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仰不可失禮,別把禮儀當作敬拜

信仰不可失禮,別把禮儀當作敬拜

20180730靈修伴侶

信仰不可失禮,別把禮儀當作敬拜

【創23:7】亞伯拉罕就起來,向那地的赫人下拜,

bowed to the Hittites,

《創世記》23章記錄了撒拉的死。整章分為三個部分:

一、撒拉之死(1,2節)

二、購置墓地(3-18節)

三、埋葬事宜(19,20)。

撒拉是上帝應許之救贖計劃中立約之後裔的母親(17,19), 作為所有信神之人的母親(賽51:2),享年127歲,去世的那年是她隨亞伯拉罕離開吾珥62年後,是以撒出生後37年。撒拉比亞伯拉罕早去世38年,蒙神呼召進入天上永遠的迦南地(來11:16)。她一生跟隨丈夫亞伯拉罕過著寄居的生活(來11:13),她對丈夫百般體恤順服,哪怕是丈夫有過人性的軟弱,她依舊一如既往地尊重順服。因此,她被聖經標記為神聖品德的榜樣(彼前3:6)。(參精讀本)。

撒拉之死必然對亞伯拉罕造成極大傷感,聖經形容時年137歲的亞伯拉罕為她「號啕哀哭」(呂振中),她也是聖經中唯一記錄年歲的女子,以此來永遠記念她。

在記載亞伯拉罕買地埋葬撒拉的過程中,聖經兩次提到了在基督教界頗有爭議的「亞伯拉罕的下拜」:

【創23:7】亞伯拉罕就起來,向那地的赫人下拜,

【創23:12】亞伯拉罕就在那地的人民面前下拜,

很多人一看到這裡的「下拜」,便聯想到敬拜偶像,或者敬拜人。這裡的下拜是當地的一種禮儀(7節,黃迦勒),是對對方的友好建議表示感謝,也是接受提議的禮儀(12節,丁道爾)。雖然是「下拜」卻不是敬拜,或者崇拜,而是禮儀、感謝和接受提議的表達方式。

我們切不要把所有「拜」都視為一種信仰層面的敬拜,殊不知,許多地方表達崇敬都以「拜」的方式表達。有的是單膝下跪,有的是雙膝下跪,有的是鞠躬,有的甚至是叩頭。很明顯,亞伯拉罕在這裡向赫人的「下拜」正是如同中國人的叩頭的動作。幾乎所有的英文聖經都譯為「bowed to the Hittites」,這個動作就類似於中國人的叩頭。對亞伯拉罕而言,這就是一個尊崇的禮儀,而不是敬拜的叩頭。即使「下拜」也不是犯罪。

那麼,是不是基督徒就可以肆無忌憚地「下拜」?當然不是,如果涉及敬拜,哪怕是鞠躬都是對上帝的悖逆。但若不是敬拜,下拜僅僅作為禮儀是無可厚非的。因此,敬拜與否不是一個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心的崇拜感。我們尊崇某個人事物超過上帝,哪怕是看不見的心情,也是一種背叛上帝的敬拜。反之,若單是一個表達尊重的民俗禮儀,「下拜」的本身是不能算為犯罪的。

不過,有關於此,保羅就教導我們,若個中有人因此軟弱,我們就需要擔待他們的軟弱。也就是說,若有基督徒因為你無可厚非的禮儀性的「下拜」而良心軟弱,甚至肆無忌憚地以下拜的形式表達敬拜,那就是你的信心令人跌倒了,那就不是本著愛人的道理了(參羅14:15)。

我們不要對亞伯拉罕式的「下拜」過敏。禮儀需要尊重,偶像不可崇拜。信仰不是廢棄禮儀,別把禮儀當作敬拜!

ertert

親愛的父上帝:

禰是忌邪的上帝,

禰是創新的主宰,

禰恨惡偶像,

禰憎惡淫亂。

禰討厭死板的教條,

禰喜歡心靈誠實的敬拜,

禰希望我們全然聖潔,

禰希望我們活出美好。

求禰幫助我棄絕禰所厭惡的,

卻知道哪些是我可以行的,

在真理上決不妥協,

在認知上心意更新而變化。

讓我知道哪些是屬靈的污穢,

哪些是我們理當尊重的禮儀,

哪些是屬靈的爭戰,

哪些是智慧的選擇。

如此,

我好能棄絕禰所厭惡的,

善用禰所接納的,

不因成見而自閉,

不因放縱而犯罪。

並有智慧知道兩者的區別,

在分別為聖中活出自由釋放。

奉耶穌基督的名祈求!

阿們!

//////////

靈修反思:

如何理解亞伯拉罕的「下拜」?你認為這是犯罪,還是通情達理的禮儀?

如何區分真理與成見的區別?如何謹慎而不固執?虔誠而活潑?

亞伯拉罕為何在異邦人面前都如此受尊重?其背後的秘訣是什麼?

朗讀:劉惠

音編:庄

校對:孟

美編:彩

圖片來源:網路

關注QT靈修公眾號,請搜索:lxrj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QT靈修 的精彩文章:

認真對待上帝給你的每一個感動
停建你的巴別塔

TAG:QT靈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