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忽視的「五國伐齊」:戰國時期真正的轉折點!

被忽視的「五國伐齊」:戰國時期真正的轉折點!

原標題:被忽視的「五國伐齊」:戰國時期真正的轉折點!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般把長平之戰作為戰國時期的轉折點。公元前262,年秦國和趙國這兩個強國之間爆髮長平之戰,戰爭持續五年,最終趙國戰敗,40萬趙國降卒被白起坑殺。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一統天下的進程,在長平之戰後,山東六國幾乎都沒有單獨抵抗秦國的實力了。由此,很多人都將長平之戰作為戰國時期的轉折點。不過,在筆者看來,相對於長平之戰,「五國伐齊」更應該成為戰國時期的真正轉折點,理由如下。



首先,對於秦國和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一開始處在一個僵持的階段,也即廉頗的堅守,迫使秦國無法擴大戰果。但是,對於秦國來說,擁有巴蜀之地、關中平原等糧倉的支持,所以糧食供給上優於趙國。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平之戰的後期,趙國向東邊的齊國借糧,但是遭到了後者的拒絕。為此,趙國無法堅守下去,讓趙括代替廉頗去和秦軍決戰,最終被秦國大將白起所擊敗。由此,對於長平之戰來說,趙國缺糧成為一個影響走勢的關鍵因素。而齊國之所以不借糧給趙國,直接原因就是趙國參與了「五國伐齊」。



早在公元前314年,也即五國伐齊和長平之戰之前,趁著燕國內亂,齊宣王命匡章率 「五都之兵」「北地之眾」大敗燕國。公元前301年,齊國又率軍擊敗楚國。數年後,齊國聯合魏國、韓國攻入秦國函谷關,迫使秦國求和。由此,對於戰國中期的齊國,擁有絲毫不損色秦國的實力。彼時,一東一西的兩個大國,在實力上保持著相對平衡的格局。當然,對於秦國和齊國中間的趙國,經過胡服騎射後,其實力也在日益強大。在此基礎上,秦國難以向東邊擴大自己的地盤。




不過,轉折點就是之後的「五國伐齊」。公元前286年,齊湣王(齊閔王)消滅宋國,齊國勢到達巔峰。但是,兩年後,也即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三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面對燕國、秦國、韓國、魏國、趙國這五國的聯合進攻,齊國差一點就滅亡了。雖然之後田單成功恢復齊國,不過,元氣大傷的齊國,已經無法和秦國相抗衡了。更為關鍵的是,因為痛恨五國聯合進攻自己,秦國之後進攻趙國等諸侯國,齊國都選擇了作壁上觀。



最後,總的來說,長平之戰和五國伐齊只相隔二十年,在秦國和趙國交手的時候,此時的齊國君主是齊緡王的兒子齊襄王。長平之戰期間,趙國曾派人到齊國,請求齊國救援和借糧,齊國拒絕。趙國雖強,但是單獨抗衡秦國依然十分吃力,其最終戰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筆者看來,長平之戰雖然影響巨大,但是禍根在20年前的五國伐齊時就已經種下。所以,筆者更傾向於認為「五國伐齊」才是戰國時期的真正轉折點,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不到10年就一統天下,曹操為什麼至死還是三國鼎立?
中國這四個省,名字都取自省內的兩座城市,有你的家鄉嗎?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