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Paco Rabanne 比我們走得快些

Paco Rabanne 比我們走得快些

成衣界比作這世界嚴密整合完後的一個抽屜。

底下的絞子壓著滌綸和帽檐,」Naked Model with broad-brimmed hat」(1)就與文明划上等號。後現代恰恰是用蕾絲與毛氈才能把」Classicism aesthetics」古典美學釘上羞恥柱。帆布與單寧的打樣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書本里,半個圈子的縮寫詞都標註在這裡以顯示我們的痞性。科技材料最後用在隔壁與槽壁中,收割完最後一茬無頭腦叫好的韭菜。

我聽一種很好的比喻,說時尚圈是一個Cacophonist(不和諧作曲家),很喜歡的一個時評人用這個詞形容過CELINE剛用上PVC材料時的樣子。變化或者是改革,在成衣界中為何難辦。材料的使用佔據了這個問題的一半。

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硬核風潮」的領袖——Paco Rabanne。

(1)Quote from Coco Chanel

我們來分享關於這個品牌不為人知的五個故事。

1. 1934年出生的Paco Rabanne和Cristobal Balenciaga的祖籍來自西班牙的同一片沃土,Paco的母親是Balenciaga創立時期,就緊隨其左右的資深縫紉師。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不僅迫使Balenciaga關掉了自己的時裝屋,也讓年僅2歲的Rabanne失去了父親。於是,母親便帶著他一起跟隨Balenciaga逃往巴黎——Paco的大師故事就此開始了。都說Balenciaga先生本人是業界有名的一個「憎惡現代世界的現代主義者」,他的時裝屋是建立在鄙視下層人民親切舉止、帶著龐大衣箱與女傭旅行的上流女性的肩胛骨上。那麼Paco Rabanne更像是一個憎惡現代世界的未來主義者。對於Balenciaga先生,他的作品裹挾著對其高度排他的反叛與改造。

Left: Paco Rabanne in 1968; Right: Dolce & Gabbana in 2004

2. Paco在巴黎的國立美術學院學習建築,他偏愛硬朗的建築構造,豎線條的色彩風格與純粹抽象,對當時盛行的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尤為忌恨,同時期他開始表現出對塑料等非傳統材質和新奇風格的喜愛。

但當時的時尚圈是Coco Chanel統領下的浪漫風潮。大部分高級訂製時裝屋對Rabanne「古怪」的設計並不感興趣,而Elsa Schiaparelli、Hubert de Givenchy和Cristóbal Balenciaga卻對他表示歡迎。這些品牌也在其日後的時間裡,也展示出了他們強大的鑒賞水平,更分別誕生了一些由此激發出靈感的作品。例如,Balenciaga做出的第一件乙烯基(Vinyl)塑料雨衣與拆分式連衣裙。

Balenciaga Vinyl Raincoat in 1950

3. 1947年在美國出現了第一次對不明飛行物的目擊事件,媒體每天擅用添油加醋的口吻向民眾販賣驚懼與暴怒。籠罩在冷戰寒噤下的「Space Race」(太空競賽)與大量核武器的詫異登場將這個時期的青年人牢牢得壓在了案板上,使其不得喘息。為了逃避當下,帶著「科幻」字眼的小說與產品成為了叫好賣座的主旋律。「未來主義」風格的時裝應運而生,Paco是其中由不得質疑的先驅之一。

4. Paco Rabanne在30歲那年成立了同名品牌,並在1966年推出了首個系列——12件「無法穿著的裙子」。這12件「無法穿著的裙子」,沒有一件使用了人們習以為常的「面料」,塑料片、金屬鏈、黑膠唱片和紙張首次被應用並取得了形同核彈的效應。

傳統縫製工藝用線串連起摩挲布料,而他用的則是膠帶、電線、膠水甚至是焊接。裁縫們手中的針線,到了這裡就變成了鉗子。釘釘鑿鑿砌砌的聲音在工作室一直不停。

而後被Coco Chanel諷刺為「時尚界的五金店」。

Paco Rabanne Studio

卻尤其為青少年偶像們熱衷並展示於舞台之上。一時風頭無二。

5.巨大的狂熱如白矮星一般式微後,1999年,年過花甲的Paco Rabanne發布了最後一個系列,賣掉了品牌,正式告別了時尚界。

他開始專註研究自己一直以來就熱衷的「超自然現象」,出書講述自己從小到大的各種「靈魂出竅」的體驗,以及這些體驗如何影響了他的時裝創意。他曾說自己是7萬8千年前從外太空來到地球的外星人,前世曾是謀殺圖坦卡門法老的埃及祭祀,甚至上電視公開聲稱千禧年將會是人類的末日,預言1999年8月11日上午11點22分,俄羅斯的一個空間站將會在巴黎墜毀。新聞媒體樂此不疲地調侃他的言論,人們對他的稱呼「Wacko Paco(瘋子Paco)」也從褒義變成了貶義。

但對於那些admiers來說,這個世界上失去了一個淬火出的天才。

6. 被賣掉之後的Paco Rabanne變成了一個香氛品牌,熱愛研究香氛的人應該知道至今PR都以幾款香維持了尤為久遠的聞名度,例如Olympea從60年代一直受捧至今。

直到2013年,它才迎來了自己的新主人——法國設計師Julien Dossena,曾經也是Balenciaga的學徒之一的Dossena,在面對這久未啟封的老牌時展現了對未來的野心和對老東家的示警。

在2014年接受一次採訪時,他說道:「它(Paco Rabanne)完全可以和Balmain、Carven這樣的品牌同台競爭。」

Dossena可以說是我最為欣賞的接收人了,保留了金屬光澤與性感垂感以外,還用了具有一樣光澤度與相抗衡柔軟度的綢質內襯, 這個五十年的品牌再次因為2016秋冬秀這場「新老交談」被業界捧上神壇。

今年秋冬秀由劉雯領閉。

Paco Rabanne in F/W 2018

Paco Rabanne in F/W 2018

沒有誰能比Paco Rabanne更挖掘出女性所需了,創造出得以保存經驗的實質之物固然重要,更為重要的卻是織物外殼內女性的新興姿態。大智大勇他尚且沒有達到,但關於博物館所需要的某一個時尚演化環節,他在其中,並且在其中如湍急的流水,走得快了些,對,有一度。

-Isle-

編輯/Vermout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sleStudio 的精彩文章:

ISLER 攝影亦如偷竊

TAG:Isle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