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朋友1:伍子胥的好友與損友

朋友1:伍子胥的好友與損友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有人功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聖經舊約·傳道書 4:9-12》

越王勾踐劍(以前湖北省博物館見過)

舊時讀《史記》、《東周列國志》等書,伍子胥是我心中的大英雄之一。其人其事《史記》伍子胥列傳有詳述。近日重讀《東周列國志》,想從交友的角度為他寫點東西。

1.伍子胥自白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我叫伍員,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國人。因父伍奢、兄伍尚被楚平王殺害。我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我幫闔閭建造了姑蘇城(就是今天的蘇州)。後來,我又舉薦朋友伯嚭和孫武給吳王。我們三人帶兵攻破楚國京城後,我掘了楚平王的墓,鞭屍三百下,報了父兄之仇。我以一人之力,使吳國這個夾縫中生存的小國,一躍成為可爭霸的大國。

闔閭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吳越戰爭,我極力勸夫差滅越國殺勾踐,但他不聽,反派我攻齊。夫差又聽信太宰伯嚭讒言,說我串通齊國反吳,派人送把劍給我,令我自殺。我死後若干年,越勾踐滅我吳國。

我這一生,交了兩個好朋友:孫武、申包胥;一個損友:伯嚭。好友孫武功成後歸隱,所著《孫子兵法》名聞天下,包胥功成也辭官,得此良友、諍友,人生樂事。而伯嚭,我待他不薄,但這小子終究是加害於我,真損友一名。世人警醒,慎交友。

2.相交

申包胥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當年我出使歸國途中,遇到與我有八拜之交的伍子胥。他在逃忙中,告知我其父兄被殺之事。他說,父兄之仇,不共戴天,將來如果不能滅楚,誓不立於天地之間。我對他說:「讓你報仇,則你對祖國不忠,不讓你報仇,則又使你不孝。你走吧,作為朋友,我不會泄露你的行蹤。不過,你若想覆滅楚國,我一定能保存楚國。你好自為之。」

「吾欲教子報楚,則為不忠;教子不報,又陷子於不孝。子勉之!行矣!朋友之誼,吾必不漏泄於人。然子能覆楚,吾必能存楚;子能危楚,吾必能安楚。」

——《東周列國志》

伯嚭(拼音pǐ )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我父也是被楚無罪殺害,亡命在外。後來知道老鄉伍子胥為吳王闔閭重用,就去投奔他。子胥推薦我,吳王讓我當大夫。當時大夫被離私下勸伍子胥要小心我,他說:「伯嚭這個人,自私貪婪,專攻擅殺,不能重用。」但子胥沒有聽他的。

吳大夫被離私問於伍員曰:「子何見而信嚭乎?」員曰:「吾之怨正與嚭同,諺云:『同疾相憐,固憂相救。』驚翔之鳥,相隨而集;瀨下之水,因復俱流。子何怪焉?」被離曰:「子見其外,未見其內也。吾觀嚭之為人,鷹視虎步,其性貪佞,專功而擅殺,不可親近。若重用之,必為子累。」伍員不以為然,遂與伯嚭俱事吳王。

——《東周列國志》

孫武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吳王要伐楚,問計伍子胥。子胥推薦我做吳軍師。後來我訓練宮內女兵,三令五申,以嚴軍紀,殺了闔閭兩個老婆,吳王就想不用我。但經子胥曉之以理,吳王拜我為上將軍,讓我挂帥伐楚。

員曰:「臣舉一人,可保必勝。」闔閭欣然問曰:「卿所舉何人?其能若何?」員對曰:「姓孫名武,……,此人精通韜略,有鬼神不測之機,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得此人為軍師,雖天下莫敵,何論楚哉?」

伍員進曰:「臣聞『兵者,兇器也。』不可虛談。誅殺不果,軍令不行。大王欲征楚而伯天下,思得良將。夫將以果毅為能,非孫武之將,誰能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戰者乎?夫美色易得,良將難求。若因二姬而棄一賢將,何異愛莠草而棄嘉禾哉!」闔閭始悟。乃封孫武為上將軍,號為軍師,責成以伐楚之事。

——《東周列國志》

3.深交

孫武

當年吳王向越國徵兵,越不發兵,吳王就攻掠越國。我就私下跟子胥預言:四十年後,吳國滅。當我們打下楚都,子胥建言吳王拆毀楚國宗廟,我就極力勸阻,但吳王還是毀了楚宗廟。這兩件事,讓我對吳王心寒,也為子胥的未來擔憂。

復遣使徵兵于越。越王允常未與楚絕,不肯發兵。孫武等拔楚六潛二邑,因後兵不繼,遂班師。闔閭怒越之不同於伐楚,復謀伐越。孫武諫曰:「今年歲星在越,伐之不利。」闔閭不聽,遂伐越,敗越兵於檇李,大掠而還。孫武私謂伍員曰:「四十年之後,越強而吳盡矣!」伍員默記其言。

伍員言於吳王,欲將楚宗廟盡行拆毀。孫武進曰:「兵以義動,方為有名。平王廢太子建而立秦女之子,任用讒貪,內戮忠良,而外行暴於諸侯,是以吳得至此。今楚都已破,宜召太子建之子羋勝,立之為君,使主宗廟,以更昭王之位。楚人憐故太子無辜,必然相安,而勝懷吳德,世世貢獻不絕。工雖赦楚,猶得楚也。如此,則名實俱全矣!」闔閭貪於滅楚,遂不聽孫武之言,乃焚毀其宗廟。

——《東周列國志》

申包胥

自京城被吳國所破,我逃到山中躲起來,聽說子胥掘楚王墓,鞭屍三百,我很是痛心。於是寫信告訴子胥,告誡他物極必反,該收手了,不然我要踐行當年保存楚國的約定。子胥回信說,忠孝不能兩全,他要倒行逆施。我於是去求秦國,搬來救兵抗吳。又寫一封信告訴子胥,天不亡楚,子胥見好就收,你能踐行顛覆楚國,我亦能踐行保存楚國。朋友一場,相互成就而不是互相傷害,你我各讓一步,退兵吧。子胥和孫武商量後決定班師回吳。

申包胥乃遣人致書於子胥,其略曰:子故平王之臣,北面事之。今乃僇①辱其屍雖雲報仇,不已甚乎?物極必反,子宜速歸。不然,胥當踐「復楚」之約!

伍員:「忠孝不能兩全,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耳!」使者回報包胥,包胥曰:「子胥之滅楚必矣。吾不可坐而待之。」 想起楚平王夫人,乃秦哀公之女,楚昭王乃秦之甥,要解楚難,除是求秦。

伍員命取書看之,乃申包胥所遣也。書略云:子君臣據郢三時,而不能定楚,天意不欲亡楚,亦可知矣。子能踐「覆楚」之言,吾亦欲酬「復楚」之志。朋友之義,相成而不相傷。子不竭①吳之威,吾亦不盡秦之力。

伍員以書示孫武曰:「夫吳以數萬之眾,長驅入楚,焚其宗廟,墮其社稷;鞭死者之屍,處生者之室。自古人臣報仇,未有如此之快者。且秦兵雖敗我余軍,於我未有大損也。《兵法》『見可而進,知難則退。』幸楚未知吾急,可以退矣。」

——《東周列國志》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伯嚭

我聽到子胥和孫武建議吳王面對虎狼秦師,適可而止,以保萬全,班師回朝。我不同意,自告奮勇要分一支兵馬去攻打秦軍,結果被圍困,幸好子胥帶兵趕到救了我。孫武這廝,建議子胥以我兵敗為由,軍令殺我。但子胥沒有同意。

伯嚭進曰:「吾兵自離東吳,一路破竹而下,五戰拔郢,遂夷楚社。今一遇秦兵,即便班師,何前勇而後怯耶?願給臣兵一萬,必使秦兵片甲不回。如若不勝,甘當軍令!」闔閭壯其言,許之。

孫武與伍員力止不可變兵,伯嚭不從。

三路兵將吳兵截為三處,伯嚭左衝右突,不能得脫。卻得伍員兵到,大殺一陣,救出伯嚭。一萬軍馬,所存不上二千人。伯嚭自囚,入見吳王待罪。孫武謂伍員曰:「伯嚭為人,矜功自任,久後必為吳國之患,不如乘此兵敗,以軍令斬之。」伍員曰:「彼雖有喪師之罪,然前功不小,況敵在目前,不可斬一大將。」

——《東周列國志》

4.絕交

申包胥——志達藏身

吳兵退後,楚王論功行賞,以我功大,讓我出任由政府第一副總理。但我覺得當年與子胥對賭的存楚志向已實現,且當初放走子胥,對不起國家,也有罪。於是辭官。但楚王不死心,強迫我出任。不得已,我攜妻逃入深山,一輩子生活在山裡,悠哉游哉。

昭王先宴勞秦將,厚犒其師,遣之歸國。然後論功行賞,拜子西為今尹,子期為左尹。以申包胥乞師功大,欲拜為右尹。申包胥曰:「臣之乞師於秦,為君也,非為身也。君既返國,臣志遂矣,敢因以為利乎?」固辭不受。昭王強之,包胥乃挈①其妻子而逃。妻曰:「子勞形疲神,以乞秦師,而定楚國,賞其分也。又何逃乎?」包胥曰:「吾始為朋友之義,不泄子胥之謀,使子胥破楚,吾之罪也。以罪而冒功,吾實恥之!」遂逃入深山,終身不出。

——《東周列國志》

孫武——功成歸隱

回國後,大王論功欣賞,我居首功。但我因預見到將來吳國必因伯嚭而亡國,子胥估計多半也會被他害死。於是我辭官,準備隱居。臨走前,我私下對子胥說,暑來寒往,春還秋至,功成身退,不然會有後患,我們一起走吧。可惜子胥不聽我言。

闔閭論破楚之功,以孫武為首。孫武不願居官,固請還山。王使伍員留之。武私謂員曰:「子知天道乎?暑往則寒來,春還則秋至。王恃其強盛,四境無虞,驕樂必生。夫功成不退,將有後患。吾非徒自全,並欲全子。」員不謂然。武遂飄然而去。贈以金帛數車,俱沿路散於百姓之貧者。後不知其所終。

——《東周列國志》

伍子胥——鬱憤自裁

孫武離開後,我被吳王闔閭立為相國。闔閭死後,夫差繼位。闔閭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吳越戰爭,我多次勸說夫差滅越國殺勾踐,但他不聽。越國獻美女西施和鄭旦給夫差,吳王終日沉迷酒色,伯嚭因收受賄賂,也從中作梗,最終放虎歸山。後來夫差攻齊,聽信太宰伯嚭讒言,讓我入齊約戰,想借齊人之手殺我。勝齊後,說我串通齊國反吳,派人送把「屬鏤」劍給我,令我自裁。我死後若干年,卧薪嘗膽的勾踐最終也滅了我吳國。

闔閭乃立伍員為相國,亦仿齊仲父,楚子文之意,呼為子胥①而不名。伯嚭為太宰,同預國政。

夫差曰:「寡人若念先君之仇,子今日無生理!」勾踐復叩首曰:「臣實當死,惟大王憐之!」時子胥在旁,目若熛火,聲如雷霆,乃進曰:「夫飛鳥在青雲之上,尚欲彎弓而射之,況近集於庭廡乎?勾踐為人機險,今為釜中之魚,命制庖人,故諂詞令色,以求免刑誅。一旦稍得志,如放虎于山,縱鯨于海,不復可制矣!」……太宰嚭曰:「子胥明於一時之計,不知安國之道。吾王誠仁者之言也!」子胥見吳王信伯嚭之佞言,不用其諫,憤憤而退。

吳王夫差遂征九郡之兵,大舉伐齊。……子胥又諫曰:「越在,我心腹之病也;若齊,特疥癩耳。今王興十萬之師,行糧千里,以爭疥癩之患,而忘大毒之在腹心。臣恐齊未必勝,而越禍已至也。」……伯嚭密奏曰:「此前王之老臣,不可加誅。王不若遣之往齊約戰,假手齊人。」

吳王升殿,百官迎賀。子胥亦到,獨無一言。夫差乃讓①之曰:「子諫寡人不當伐齊,今得勝而回,子獨無功,寧不自羞?」子胥攘臂大怒,釋劍而對曰:「天之將亡人國,先逢其小喜,而後授之以大憂。勝齊不過小喜也,臣恐大憂之即至也。」夫差慍曰:「久不見相國,耳邊頗覺清凈,今又來絮聒耶?」

吳王怒猶未息。伯嚭曰:「臣聞子胥使齊,以其子托於齊臣鮑氏,有叛吳之心,王其察之!」夫差乃使人賜子胥以「屬鏤」之劍。子胥接劍在手,嘆曰:「王欲吾自裁也!」乃徒跣下階,立於中庭,仰天大呼曰:「天乎,天乎!昔先王不欲立汝,賴吾力爭,汝得嗣位。吾為汝破楚敗越,威加諸侯。今汝不用吾言,反賜我死!我今日死,明日越兵至,掘汝社稷矣。」

——《東周列國志》

伯嚭——惡有惡報

子胥死後,我代替他行相國位。但好景不長,勾踐經過多年苦心經營,趁夫差帶兵參加黃池會盟,率兵攻吳。後來滅掉吳國。再後來,就是把我幹掉,完全忘記我給他的周旋之恩。看來勾踐為人,也是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怪不得後來勾踐的重臣范蠡,在功成後趕緊逃之夭夭。

夫差既殺子胥,乃進伯嚭為相國。

越王入姑蘇城,據吳王之宮,百官稱賀。伯嚭亦在其列,恃其舊日周旋之恩,面有德色。勾踐謂曰:「子,吳太宰也,寡人敢相屈乎?汝君在陽山,何不從之?」伯嚭慚而退。勾踐使力士執而殺之,滅其家,曰:「吾以報子胥之忠也!」

種啟視,乃范蠡親筆。其書曰:子不記吳王之言乎?「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忍辱妒功;可與共患能,不可與共安樂。子今不去,禍必不免!

——《東周列國志》

題外話:聽說寧波話、金華話的「伯嚭」,其意思是專指喜吹牛皮、夸夸其談騙取私利的人。

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心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三心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