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死刑犯為何要選擇秋後問斬?還要選擇午時三刻?裡面大有學問

古代死刑犯為何要選擇秋後問斬?還要選擇午時三刻?裡面大有學問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也有死刑這一種刑法,當時的死刑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分好多種,什麼樣的人用什麼刑法對待,當時在古代的死刑一般就是斬首,比如在打仗的時候只要有人違反了軍紀就會被立即當斬,但是在民間就沒有立即當斬這一種,而是選擇秋後問斬,而且還要選擇午時三刻才執行。

在古代的死刑犯,有專門的監斬官,還有專門的劊子手,就像我們剛才說的那樣還要等到秋後午時三刻。有的人就會想了,假如有個死刑犯在春季就被判死刑,還要等到秋季才被處死,那這樣死刑犯不久多活了好長時間嗎?

其實這裡面講究的,古代的時間和我們現在的時間概念是不一樣的,我們是二十四小時制,在古代是十二小時制,古代的午時三刻差不多就是我們現在的正午,再加上當時的古代人思想很封建,覺得正午斬首可以去除死刑犯的怨氣,而且在死刑犯處決之前的一頓飯還特別豐盛,好讓他們吃好上路。

接下來就是秋後問斬,秋後問斬處決犯人時間是從西漢開始的,當時的秦朝是以尊法為主,以法治理國家,但是西漢以儒術為主,特別是漢武帝的時候更是想以儒術治理國家,所以在全國徵求最好了儒術治理國家,如家代表就建議漢武帝處理死刑犯的時候選擇秋後,這樣死刑犯才能落葉歸根,就這樣從漢武帝時期興起了秋後問斬。

秋後問斬還有一點很重要,處決犯人不僅僅就是斬首,最重要的是讓眾人看看死刑犯是怎樣被處死的,把死刑犯當成一個例子,讓眾人看看千萬別犯法。因為當時的古人和我們一樣也有這勞動和收穫的季節正好是秋季之前,如果選擇秋季之前的話,農民正忙根本沒有時間觀看,所以才選擇秋後,秋後農民都忙完了閑著沒事做,這樣才比較讓農民觀看。

後來在清朝時期,只要知道城口有人要被斬首,老百姓們都會跑過去觀看,特別是清朝嚴懲貪官的時候,百姓都急急忙忙的佔位置觀斬貪官被斬首,百姓們看著貪官人頭落地的時候那真是解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闊闊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說出了四個字,他們的關係才真相大白
武松本該娶為妻的玉蘭,為何卻殺掉了,原因是她自己活該

TAG:闊闊說歷史 |