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媒:收買俄羅斯遏制中國,很可能是個代價高昂的錯誤

美媒:收買俄羅斯遏制中國,很可能是個代價高昂的錯誤

資料圖:中俄聯合軍演

【環球網軍事報道】彭博社7月31日報道,原題:特朗普現在分化不了俄中 當初基辛格前往中國時,所做的不僅是結束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疏遠。他還策划了一場外交勝利,即分化美國的頭號敵人中國和蘇聯。如今,美國再次面臨與莫斯科和北京的敵意。據稱,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如法炮製,這次是拉攏俄羅斯對付日益令人敬畏的中國。這是個巧妙主意,但可能不會奏效。

乍看,分化俄中的地緣政治邏輯似乎無懈可擊。兩國對美國影響力和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構成最大威脅。俄中還各自劃定勢力範圍,削弱美國的同盟和夥伴關係,並向全球投射力量。而美國正迅速接近戰略破產。這種情況下,若能與俄達成新和解,就可減輕美國在東歐的防衛負擔。然後聰明的美國政府或與莫斯科結成戰略夥伴關係,應對來自北京更大的長期威脅。

美國戰略家們推動與俄改善關係從而對華施加更大壓力時,肯定想到過當初基辛格的策略。然而,類似策略行不通了,至少眼下如此。

根本原因在於,促使俄中接近的力量遠強於分開兩國的力量。當初蘇中瀕臨戰爭。而今天,莫斯科和北京關係友好,合作範圍廣泛,如軍事科技、從南海到波羅的海的熱點地區軍演、推動全球治理標準……這樣做,是因為兩國都在謀求削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俄中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談論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對抗美國霸主地位。如今,似乎實現了這一目標。

長遠而言,由於其巨大經濟和軍事潛力,中國對美國利益威脅更大。但近期來說,從莫斯科的行事看,更危險、更具破壞性。過去10年里,克里姆林宮發動三次重大軍事干預,毫不留情地攻擊西方政治體制。

因此,要說服普京停止對抗西方、調轉頭來與中國夥伴為敵,美國就要作出大量讓步。到頭來,美國或許會發現,為挽救國際體系,可能要摧毀現有國際體系的某些部分。

這不等於說把俄拉入反華聯盟一點機會都沒有。但這樣做,一方面,俄眼裡的中國威脅須大大惡化;另一方面,莫斯科要認識到需要與西方改善關係。俄若要加入西方一同遏制北京,首先要斷定對華合作不能擊敗西方。當這些條件具備了,美國還需要基辛格那樣擅長三角外交的人物。在此之前,試圖收買俄羅斯遏制中國,很可能是個代價高昂的錯誤。(作者哈爾·布蘭茲,喬恆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俄軍十年內將重建「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 配導彈在北方巡邏
中國造053HE艦貼近美軍神盾艦 美軍熱情招呼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