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若爾蓋進濕地,動物萌寶們都在做些啥

若爾蓋進濕地,動物萌寶們都在做些啥

圖文:西南山地

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北段,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構成了具有世界意義的高原濕地。雖然主打濕地,可除了星羅棋布的濕地群,保護區內還有草原草甸、山地和森林等生態系統類型,為各種生物提供了繁衍棲息的場所。

初次在保護區無阻通行,除了一場與狼的草原奇遇記,萌萌然露面的寶寶們也讓我們感受到夏季的旺盛活力。

鳥類篇

棕頸雪雀 Pyrgilauda ruficollis

在高原,經常看到一種與鼠兔「同穴而居」的鳥類——棕頸雪雀。其實棕頸雪雀用的是鼠兔們淘汰的穴巢,雖然是別人不要的二手洞,但已經夠用了,還無需自己再去築新巢,小寶寶們住起來也巴適,不用白不用。

崖沙燕 Riparia riparia

保護區歸屬於黃河水系,九曲黃河在這裡划出它的第一道大灣。崖沙燕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若爾蓋濕地保護區內也可見它們繁殖的身影。

白骨頂 Fulica atra

白骨頂多集中在5月產卵,爸爸媽媽孵化二十來天后,小傢伙出殼了。白骨頂屬於早成鳥(出殼後眼即睜開,有羽毛、能行走和獨立取食的鳥類),來到世界的第一天就能下水游泳。

鳳頭鸊鷉 Podiceps cristatus

經歷四月五月的求婚和產卵孵化,六月就能在水面上看到鳳頭??(pì tī)幼鳥了,??科的幼鳥頭部都有醒目的頭紋,極具辨識度。

灰雁 Anser anser

灰雁是一夫一妻制,它們的營巢地就在水邊草叢間,一家雁出來覓食,這會兒輪到爸爸在旁邊站著放哨。

赤麻鴨 Tadorna ferruginea

赤麻鴨是常見的遷徙鳥類,種群數量比較豐富,性機警。在我國南方的一些越冬地,赤麻鴨在馬路邊的菜田中集群活動,在馬路上看看還行,稍微靠近些它們便一夥兒飛走了。

黑頸鶴 Grus nigricollis

夏季水熱充足,若爾蓋的濕地能夠提供足夠的食物,黑頸鶴寶寶要趕緊長大, 在十月南遷前學會飛翔。

斑頭雁 Anser indicus

《鳥的遷徙》中,斑頭雁群飛過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脈;暴風雪中,它們停下來歇腳;熬過暴風雪,天放晴了,而突發的雪崩又被迫讓它們繼續遷徙之旅……等斑頭雁寶寶長大,也終將踏上這波瀾壯闊的征程。

縱紋腹小鴞 Athene noctua

上面的白骨頂到斑頭雁都屬於早成鳥,而貓頭鷹這樣的食肉猛禽屬於晚成鳥(從出殼後到能飛行前一直靠雙親餵養的鳥類;多數晚成鳥在離巢時體重已接近成鳥),都那麼大的個頭了還只能待家裡,等爸媽帶吃的回來,飯量還大,簡直弱爆了

獵隼 Falco cherrug

獵隼(sǔn)寶寶也要「啃老」四五十天,等到毛羽足夠豐滿才能離巢飛行,慢慢自力更生。

大鵟 Buteo hemilasius

大鵟(kuáng)的家就在馬路邊不遠處,我們幾次路過都只看到一對留守兒童,離開的那一天終於給它們照了張全家福。再過不久,寶寶們也會成為爸媽那樣厲害的大鳥。

獸類篇

赤狐 Vulpes vulpes

小傢伙們出生後,爸媽就更得為一家人的吃喝奔波勞碌了。家長出門了,一個學齡兒童藏在石縫中,堅決不走遠,心中牢記安全準則……

狼 Canis lupus

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當然要有一定數量的上層捕食者,方能有效地進行自我調節。順便確認一下眼袋,這兩位小朋友是不是同一個ID呢?

喜馬拉雅旱獺 Marmota himalayana

看多了單只旱獺在草原上跑來跑去,又或者三三兩兩推搡打鬥玩耍,這樣聚眾賣萌的場景不禁讓人眼前一亮,還自帶治癒功能。喜馬拉雅旱獺每胎產仔2~11隻,這6個小矮人可能就來自同一個家庭,媽媽再也不擔心孩子們缺玩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使者 的精彩文章:

大自然的精靈:翠鳥也瘋狂
綠背山雀的幸福生活,從一隻死去的斑羚開始

TAG:自然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