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文化 起源與信仰

中華文化 起源與信仰

赤峰漠南民間文化促進會 主管單位:赤峰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註冊單位:赤峰市民政局、指導單位:赤峰市文聯、赤峰市紅山區統戰部,赤峰市紅山區文化局、赤峰市紅山區文聯、赤峰市紅山區紅廟子鎮文聯

華夏文化是神傳文化,文化的起源是仰望上天的,信仰為本,道德為尊,是一種天、地、人為一體的文化,是整個自然和人類大和諧的文化。因此古人敬天信神,「觀天道以應人道」,人類的文化與信仰相伴而行,輝煌燦爛的文明中無不閃耀著信仰的光芒。

從世界史來看,幾乎所有古老的民族都是信神的。中國是神傳文化的中心,因此這個地區又被稱作神州。華夏文明之所以長期繁榮、世代傳承,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傳統文化所蘊涵的崇高智慧,「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道德觀,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規範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使敬天、敬德、修身、愛民等道德理念深植人心。

道,即宇宙規律,是傳統文化中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宿和最高境界。無論研究哪家思想、學說,首先要把握傳統文化的整體精神,一切宗教信仰和正信的核心都是教人向善,宗旨是按照宇宙規律去做,達到人與宇宙的和諧,否則就不是正教。

古人認為,宇宙是生命的宇宙,「道」是萬物之源,是永恆不變的,人要長久,就必須人道去符合天道,人心合天心,即「天人合一」。例如老子對道的感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而老子的清靜、無為則是指示萬物復歸於道的最佳狀態。

孔子說:「惟天地萬物之母,惟人為萬物之靈」,認為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造就並賦予了人仁、義、禮、智本性等;佛家講佛法無邊,慈悲普度眾生,使人通過佛法修鍊回歸神聖莊嚴的天國世界。

人不能離開信仰,否則將找不到心靈的歸宿,失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信仰是人們對宇宙真理的極度信服和尊重,並以之作為行動的準則,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中能夠始終保持的堅定信念。

中國文化強調「悟」的過程,人在社會中,如果被物質利益所迷惑,失去了信念層面上的「悟」的內容,就會陷入迷惘狀態,只相信現實的享受,不相信未來,沒有個體自我意識覺醒,沒有敬畏的對象和價值標準,沒有心靈的約束,便會為所欲為,最終失去道德的底線,所以傳統文化中講要「悟道做人」。

表面上的法律條文只能約束人的表面行為,卻不能使人內心敬畏和信服,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可能還會犯法。而道德是約束人的心法,一切正教通過喚醒人們的良知本性,對人生真諦、生命乃至整個宇宙的意義、歸宿等有正確的認知,來幫助人們達到對於道德意識的高度自覺,幫助人們從功名利祿的貪慾中超脫出來,努力實現道德的完善,使真正的自我生命有美好的未來,從而獲得真正的幸福並得到神明的庇佑。

正教認為上天主宰著一切,人要信仰虔誠,心存謙卑,因為上帝創造的一切人在他面前沒有可以誇口的,往往成就越大的人越是柔和謙卑,越能證悟到不同境界的理。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信仰和文化是分不開的。儒、釋、道三家,都有一個共同思想,那就是認為上天賦予了人德性,儒家稱之為人的本性、惻隱之心或良知;道家稱之為神性;佛家稱之為佛性,人可以通過教化而為善,通過修身以達天人合一,人神一體的境界。

從儒家看來,強調崇仁尚禮,謙和恭敬,認為「天心存仁」,揭示了「人心不仁,天心不佑」的天地之理,注重用道德禮儀實現對社會秩序的維護,凝聚著「仁者愛人」的博愛意識、「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歷史使命感等,通過修身可成賢成聖。

從道家看來,「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人要修真養性,返本歸真,思想上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才能做到靜則生慧,最後修成真人;從佛家來看,佛性人人都有,由於在世上迷失了本性而不自覺,通過修鍊、不斷升華可修成佛,得到善果。三家思想都告誡人們:敬天信神,修德向善,相信善惡有報的真理。

歷史上的道德高尚之人,都是真理和道義的實踐者、傳播者和修身的典範。如上古「五帝」順天而治,修身證道,使當時的人們都自覺信仰尊奉大道,天下清平而祥和;三教聖人教化眾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先知、先覺和高人通過觀察天象,能預知世間大事的發生。

如諸葛亮寫了《馬前課》、邵雍寫了《梅花詩》、劉伯溫寫了《燒餅歌》等;唐太宗嚴於律己、虛懷若谷,開創了「貞觀之治」的一代天朝盛世;再如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蘇軾等文學家也同時都是修鍊人,他們無不追求自己的理想與天地之道相一致,他們對人生真諦、宇宙的感悟及所取得的卓越文學成就無不體現出其高潔的人品,崇高的信仰是其成就的關鍵。內容來源於――今日頭條(大漠還魂草)

責任編輯張夢茜責任審核宋鷹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漠南民間文化促進會 的精彩文章:

TAG:漠南民間文化促進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