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學人》:科技公司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投資者,它們如何實現強者愈強?

《經濟學人》:科技公司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投資者,它們如何實現強者愈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者註:美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期在《Tech firms are suddenly the corporate world』s biggest investors》這篇文章中指出,科技產業正在從一個囤積利潤的時代轉向一個再投資的時代。

在過去的兩年里,美國十大科技公司的總投資在五年內增長了兩倍,達到1600億美元。如果把併購和入股小公司的交易計算在內,這一數字則攀升至2150億美元。在這一數字中,五分之二用於無形資產,三分之一用於實體工廠,其餘用於交易。

《經濟學人》認為這種轉變創造了更多崗位,大型科技公司的存款在經濟總值中所佔的比重也不再上升。但投資熱潮也可能導致存在泡沫的科技繁榮破滅,資本支出的突然削減可能會對經濟造成比大多數人想像的更為嚴重的傷害。

現將全文推薦如下,由新浪科技編輯,經鈦媒體編輯:

慣常的描述科技產業歷史的方法是圍繞產品周期。20世紀90年代是個人電腦時代;接著是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然後是移動時代;而現在人工智慧正在步步逼近。

但還可以從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看待科技行業:它正在從一個囤積利潤的時代轉向一個再投資的時代。

以一個粗略的支出標準為例:市值最高的五家美國科技公司的佔地面積。十年前,如果你把它們佔用的土地加起來,你會發現總面積是紐約中央公園面積的1.5倍。

如今,隨著它們持續不斷地展開投資,它們的總佔地面積已經增加了10倍,即6億平方英尺(約合5500萬平方米),大致相當於整個曼哈頓的面積。這種利潤再分配的轉變可謂令人震撼。

亞馬遜佔據了當中五分之二的空間——相當於佔據紐約中央車站以南的所有地方。早在1998年,它的老闆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就給他的股東們傳達了一個不同的信息:它的商業模式是「偏好現金、資本效率型」的。直到最近,這種輕資產的方式在中國也很流行。

去年年底,阿里巴巴的市值與中國最大的700家工業企業的總市值相當,但它的資產規模只有後者的12%。投資者青睞於科技公司利用微小的資產負債表創造巨額利潤的能力,但經濟學家對此感到擔憂。

兩年前,前美國財長、著名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擔心科技行業可能會抑制總體投資。因為數字顛覆者會削弱傳統公司的投資信心,它們自己也很少花錢。這是他所稱的「長期經濟停滯」的更廣泛問題的一部分。

但在過去的兩年里,科技公司們顯然已經不再吝嗇。

貝佐斯的亞馬遜去年的資本支出高達250億美元(包括租賃支出),使其成為全球支出第四高的企業,排在擁有17.2萬公里管道的俄羅斯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前面。與公司的核算相比,美國的國民經濟核算對投資的定義更為寬泛,納入了研發和內容創造。

按照這一定義,美國十大科技公司的總投資在五年內增長了兩倍,達到1600億美元。如果把併購和入股小公司的交易計算在內,這一數字則攀升至2150億美元。在這一數字中,五分之二用於無形資產,三分之一用於實體工廠,其餘用於交易。總的來說,這些公司現在和其他上市公司一樣有進行再投資的傾向。

大手筆再投資的不只是科技巨頭。

過去3年,中國智能手機公司小米資本支出達到20億美元。聯合辦公空間初創公司WeWork在2017年在實體資產上投資了10億美元。在美國,如果把所有的公司(包括公眾公司和私營公司)都計算在內,據估計科技行業占整個經濟投資的五分之一,至少佔投資絕對增長的一半。

為什麼科技巨頭如此熱愛投資?

科技公司正在代表其他的公司開展經營活動

非科技公司沒有建設數據中心,而是從亞馬遜AWS和微軟等雲計算服務提供商以及中國的阿里巴巴和騰訊那裡租賃數據容量。AWS每年投資90億美元,與傳統汽車巨頭通用汽車規模相當。

網路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

中國消費者既喜歡訪問電子商務網站又喜歡逛實體店,因此當地的科技公司正在紛紛建立零售商店。阿里巴巴有一家名為盒馬生鮮的連鎖店。亞馬遜去年斥巨資收購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隨著科技公司不斷地將觸角伸向傳統經濟,它的影響力也變得越來越大。Alphabet包括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其他押注部門」(other bets)包含逾20億美元的實物資產。

科技公司正在尋求獲取技術和數據

2016年,微軟以240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職業社交網路LinkedIn。中國企業熱衷於在初創企業中持有非控股股權。過去5年里,阿里巴巴和騰訊已合計投資了210億美元,二者因而在中國創投領域佔據著主導地位。

這種投資熱潮的最終成因有可能是完全缺乏紀律性,其中一個警告信號是,閃電般地展開一連串的資產投資活動。據報道,蘋果的加州新總部耗資50億美元,完成門把手的設計花了一年半的時間。

對投資者而言,科技公司的轉變讓人捉摸不透。投資很少就能收穫利潤的壟斷企業很有價值,如果他們能將那些利潤用於再投資並取得高額回報的話,那麼它們會變得更具價值。但風險在於缺乏業務重點。

以十大科技公司為例,它們每一美元的固定資產能產生5美元的銷售額,僅達到十年前的一半。公司業務越多樣化,投資回報可能就越平庸。殼牌公司(Shell)和英特爾等長期的大型投資者深諳資本配置之道。

Facebook則是反面例子,該社交網路巨頭的年度投資(包括研發)在5年里已從30億美元增加至140億美元。但從它對用戶隱私的處理方式來看,不難想像其幕後的投資決策是多麼地草率。

科技公司轉變的利與弊

對經濟發展而言,科技公司的轉變有諸多的好處。

據路透社報道,蘋果的新總部創造了至少13000個全職建築崗位。大型科技公司的存款在經濟總值中所佔的比重也不再上升。以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蘋果、Facebook、微軟和Netflix為例,它們的自由現金流(它們在投資後剩下的現金)在美國GDP中所佔的比重略有下降,約為0.6%。

福特和沃爾瑪等一些藍籌公司也在大力投資新技術,以對抗來自科技公司的衝擊。發生於1998-2001年的上一次科技熱潮造成了網路容量的過剩,但最終提高了生產率。

從長遠來看,不好的地方在於,科技巨頭的再投資越多,它們的規模就會越大,從而加劇本已顯而易見的反壟斷問題。

從短期來看,要注意的是,已經存在泡沫的科技繁榮可能會破滅,資本支出的突然削減可能會對經濟造成比大多數人想像的更為嚴重的傷害。科技行業已經成為美國新聞周期、政治周期和股市走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它或許也對投資周期有著重大的影響力。


科技巨無霸們如何實現強者愈強?

先學學它們如何花錢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各個領域的頂尖企業正不斷拉大與其他同類企業的距離,而且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從而在營收、利潤和生產力增長上佔據著業內的最大份額。對此,經濟學家提出了許多可能的解釋,如,優質高管湧向領軍公司、自動化導致生產力不平衡、併購熱潮興起、反壟斷監管匱乏等等。

但新數據顯示,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能取得全球性成功的秘密在於,它們不惜把大量資金投入到自身技術的提升中。

在PC革命的最初數十年,大多數公司都會購買現成的硬體和軟體。隨後隨著雲服務的問世,它們轉而使用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公司提供的服務。

IT支出存在不同類型。有一類支出是至關重要的競爭優勢——把IT支出用於招聘開發者和製作供企業自身專門擁有和使用的軟體。這類支出與我們對研究與開發(R&D)的傳統理解不同,因為這些軟體僅供這個企業使用,並不是針對一批用戶而開發的產品。

在波士頓大學法學院授課的經濟學家詹姆斯?貝森(James Bessen)最近針對自動化和人工智慧面臨的政策挑戰撰寫了新論文。他表示,當前的大贏家都在全力以赴。谷歌、Facebook、亞馬遜和蘋果等科技公司、通用和日產等汽車行業巨頭以及製藥行業的輝瑞和羅氏都在不斷研發自主軟體甚至硬體,發明和完善自身的工藝,而不是根據一些外部開發人員的想法調整自身的商業模式。

現代經濟存在一個問題,企業收益之間的不平等狀況與個人收入之間的不平等狀況相似:少數幾個企業壟斷式地佔有收益,而許多企業越來越落後。最終是否會出現這種可能性:巨無霸公司不只是佔據主導地位,而是統領一切?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經濟學家薩拉?卡利加里斯(Sara Calligaris)表示,貝森稱之為「IT強勢(IT intensity)」的公司支出衡量標準不僅適用於美國,也適用於其他國家。她指出,如果把任何行業中表現最好的公司與較弱的競爭對手進行比較,生產率增長的差距將繼續擴大。結果是,如果這種經濟不算是「贏者通吃」,那麼至少是「贏者蠶食最多」。

貝森指出,生產率差距與自主IT支出(spending on proprietary IT)的增加有關。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1985年,企業平均將7%的凈投資(涵蓋軟體、新建築樓、研發等)用於自主IT。?2016年,美國企業把大約24%的凈投資用於自主IT,這一年的自主IT投資額接近2500億美元,幾乎與這些企業在研發和基本建設方面的支出相當。

這也影響著員工工資。國家經濟研究局表示,自1978年以來工資差距的擴大幾乎完全歸因於較高生產率的企業發放的工資增加了,而生產率較低的企業在工資上相對變化很少。

在過去,新技術問世後,它們會以足夠快的速度擴散到其他公司,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生產率。「美國工業革命之父」塞繆爾?斯萊特(Samuel Slater)為一名英國織布工當學徒期間記住了他的織布機和工廠的設計,幾乎單槍匹馬地將英國開創性的動力織機技術引入美國。20年前,一些企業若採用微軟Office或Adobe桌面出版軟體,就足以立即擾亂對這類新技術採用速度較慢的大公司。

但想像一下,如果有人試圖效仿和仿製谷歌的雲基礎架構,而不是動力織機,會怎麼樣?如果Excel從來就不是消費級軟體,而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嚴格保密的內部基礎設施呢?

卡利加里斯博士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所謂的『擴散機器(diffusion machine)正在減速。」

對此的解釋之一是技術變得太複雜了。貝森表示,我們現在所依賴的技術是龐大的,與圍繞它們的工程師、員工、系統和商業模式密不可分。雖然在過去授權、竊取或複製其他人的技術是可能的,但現在,技術無法與其所屬的系統分離。

想想Facebook的人工智慧引擎,這是Facebook為其社交網路花費巨大成本開發而成的,後來能夠相對輕鬆地遷移到Instagram。但是Instagram能夠自主開發出與之相當的技術嗎?Snap和Twitter或許嘗試過仿效其中的某些方面,但它們沒法實現真正的複製,因為無法獲取足夠的後台技術。

亞馬遜呢?當然,你可以使用它的雲計算服務、在亞馬遜網站上出售商品以及利用它的物流平台,但亞馬遜AWS雲服務和零售服務背後的軟體本身並不提供給其他公司使用。

沃爾瑪圍繞條形碼掃描儀打造了精心設計的物流系統,由於這一點,規模較小的零售競爭對手無法與它抗衡。值得注意的是,沃爾瑪從未將該技術出售給任何競爭對手。

然而,僅僅投資技術並不能保證成功。貝森表示,「上世紀80年代的零售業巨頭西爾斯百貨是IBM的頭號客戶,它向IT投資了大量資金,但事實證明他們無法與沃爾瑪及其系統有效抗衡。」西爾斯的部分問題可能在於,它聘請了一家外部技術公司,而不是自己執行這項任務,並為公司打造由人才、系統和制度融合而成的基礎架構。

貝森指出,大企業的IT強勢帶來了一種似乎無法超越的競爭優勢,這可以解釋當前的併購狂潮。以任何其他方式獲得關鍵技術可能很困難或者根本不可能。

貝森認為,這種優勢並非源自監管差異,因為許多國家(包括美國和歐洲)的頂級公司的生產力都提升了。事實上,歐盟最近對谷歌等科技公司處以巨額罰款的努力或許會化為泡影,這就是可能原因。

這種現象將推動每個行業中的頂尖公司以比競爭對手更快的速度發展,但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推動效應將持續多久。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巨頭不斷接近壟斷地位,一旦這些超級巨頭收購或打敗競爭市場中的所有其它企業,我們只能從它們那裡購買所有的商品和服務,而值得反省的是,現代科技社會應怎麼做來扭轉這種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構思維方式,

AI+時代,讀互聯網思想(wanging012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思想 的精彩文章:

TAG:互聯網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