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流行艾滋病藥物是否導致出生缺陷仍存疑

流行艾滋病藥物是否導致出生缺陷仍存疑

作為阻止母嬰艾滋病病毒傳播項目的一部分,波札那弗朗西斯敦的外聯工作者在一家超市的停車場上演了一場短劇

圖片來源:Malcolm Linton

度魯特韋在市場上的32種艾滋病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中享有最高聲譽,但該藥物在今年5月迎來嚴重一擊。因為來自一項研究的初步分析揭示,它可能導致嚴重出生缺陷,該研究涉及非洲波札那共和國1萬多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孕婦。在近日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國際艾滋病會議上,研究人員報告的關於該研究的更多數據表明,這種藥物的危害風險可能比此前認為的更低。但一些令人困擾的問題依然存在,例如它在懷孕期間的安全性以及打算廣泛推廣它的項目是否應該限制其在孕齡女性中的使用。

度魯特韋的潛在問題之所以會浮現,是因為對另一種抵抗HIV藥物依法韋侖的擔憂,該藥物據悉會導致新出生猴子發生神經管缺陷。2014年,波札那的研究人員開始了一項為期4年的名為Tsepamo的監督研究,該研究包括8個診所中感染HIV和未感染該病毒的母親誕生的所有嬰兒,從而評估神經缺陷的發生率。這種罕見的癥狀會導致脊柱出現巨大孔洞,或是阻止顱骨蓋形成。但兩年後,在相關結果完成之前,波札那已經讓度魯特韋成為一種優先使用的藥物,因為它能強有力地抑制HIV,感染者對它的容忍度更好,且鮮少出現耐藥性。

今年4月,瑞士日內瓦世衛組織(WHO)聯繫了Tsepamo團隊,以幫助制定為感染HIV的懷孕女性準備的新指導規範。一直以來,與度魯特韋相關的數據非常少,波札那是尋找相關線索的理想地方:該研究已經在進行中,收集了該國約45%的出生數據,且該國HIV的流行率很高。當研究者最初查看其數據時,他們發現神經管缺陷與度魯特韋而非依法韋侖之間存在聯繫。「我們非常震驚。」該項目共同負責人之一、美國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傳染病專家Rebecca Zash說,「我們一開始認為是自己搞錯了。」

5月18日,WHO對該藥物的潛在威脅作出「警示」。很多國家原計劃今年開始使用度魯特韋,因為該藥物在與其他廉價的通用藥物組合後很容易獲得,但這些發現卻為其按下了「暫停鍵」。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納米酶十年:從原創走向領跑
日本借人工智慧技術識別早期胃癌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