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國政府為阻擊中國國家電網動用國資收購50Hertz電網公司股份

德國政府為阻擊中國國家電網動用國資收購50Hertz電網公司股份

上周五,德國聯邦政府動用國資收購電網運營商50Hertz的20%股份,從而阻止了中國國家電網集團的收購。這一做法在德國報界既引發了擔憂,也獲得了不少的讚揚。

馬格德堡附近的高壓輸電走廊。當地電網由50Hertz運營。

這是中國國營企業國家電網公司(SGCC)第二次嘗試購買德國電網運營商50赫茲(50Hertz)的股份。根據聯邦政府的授權,德國的國有復興信貸銀行(KfW)購下該電力運營企業待售的20%股權。

聯邦德國經濟部和擁有50Hertz多數股權的比利時運營商Elia周五(7月27日)作了這一通報。聯邦經濟部解釋說,「出於安全政策考慮」,聯邦政府「對保護敏感的能源基礎設施有高度興趣」,「民眾和經濟界均期待得到可靠的能源供應」。經濟部指出,這是一個過渡解決方案—就遠期而言,股權將繼續出售。

《新奧斯納布呂克報》刊發了題為"對華競爭時的預防措施"的評論,讚揚了德國聯邦政府的做法。

"政府直接插手經濟,對於這種做法我們必須要謹慎看待。但是,評判性地看待中國投資者、必要時出手阻止,這是正確的。"

"對於德國而言,電網運營商是一個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避免其被甩賣、防止其受到不恰當的影響,這是一個國家及其公民的根本利益。必要時,政界應出手組織這種對外依賴性,宜早不宜遲。聯邦政府出手收購50Hertz的股份只是個別案例,並不會破壞外國投資者對德國市場的信心。"

柏林出版的《世界報》以"德國經濟部長的做法有些輕率"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德國聯邦經濟部的這一做法相當於將這家電網運營商部分國有化,付出代價的則是全體納稅人。

武珀塔爾出版的《西德意志報》以"對中國人行使否決權--這必須是一次特例"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德國政府出手防止關鍵基礎設施落入中國人手中,動機是正確的,但是德國必須要堅持市場開放的原則。

中資在德「買買買」受阻並非個例。德國聯邦政府於去年七月決議,擴大某些情況下使用否決權的許可權。此舉在於阻止外資、尤其是中國資本收購德國企業,避免重要的技術知識流落境外。決議作出後,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齊布利斯(Brigitte Zypries)說,"我們仍舊是一個開放式的國民經濟,但我們同時也關注競爭的條件是否公平。我們要對企業負責。"

最近中資收購位於威斯特法倫的一家機械製造商過程中,聯邦政府很可能由於「出售該企業有可能危及德國的公共秩序或安全」, 首次動用否決權。《經濟周報》(Wirtschaftswoche)指出,萊菲爾德是高強度材料領域的技術領先者,相關材料可用於航空航天業,也可用於核工業。該公司有員工約200人。萊菲爾德稱,除在阿倫鎮的總部外,在美國和中國上海分別設有子公司。

主管相關事務的聯邦經濟部已對此案進行為期數月的審核,聯邦內閣尚未最終表態。

柏林德國聯邦經濟部

德國聯邦政府的出手阻止還會繼續嗎?中資在德收購先進技術將如何發展還需持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約德意志 的精彩文章:

132年前的德國漂流瓶問世,字跡保存完好清晰可見

TAG:相約德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