在6歲前對孩子進行早期智力的開發,或者參加智性的學習培訓,包括英語口語、數學、語文拼音識字、圍棋,象棋等類似需要思考和記憶的學習,就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脾胃,而這種傷害,是很難修復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腸胃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氣血能量的支持,這個階段,如果你要求孩子去思考和記憶的話,就必須把用於腸胃系統發展的氣血能力提升到腦部,用於支持大腦完成思考和記憶,帶來的後果就是嚴重干擾了腸胃系統的發展,於是就導致孩子脾胃不和,隨後孩子就會出現挑食,厭食,積食等現象。

我們知道,大腦完成思考記憶是需要能量支持的,而一旦孩子的脾胃出現了問題,到了真正該上學學習知識的時候,卻發現,小時候那個熟讀唐詩三百首、三字經千字文倒背如流的孩子,如今卻出現了學習問題,整天看到孩子疲倦的很,似乎很努力了,孩子很累,家長卻總是被老師約談......老師會告訴家長,你的孩子上課打瞌睡,老師講課不聽,作業也不會,一定要注意讓孩子早睡覺哦......你的孩子上課搗亂,影響其他同學了,回去要好好教育哦......殊不知,這些,都是過早進行智性教育帶來的惡果......

我的中醫老師徐文兵先生曾經講過「智」和「慧」兩個字的不同定義,老師說,兒童如果智開發過早,必定會影響慧的層面的發展......過早的智性的開放及學習,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被早早束縛住,慧,自然就無從談起......

其實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只具備理性思考,「感覺」這個詞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是無從下手。在一起聊中醫的時候,提到對於某個身體的狀況可以自己艾灸或者刮痧治療,接踵而至的問題就來了:你要告訴我艾灸應該距離皮膚幾厘米啊?多少分鐘可以?刮痧刮一下幾厘米長?刮多少下?類似這樣的問題,太讓人頭痛了,問此類問題的,還都是具備高學歷的高材生......只能說,智商偏高了......

再說第三種,感官受到干擾的孩子,這是華德福教育的說法。

魯道夫.斯坦納把人的感官分成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四個類型,既十二感官,初級感官(0-7歲):觸覺,生命覺,本體動作覺,平衡覺

中級感官(8-14歲):溫覺,視覺,味覺,嗅覺

高級感官(14-21歲):自我覺,思想覺,語言覺,聽覺

十二感官息息相關,相輔相成,就像自行車的十二根支架,少了哪一根,或者哪一根出點兒啥問題,走起來都不太利索......

所以我們說,0-7歲,是人一生髮展的最為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初級感官發展良好,為我們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成年人,是非常的信任和依附的,正是基於這種信任,才最容易受到傷害。

如果在家裡,家庭成員之間相處不夠融洽,經常發生爭執甚至大聲的呵斥,吵鬧,打罵等現象,對於孩子的感官的傷害是必然的。

我們發現,一般比較敏感的孩子,家庭的氛圍都曾經不夠和諧,或者父母之間,或者長輩,總之,是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人。對於小孩子來說,大聲喧嘩,呵斥,甚至相互大聲指責對方,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我們經常在電視里看到,當父母吵架的時候,孩子會抱著腦袋捂住耳朵無助地找個角落蜷縮在那裡哭泣......稍大一點的孩子,會立刻衝到一方身邊,哭著乞求大人不要再吵了,扮演著滅火器的角色......久而久之,孩子在家裡的時候,感官就會時刻處於開放狀態,他要時刻感知空氣中的火藥味兒,一旦有爆發的跡象,小消防員提前全副武裝時刻準備著衝上去滅火......感官開放,是為了吸收外在的信息和能量,轉化為自己所用,感官是具備開合的能力的,而長期處於緊張環境中的孩子,感官時刻開放,久而久之就根本無法閉合了......這就談到了安全感的問題,家庭不夠和諧穩定,帶給孩子的不安全感,會一直伴隨著孩子......

安全感,對於我們一生的發展來說影響之大,不可忽視!

課堂上,老師發現,誰的鉛筆落在地上了,他也要去看看,窗台上飛來一隻鳥兒,都沒有注意到的,他看到了......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到他的注意力,他無法專註地學習,無法精心做自己的事情,整天都是躁動、焦慮不安......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身體沒問題,沒有過早進行智力開發,而且也不是剖腹產的......問題在這裡!

(5)你說的初級感官的幫助,是感統訓練嗎?

答:不是一回事哦。感官修復練習的涵蓋面很廣,有外在感官,內在感官,感官靈性發展等,不是感統訓練,當然有共通的一些方面。

感統訓練僅僅是針對身體層面的能力訓練。內在感官是通過外在感官的發展繼而發展出來的第二個層面,感官的靈性層面,是更高的一個層次。甚至還包括了對於自身經歷的挫折和傷害的認識及引導,這是感統訓練中僅僅對於肢體動作的訓練所不能及的層次。

好了,今天先聊這些,下次繼續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可兒媽媽的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可兒媽媽的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